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北方航線與北極點

從巴倫支海,再向北極核心圈北緯80度圈看去,又會看到用另一個人的名字命名的海——南森海,正是這個人幾乎以生命為代價給後人開闢了進入北極核心區的航路。

荷蘭探險家巴倫支死後,兩百多年裡沒有人敢再進入北極核心區。

1610年,受僱於商業探險公司的英國人哈德孫駕駛著他的航船“發現”號向“西北航道”發起衝擊,他們到達了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哈德孫海灣(今天的加拿大北部魁北克與安大略之間的大海灣)。不幸的是22名探險隊員中有9人被凍死,5人被愛斯基摩人所殺,1人病死,只有7人活著回到了英格蘭。

1616年春天,英國航海家巴芬(Baffin)指揮著小小的發現號帆船再一次往北進發,探尋西北通道,這是這條小船第15次進入西北未知的水域,發現了大部分位於在北緯70°以北的海灣和海島,後來分別被命名為“巴芬灣”和“巴芬島(加拿大第一大島,世界第五大島)”。

17世紀下半葉,荷蘭的探索興趣減弱,航海與描述探險影響力漸漸被英國和法國所取代,法國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的皇家地理學家,也是法國製圖之父的尼古拉斯·桑松(Nicolas Sanson)接連出版兩本地圖集,顯示法國在製圖界佔有了主導地位,並注意出版殊地理位置的地圖。在尼古拉斯•桑松1657年出版的北極航海圖中,可以看出北緯70度左右已繪出了不很精準的後世所說的“巴芬灣”和“巴芬島“,但北緯80度以內的北極核心區,卻仍然是巨大的空白。

1775年英國延長了發現西北航線提供獎金的法案期限,獎金也增加到2萬英磅。英國海軍又派出已退役的庫克船長去西北航線進行探險。於是1776年庫克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太平洋探險。庫克船長的這次航行,來到了北緯70度,他證明了白令海峽北邊是冰封的海洋,不存在什麼“西北航線”。在去白令海峽的路上,他成為歐洲第一個抵達夏威夷的人,但也不幸地在一場衝突中被當地土著殺死。那一天是1779年2月14日,剛好是情人節。

此後,英國人的熱情轉入了北極探險。1845年5月19日,英國海軍部又派出富有經驗的北極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試圖進入北極圈更北的地區。全隊129人在3年多的艱苦行程中陸續死於寒冷、飢餓和疾病,最終無一生還,成為北極探險史上最大的悲劇。

1895年,又一位探險家進入了北極腹地,他就是挪威探險家弗裡德持喬夫·南森(Fridtjof Nansen)。1893年6月24日,南森率領24名探險隊員乘他設計的前進號從奧斯陸出發了。9月24日,他們到達了北緯78°海域。1895年3月,沿著巨大的冰裂,前進號漂流到北緯85°57'的海域,這是北極探險史上,還沒人到達的高緯度。但冰蓋已使前進號寸步難行了。去北極點的唯一選擇只能是駕馭狗拉雪撬了,南森等人告別隊友向極點方向走去。1895年4月8日,南森到達北緯86°13'的地方。此地距北極點不到400公里。但前方是一座座高大的冰山和難以逾越的冰障,南森只好返回。南森的夥伴們走了4個月,1895年8月,他們才來到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此時,冬季到來了,他們只好在島上越冬。熬過漫長的冬季,1896年初,恰好英國探險家弗雷德裡克•傑克遜的船從這裡經過,南森和他的夥伴們才幸運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頗具喜劇色彩的是,就在南森和他的夥伴們乘船返回之際,1896年初夏,英國《自然》雜誌根據南森出征北極探險3年未歸的事實,在該雜誌上刊登悼詞,對他“獻身”北極探險事業表示深切的懷念。悼詞刊出不久,即1896年8月13日,南森奇蹟般地返回家鄉,成為北極探險史上又一位傳奇英雄。

南森是有史以來到達北冰洋中心區的第一人,他以實踐證明:北極的腹地是一片冰封的海洋而非陸地。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的偉大發現將北極核心區的海命名為“南森海”。還要補充說明的是,南森不僅是個科學家,探險家,同時,他不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因為他積極幫助從西伯利亞、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遣返的50萬名戰俘,還有直接援救俄國遭受飢餓的難民,獲得了1921年-1922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南森面向沒有國籍的難民而設的“南森護照”,後來成為一種被國際承認的身份證。

航海實踐證明,穿越北冰洋實在太難了,也毫無商業價值。而關於北極點的探險,最終,也變成了一場場殘酷的國家競賽。甚至,誰率先到達北極點,也成了著名公案,爭了一百年。當然,怎麼爭,美國也不吃虧,因為,那兩個爭的人都是美國人。

通常人們認為,美國著名探險家羅伯特•皮利(Robert Peary)是最早到達北極的人。20世紀初,皮利曾多次向北極衝刺。1908年羅伯特•皮利最後一次衝擊北極點。他先在埃爾斯米爾島北端過冬,第二年春天,他帶領一支雪橇隊,向極點進發。於1909年6月4日到達北極點。然而,當羅伯特•皮利返回美國後才知道,一個名叫弗雷德裡克•阿爾伯特•庫克(FrederickAlbertCook)的美國醫生已經先於他宣佈:弗雷德裡克•阿爾伯特•庫克於1908年4月21日已經到達北極。此後,一百年裡,這個爭論一直沒有定論。不過,就地理學而言,1909年德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阿爾布雷希特·彭克(Albrecht Penck)出版了北極與南極地圖,誰先到達的北極點已不重要了。站在20世紀10年代,回頭看幾百年來的南北極航海圖在一代又一代探險家的生死考察中不斷完善,所有的古典猜想完全解密,“發現”被終結了,世界留給我們的是關於發現的傷感回憶。

北方航線與北極點

圖:北極航海圖(1657年)

北方航線與北極點

圖:北極與南極地圖(1909年)

北方航線與北極點

圖:南森著名的極地探險船FRAM號(意為“前進”) 1894年3月閉塞在浮冰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