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3 中蜂保种措施与方法探讨:郑永惠、霍永刚、李烨

一、本场选留蜂种

1. 种群的选择

中华蜜蜂不宜远距离异地引种。根据当地中华蜜蜂的表现性状,通过拟设的育种措施,为扩大种群数量,首先在本地多个蜂场(本场内进行)选择,对本场内的蜂群进行全面观察,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选择,选择其经济形状、生产能力、表现形状和形态特征较为一致的蜂群选作种用。为了达到对当地中华蜜蜂进行保种的目的,在种群的选择过程中,应尽量多选择一些,这样种群内的异质性等位基因的数量就可能越多,而使得同质间等位基因的纯合率就越少,而异质等位基因的丢失就越少,这样对当地中华蜜蜂特有的表现性状的保留时间越长,已达到保种的目的。

2. 种用母群的选择

在种用母群的选择上最好是对其祖代或父代表现性状的考察,这样才能对其的遗传基因是否稳定,其优良性状是否能遗传下来。如不能对其祖代或父代的表现性状进行考察,就对其后裔进行严格的考察和检测,检测其表现性状是否与上一代的表现形状或该品种的表现形状基本一致或相近。而后在进行淘汰或留作种用母群。

3. 种用父群的选择与培育

种用父群的选择和母群的选择过程基本相同,但上选择的量要大与母群的选择量的 8~10 倍左右。在一般生产蜂场对父群(雄蜂)的选择不加重视,只重视对母群的选择。而在保重工作中,必须加强对父群的选择,种用雄蜂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与其交尾的蜂王的成功率和质量,只有大量的健壮的雄蜂才能保证与其交尾蜂王在交尾过程中优胜劣汰,让最健壮的雄蜂与其交尾,保证蜂王的质量。

二、闭锁繁育

闭锁繁育是蜜蜂保种的最佳繁育方式。因为应用蜂王人工授精技术,可防止外来基因渗入(防止遗传污染)。在扩大种群组的规模时,可避免原有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由于种群组规模越大,群组内异质性等位基因的数量就可能越多,由性等位基因纯合而形成的二倍体雄性个体的机率就越小,因而基因丢失的可能性就越小,种性保存的时间就越长。

1. 闭锁繁育的理论和方法

Robert E.等于 1982 年提出了闭锁集团繁育的理论及方法,是防止在保种工作中由于经过几代繁育后出现近亲交配,造成蜂群生活能力下降,二倍体雄蜂的出现和增加。在育种和保种工作中由于长期隔离交尾,各群、组之间都存在着同代次之间的近亲血缘关系,这些同代次之间的交配使得近交率很高,相对同质等位基因的纯合率提高。如果采用人工授精进行选育,按血缘关系进行双亲的选种选配,那么近交率提高的越快,导致蜂群的生活能力下降,生产能力极度下滑,直接影响了保种工作的选育。而采用闭锁繁育的方法和措施,蜂王(处女王)虽是经过以保种为目的选留下来蜂王的后代,而雄蜂是选留群组中自由产生的雄蜂,在处女王交尾过程中,以自由竞争的方式获得与出女王交尾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选育种群的生存能力,减缓了近交系数的提高速度,而且减少了二倍体雄蜂的出现比率。

2. 闭锁繁育蜂王的交配形式有以下几种

(1)隔离随机自然交尾

将整个种群组放入隔离交尾场,建立在山区的保种场,在繁殖季节,控制半径应在 15~25 km,选择的种群要保持其独立和充分发挥的原则,蜂群之间尽量不要调补子脾和饲料。

(2)人工授精

按同等数量由各蜂群中抓取雄蜂,放入同一个飞翔笼或铁纱笼中,并将其充分混合;随机从该飞翔笼中抓取雄蜂,给各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或按同样数量,由各群抓取的雄蜂,用洗涤法将其精液搜集起来,集中后搅拌均匀,再用其给每只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混精授精法)。

(3)顶交

在选中的种群组内选出一只优秀蜂王,用其大量培育雄蜂,使所有的处女王与该蜂王产生的后代雄蜂在隔离交尾场中随机自然交尾。或将该蜂王产生的雄蜂与培育的出女王进行混精人工授精。

三、轮回换种

在本场选留和闭锁繁育的基础上,为了防止优良性状逐渐退化或消失和原有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扩大其优良基因库的贮存量,可根据轮回换种的理论,对经过上述种手段选育的中华蜜蜂群组采取轮回换种的保种措施,即在不同场地内进行选育出的蜜蜂群组之间,进行轮回换种,例如,利用卵虫输送法或成熟王台输送法,将 A 蜂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培育的成熟王台输送到 B 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 B 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 A 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在将 B 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成熟王台输送到 C 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 C 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 B 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在将C 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卵或成熟王台输送到 A 蜂场,进行育王或处女王交尾;利用 A 场选育出的优良蜂王产的雄蜂与 C 场的处女王进行交尾。以此类推,这样不但避免了育种过程中多代次繁育造成的近亲交配所引起的退化现象,也避免了二倍体雄蜂出现的概率,增加了群组内异质等位基因的纯合率,扩大了基因库的异质等位基因的贮存量。

注意事项:

1. 在轮回换种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经济性状和形态特征应基本相近,差异不要过大。

2. 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饲养环境和饲养管理水平应当相近。

3. 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进行本场选育和闭锁繁育必须同时进行,采取统一的保种方案和措施。

4. 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雄蜂,必须不能有其他蜂王产的雄蜂出现,只能培育选育优良蜂王产的雄蜂。

5. 参与轮回换种的蜂场选育出的优良群组的育王时间和雄蜂培育时间必须统一进行,如不统一也会影响处女王的交尾,降低蜂王的成功率和蜂王的质量

中蜂保种措施与方法探讨:郑永惠、霍永刚、李烨

文献仅供参考学习!如有不正确请纠正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