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很多人一提康熙就會想到微服私訪,但微服私訪這事並不是空穴來風,不過與影視劇中不同的是,康熙微服私訪的主要目的可不是玩,更不是因為閒的。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雖然從1684年到1707年的六次南巡,康熙表面上都是在關注水患治理工程,但從頭到尾,他的主要意圖其實都是考察南方社會的穩定情況。對康熙來說,最重要的還是我們一直在說的民族矛盾問題。事實上,漢人反滿的情緒一直在減弱,這從康熙在南巡時的表現就能看出來。比如1684年第一次南巡,康熙要很顧及漢人感受地繞開揚州、嘉定等發生過激烈民族衝突的地方,而且滿口引經據典,營造自己良好的親漢形象;但到了1699年的第三次南巡時,康熙已經不需要在行為上特別拘束了,他不光迴歸了善騎射的滿人形象,而且曾丟下隨從,獨自與百姓交談。這就是微服私訪的原型。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但就算這樣,康熙也依然無法將民族矛盾問題拋之腦後。康熙當然不是在杞人憂天,因為他很清楚,漢人的反滿情緒無論怎麼減弱,也不可能根除的。就像政府為了防止漢族文人聚眾煽動情緒而禁止了結社,實際上卻是沒法嚴格執行的。還有那些以宗教為噱頭的秘密反清社團,更是屢禁不止,暴動也時有發生。所以,在1707年最後一次南巡結束後,康熙開始讓派駐在南方的上三旗包衣承擔起政治密探的職責,其中就包括曹寅。康熙之所以選擇不再南巡,也是迫於無奈,因為南方或溼熱或陰冷的氣候,對他這個常年在北京生活的人來說一直是個挑戰,而當他年過五十後,更是感到力不從心,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設立政治密探,保持對南方的控制力。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其實,作為織造的曹寅,一直都是皇帝的耳目,但密探的職責要比之前更進一步。史景遷認為,曹寅開始擔任密探的時間,大約是在1708年3月,他不是康熙的第一個密探,也不是最後一個。早在1704年的冬天,曹寅就曾發現揚州高旻寺的一位僧人有向皇帝秘報的權力。很明顯,僧人並不具備對時政品頭論足的能力,他能向皇帝彙報的,只有官員的言行與民望。曹寅也是一樣,之前他給康熙的奏報都是關於地方的政務與瑣事,但從1708年開始,對封疆大吏的監視與品評就成了常態。史景遷查閱主僕兩人的往來信件,發現在談論起官員時,康熙的用語都相當直白,可以說是從這開始,曹寅才真正成為康熙的心腹。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在大家的印象裡,雍正才是專制集權的代表,但事實上,很多集權的手段在康熙時代就已經有了雛形,政治密探就是其中之一。曹寅的密探生涯只進行了四年,就因病故去,但就是這短短的四年中,曹寅在密探的角色上盡心盡力,對康熙的信任報以誠摯的回應,兩人的接觸也因此變得非常直接而且私人。比如在1710年曹寅患上眼病時,康熙寫信給出了用藥的建議。史景遷就注意到這個建議非常務實,因為康熙建議的用藥是常見的地黃,而不是既昂貴又難找的人參。或者1711年的科舉舞弊案發生後,身為帝王的康熙,在信中直白地向作為奴僕的曹寅表達了自己的沮喪之情。史景遷認為,不論康熙運用的是治術還是權術,對臣子的駕馭都堪稱一流。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曹寅死後,康熙對曹家依然十分青睞,不僅對曹寅遺留下的鉅額虧空持十分寬容的態度,並且讓曹家人繼續擔任江寧織造一職,同時負責政治密探工作。但很可惜,曹寅後代的辦事能力遠不能達到康熙的期望,尤其是政治密探工作進行得一塌糊塗,所以對於強調能力重於一切的康熙而言,曹家開始失寵。但不得不說,康熙對曹家還是很寬容的,就算心中不快,也沒有做出什麼不利於曹家的事。但奴僕唯一的依仗就是主子,所以在康熙死後,失去靠山的曹家,最終在新朝初期的政治大洗牌中落了個被抄家的下場。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康熙在性格上有著近乎偏執的控制慾,這讓他在處理政務時喜歡面面俱到,所以織造這個獨立於傳統官僚體系之外的職位,才一直被上三旗包衣佔據,併成為康熙的耳目。對康熙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力與忠心,所以他對貪汙腐敗的態度一直很寬容,從不嚴格區分責任與利益。也正是因此,在曹寅死後,當曹家後人的辦事能力無法再達到康熙的預期時,曹家就開始失寵了。

康熙六下江南的真正原因,曹寅死後曹家因何失勢?

感謝你能看完我的這篇文字,你就是我在找的有識之士,點下關注對你來說是件小事,慶祝我們的緣分始於今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