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消費者需求越來越西方化,作為珠寶設計師的於展弘,對於這樣的現象表現出不小的憂慮,而不可忽略,這樣的憂慮正在逐步誇大。他的直覺是,這不僅是目前的現狀,甚至在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如此,逐漸的大多數年輕人一定選擇珠寶會更加西方化、多元化,不會僅侷限於中國傳統珠寶。


中國傳統文化與珠寶結合的別樣風采

中華上下五千年,在古代,珠寶便是王公貴族彰顯自己高貴身份的象徵之物也自然珠寶成為行業,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比如翡翠,就是其中最具代表之一,它承載著中國獨有的傳統文化,銜接著歷史發展潮流,蘊含匠人獨具一格思維和永恆的極致精神。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可事情總是很難一帆風順的,傳統工藝行業在近現代迎來了西方文化的衝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傳統行業都很低迷,珠寶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國內外市場已經形成固定模式,珠寶行業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消費者的愛好需求也日漸西化。

而作為珠寶設計師的於展弘一直對翡翠就“情有獨鍾”,並堅持致力於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他的珠寶設計當中,通過珠寶這個載體向全世界展示我國文化的璀璨與博大精深!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在過去,中國人最愛的就是被譽為“東方瑰寶”的翡翠,對於老一輩而言,翡翠具有不一樣的傳承意義,世代相傳的翡翠,在長輩眼中都是奇珍異寶,也是一種信念的傳遞和家的延續。

而與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翡翠珠寶等,更是充滿了獨特的誘惑,精緻美麗的翡翠鑲嵌與傳統元素相融合,把中國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與中國傳統文化相融合的珠寶作品示例:

示例一:四季豆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豆角是常見的祥瑞之物,它的寓意是豐收、多子多福、還有、四季平安之意。另外,豆角不同數量的豆子其實是有著不同的寓意:比如說四顆豆子寓意四季平安;三顆意為連中三元,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福、祿、壽;兩顆則是母子平安。

示例二:龍鳳呈祥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在中國傳統觀念中,龍和鳳代表著吉祥如意,龍鳳一起使用多表示喜慶之事。


西方文化的衝擊,給珠寶行業的當頭一棒

在今天,尤其是2009年前後,不難發現每到各種洋節,總有大量專門以節日為主題設計的珠寶作品上市,如聖誕節、光棍節、情人節等節日期間。這樣的直接導火索,是廣大消費者都會蜂擁而至的去購買的,一定是聖誕樹系列、光棍節單身系列、甜蜜情侶情人節系列等珠寶。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相比之下,飽含中國傳統文化的珠寶反而“無人問津”,西方化的衝擊對於中國傳統珠寶而言,簡直是當頭一棒。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至於這樣的原因,親歷者於展弘解釋,當屬年輕一代思想的變更。

比如,從年輕人的角度看,中國傳統節日的特徵一定是全家團圓,是家裡的集會;而西方的新興節日,大多是和朋友之間過,伴隨的也是送禮物、約會、聚餐等。因此,後者對於年輕人的吸引程度一定大於前者。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當然我們是中國人,面對這樣的原因我們也是無力改變的。但作為珠寶設計師的於展弘,對於這樣的現象表現出不小的憂慮,而不可忽略,這樣的憂慮正在逐步誇大。

於展弘的直覺是,這不僅是目前的現狀,甚至在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會如此,逐漸的大多數年輕人一定選擇珠寶會更加西方化、多元化,不會僅侷限於中國傳統珠寶。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所以基於對翡翠等中國傳統珠寶的鐘愛與堅持,於展弘得出這樣一個觀點,也就是珠寶行業作為創意行業之一,在創意領域內競爭是十分激烈的,那麼東西方的結合便是現在,更是未來。可以說,這樣的想法在十年前一定是“突兀”的。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不過,於展弘的最終目的不止於此,他認為在中西方融合的基礎之下,行業內的設計師應該極力去展現和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年輕人也喜歡上中國的傳統珠寶。也因此,他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在深圳的工作,決心在2009年遠赴意大利學習。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下期預告:於展弘科普:國內外珠寶設計專業怎麼選?

珠寶不是材料的堆積,更不是一國文化的堆砌

作為珠寶設計專業的初學者,於展弘更建議去英國學習。

但如果是更專業的方面,還是意大利和法國會更好一些。總而言之,要儘可能地多學習珠寶行業各領域的知識,找到自己的強項,並專注這些領域,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專業中,跟著自己的激情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