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新县千斤中心学校万年莹老师用心育人的事迹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教师万年莹,就是这样一支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红烛。

新县千斤中心学校万年莹老师用心育人的事迹

万年莹,男,今年56岁。专科学历,1981年春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当上一名民办教师,先后在余店、娘湾、邵山、杨高山、金城二小等学校担任教师或校长,坚守乡村教育一干就是38年。

抓根乡村,无怨无悔

扎根乡村,不忘初心,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是万年莹老师无怨无悔的选择,38年来他先后在千斤乡、余店、娘湾等村小从事教学工作。他十分珍惜这份育人的工作,把职业当事业,刻苦钻研、奋发进取,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富有独创性学生自主探索式教学方法,并在全乡推广。除此之外,他还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1999年,他又兼任少先大队辅导员。在他的精心安排下,诸如主题升旗仪式、文艺汇演、歌咏比赛、演讲比赛、关爱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等等,学校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2006年4月,他校举行的“让明天充满绿色”主题升旗仪式,引来全乡教师的关注。他始终把“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八个字铭记心间,并让它作为行动指南、行为标尺,借以衡量自己的教学得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写就了别样的感动。

正因为他凭着自己出色的表现和超强的教学能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信任和赏识,2000年被提拔为千斤乡邵山村小学校长,2003年又调到条件最为艰苦的千斤乡杨高山村小学担任校长,白天为孩子们做饭,放学要护送孩子们回家,夜晚与青灯相伴。夏季忍受山里蚊虫的叮咬,冬天经受严寒冰雪的考验。特别是遇到山洪暴发他背着孩子涉水过河,几次遭遇危险。这样寂寞难耐的日子一干就是十二年,2015年秋因撤校并点他被组织上调到全乡规模最大的村级小学--金城第二小学任校长,他从教38年来,尽管山区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但他甘于清贫不怕吃苦,无怨无悔献身教育事业的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留在山区任教的决心没有动摇,他说:“尽我的绵薄之力能为家乡山区的孩子做点事,值得!”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如今在他教的第一届26名学生中,其中有6名是大学本科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不同的行业继续为社会贡献;第二届毕业生中,万聪聪考上了浙江理工大学,万虹、余娟则当上了人民教师,类似的学生还有很多……这些小小的成绩,是对他的一种鼓励,也是一种认可。

新县千斤中心学校万年莹老师用心育人的事迹

刻苦钻研,默默耕耘

1981年2月,他踏上了农村小学教育的“三尺讲台”,从那时起,他就把人生的坐标定格在为教育献身的轨迹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事业看得神圣无比。为更好地完成这一光荣使命,他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白天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夜晚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虚心学习有教育教学经验的老师讨教方法,向年轻教师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熟练操作电脑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他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耐心寻味的启发,深入浅出的讲解,努力把每一节课都打造成精雕细琢的示范课。2006年,他所主讲的《桂林山水》在全县乡村片优质课比赛中夺得一等奖。

耐心帮助,悉心呵护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有时却胜于母爱,这种爱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积极向上。他就是用这种爱去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的,以真诚的爱去体贴学生,用关心去感化学生。凭着做人的良知,教师的责任心,万年莹老师把自己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全都给了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们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同事,他们无一不说他有着非同寻常的亲和力,无论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是一片欢声笑语。他所带领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恰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浸润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记得万年莹老师还是单身汉的时候,住在学校有三、四年之久。每当家里改善生活时,他总不忘留请那些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到家里做客,看到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模样,他感到特别快慰。2005年,他班里有个特殊的女生,她家境贫穷,而且特别胆小,但是她学习很认真,学习成绩很好。由于贫寒的家境,让她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忧虑,无法静下心来学习。为了摆脱她心中的困惑,他深入她的家中了解情况。通过了解得知,她的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乡下人,父亲因修缮房屋不慎从高处摔下,导致上肢严重骨折,失去劳动能力,一家人只能勉强的维持生计。在繁重的经济压力下,她几乎辍学。为了鼓励她继续读书学习,他曾多次到她家进行家访,她的父母很是感动,答应他一定不让孩子辍学。这位同学也很争气,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至今这位学生对他仍是倍感心切。其实,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他时刻把对孩子的关爱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并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始终。“台上是良师,台下是益友”。正因如此,孩子们才愿意与他亲近,向他倾诉苦楚,与他共享快乐,师生间的隔阂消弭于无形。乡亲们都说,是他把爱和快乐的种子种在了娃儿们的心里,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未来。是啊,最能吸引、感化、影响孩子们的,往往是老师那不凡的人格魅力。

克己奉公,忘我工作

2006年6月,他的妻子身患重病,在协和医院做子宫瘤切除手术。当时正赶上小学毕业会考,他担任的是毕业班并兼语文课程,还兼班主任。利用周末时间匆忙赶到医院,为妻子办理手术事宜。术后第二天,他不顾妻子的怨言就返回学校,继续上课 ,并请人照料重病中的妻子。这期间,他从未缺一节课。任教38年来,万年莹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不求回报,只讲奉献。在一路前行过程中,有付出,更有收获。1992年9月荣获县政府优秀教师奖;1996年2月荣获信阳市成人教育先进工作者奖;2005年1月荣获新县教体局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个人奖;2007年4月被选拔为市级骨干教师;曾数次获县、乡优质课一、二等奖;2010年至2017年9月连续七年被评为县乡优秀教育工作者。特别是 2014年,东方今报听说了他的事迹,专程对万老师进行了采访,并发表了题为《四个老师和九个学生:不放弃一个孩子》的专题报道,盛赞了他和他的同事坚守乡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事迹。

新县千斤中心学校万年莹老师用心育人的事迹

万年莹老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凭着自己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是众口皆碑的最美乡村教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