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给孩子喂药喂水难?原来是你没找对方法!

吃药时难免要喝水,但是许多家长都不知道服药喝水的正确方式,那么怎样送服药物才科学呢?专家告诉你。

给孩子喂药喂水难?原来是你没找对方法!

给小孩喂药难

正确方式1—讲究水温

服药应用温水,而不是热水(50℃以上)。因为有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物疗效。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含有助消化的酶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等,遇热后会凝固变性;

②活菌制剂,如妈咪爱、整肠生、培菲康等,水温过高的话会影响活菌制剂的活菌成份;

③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维生素B1、B2等性质不稳定,遇热后易被破坏而影响疗效;

④活疫苗,如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否则疫苗灭活,不能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给孩子喂药喂水难?原来是你没找对方法!

喂药难

正确方式2—讲究水量

服药时不能只干吞或只仅仅喝一口水,认为只要把药吞下去了就可以了。其实不然,不同剂型服药的水量不同,如大部分片剂,通常用150—200毫升水送服;胶囊至少300毫升水送服;而咀嚼片、口崩片等一般不需喝水,直接吸收起效,喝水反而降低其疗效。

另外,不同药物服药的水量不同,有些药物服用需要大量饮水:

①部分抗菌药物,如喹诺酮类、磺胺类,其代谢产物易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故需大量饮水,稀释其在尿液中的浓度,加速排泄;

②抗痛风药,如排尿酸药苯溴马隆、别嘌醇,服药的过程中多饮水可防止尿酸在排泄的过程中形成结石;

给孩子喂药喂水难?原来是你没找对方法!

正确的水量很重要

③引起口干的药品,如茶碱类、阿托品片、山茛菪碱片等;

④利胆药,如熊去氧胆汁酸可引起胆汁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应多喝水,以避免过度腹泻而脱水;

⑤电解质类,腹泻时口服补液盐每袋要加200-1000ml温开水冲溶后服下,补充因腹泻而丢失的水分。此外一些抗酸药如达喜(铝碳酸镁片),肠道黏膜吸附剂如思密达(蒙脱石散)等需要按药品说明书的水量服用,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正确方式3—讲究水质

服药的水质也有讲究,做到“一用四不用”。“一用”是绝大部分药品用温开水送服即可,“四不用”则是:

①不用矿泉水。矿泉水中存在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对有些药物会有影响;

②不用茶水。其内含有大量的鞣质,容易和药品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

③不用牛奶。牛奶含有蛋白质和钙,一方面可使药物失效,另一方面药物也可能让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牛奶的营养价值;

④不用果汁。尤其是西柚汁对一些由肝脏代谢的药物有干扰。

给孩子喂药喂水难?原来是你没找对方法!

水质很重要

正确方式4—讲究时间

有些药物服用后不可立马喝水,如胃黏膜保护剂,要求用药后1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止咳药如止咳糖浆、甘草合剂等,这些药物会是靠黏附在咽喉部发挥作用,建议服用后15分钟内不要喝水,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