04.23 调解先行促公平 案结事了止纷争——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成功调解的背后

调解先行促公平 案结事了止纷争——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成功调解的背后

2018/4/22

SUNDAY

近日,西吉法院审结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该案的附带民事部分经该院刑庭法官们的辛勤努力,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庭交付执行,被害人杨某某一次性获赔41500元,被告人王某取得了被害人杨某某的谅解,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普 法 在 线

2017年9月10日12时37分左右,王某在西吉县吉强镇袁河菜市场,向杨某某索要芹菜钱时,因差价问题发生口角,随后王某用一根方钢管朝杨某某的左胳膊处打了两下,致杨某某受伤。经鉴定,杨某某身体所受的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一级。在公诉机关以王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同时,杨某某以造成经济损失为由依法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王某赔偿其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00878.58元。

承办法官对案卷进行了仔细的查阅,详细了解案情后,在送达起诉时对王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在交谈中了解到在案发之前双方并无矛盾,该案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王某也没想到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其已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言语中透露着深深的悔意,承办法官见时机成熟,遂建议其积极与杨某某就民事赔偿进行协商,告知王某如能赔偿并取得对方谅解,法院可以从轻处罚。王某听了承办法官的一席肺腑之言,表示同意与杨某某就民事赔偿进行调解。

次日,承办法官通知双方就民事赔偿问题进行调解。王某、王某的妻子、堂哥及诉讼代理人,杨某某及诉讼代理人到庭,通过询问,双方对案件事实及杨某某的伤情、医疗费票据均无异议,而且承办法官发现王某调解态度诚恳,杨某某也并不想与王某结怨,当即选择对当事人采用面对面的调解方式,让双方将矛盾当面讲开,然后发挥他们自我协商、自我和解的积极性。然而,十万余元的赔偿数额不是小数目,王某表示自己的父亲已去世,除了妻子和孩子,家里还有母亲和两个弟弟需要他照顾,其无力承担。代理律师又对被害人提出的精神抚慰金以及后续治疗费等赔偿项目提出了异议,杨某某非常气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承办法官不停的劝告制止,不停的给双方讲事实、摆道理、释法律,还用上了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调解工作持续了近四个小时,杨某某坚持至少要赔50000元,王某表示最多能赔35000元,达不成一致意见。这时,为了使调解不陷入僵局,承办法官迅速转变调解方式,采取背对背的方式分别给双方做思想工作。

王某认为杨某某的要求过高,他无力承担,承办法官建议其换位思考,如果受到伤害的是自己,自己可能也会提出这些赔偿要求,假设这不是一个刑事案件,只是一个民事案件,那么依照法律规定精神抚慰金、残疾赔偿金都是要赔的,而且根据杨某某的诊断证明和住院病案,其后续治疗是必然的,数额不会太小,这些损失都是由王某造成的,难道不应该赔偿吗?如果法院可以从轻处罚,花点钱也是值得的。毕竟这是一起刑事案件,对方身体受到的伤害无法弥补,如不稍微多赔偿对方一些经济损失,让对方心里得到慰藉,对方怎么会表示谅解呢?

杨某某认为自己的损失太大,自己受伤住院期间,自己收来的芹菜坏掉了,损失了近两千块钱,而且胳膊受伤了,身体伤痛不说,后续治疗费用也无法估计,收菜的生意能不能继续做也是问题,担心的事情很多。承办法官建议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要谨遵医嘱,定期复查,现在医学发达,杨某某的伤病应该完全可以治愈;同时,建议考虑对方的赔偿能力,如果一味坚持不愿让步,调解不成,等法院开庭判决,可能会受更大的经济损失,因为法律规定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主张精神抚慰金等是不支持的,对后续治疗费,如果没有相应的鉴定意见,也要待实际产生后才能主张。

承办法官希望双方珍惜调解机会。明确告知双方,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很短,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理的过分迟延,法院庭前调解的时间很紧,不日将开庭。建议双方充分考虑,各让一步,争取尽快达成共识。

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承办法官跑前跑后,一会这边,一会那边,几经努力,双方终于冰释前嫌,达成了一致意见,王某同意赔偿杨某某经济损失41500元,请求杨某某对其的行为予以谅解,杨某某同意,但要求一次性支付,王某提出借款需要时间,怎么办?对于农民家庭,这无疑是一笔巨款,短时间确实不行,但时间长了又害怕对方反悔,肯定也不行。承办法官了解到在调解之前被告人已准备了部分钱款,与调解的赔偿金额差距不大,建议再和家人商量一次性凑够,但王某表示这些钱款几乎借遍了所有的亲戚朋友。至此,调解又陷入了僵局。于是承办法官再次转向王某的堂哥做工作,希望其能帮助弟弟凑够赔偿款,因其参与了整个调解过程,再经承办法官的耐心做工作,王某的堂哥最后同意帮助被告人垫付剩余钱款。经过六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使该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次性赔偿41500元的调解协议,并当庭交付执行。杨某某领取赔偿款后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并对王某的行为予以谅解,法院遂作出上述判决。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成功调解,能够有效化解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矛盾,切实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定纷止争。

(通讯员:何文婷)

调解先行促公平 案结事了止纷争——一起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成功调解的背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