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外地菜商罗甸“挖祥脚”——罗甸县祥脚村强化“产销对接”打通致富动脉

受到早春气候影响,罗甸早春蔬菜较其他地方提早15天上市。”3月以来,省内外菜商纷纷走进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保供蔬菜基地,都想将这里出产的早春蔬菜赶早市挣大钱。

“我们基地的蔬菜长势好品质绝佳,当天采摘当天销售。”祥脚村党支部书记毛成根向记者介绍,去年该村种植品种单一、销售渠道狭窄,加上竞争市场的冲击,基地出产的蔬菜价格一度低迷。

“我们要找出症结进行靶向问诊,进一步依托蔬菜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今年,毛成根有了新想法:把市场需求作为生产的指挥棒,用市场规律来指导“农业供给侧改革”,让农民种得下、卖得出、卖得好。

“今天来晚了,只拉了300斤的蔬菜。”连日来,祥脚蔬菜供不应求,不少客商一大早便将蔬菜分类打包好准备运往各大市场。5月25日下午3点,刚从安顺紫云匆匆赶来拉货的王正学感到“心急如焚”。

外地菜商罗甸“挖祥脚”——罗甸县祥脚村强化“产销对接”打通致富动脉

外地菜商罗甸“挖祥脚”——罗甸县祥脚村强化“产销对接”打通致富动脉

一个月前,王正学刚刚更换蔬菜供货渠道,第一次到祥脚拉菜“尝到了甜头”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现在,“挖祥脚——到祥脚村拉货”成了王正学每天的必修课。像他这样的从贵阳、紫云等地前来收购蔬菜的客商有10多个,对于这些客商来说,能满足货源稳定、质优价美且一年四季都能供应这三个条件的蔬菜基地在贵州省内屈指可数,祥脚就是其中之一。

“要打开销路,不能一味等待客商上门,我们必须主动出击,采取‘多条腿走路’。”聊起祥脚村蔬菜产业的发展,毛成根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4月初,他们刚与黔甸蔬菜有限公司取得合作,黔甸蔬菜公司每月固定从祥脚村收购蔬菜,帮助祥脚村解决蔬菜销售问题,同时,祥脚村也会根据公司方发展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种植产业布局,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定向保供”,开启“订单生产”。

外地菜商罗甸“挖祥脚”——罗甸县祥脚村强化“产销对接”打通致富动脉

记者还了解到,除了与黔甸蔬菜公司的合作,基地还与多家企业签定协议,畅通销售渠道,长年向贵阳、重庆、成都、广州、深圳、湖南、北京、郑州、武汉等城市提供优质蔬菜。与此同时建立蔬菜种植激励长效机制,发动广大群众积极种植蔬菜,政府每年补助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公司和合作社包销路和市场拓展,对缺乏劳动力和种植积极性不高的农户,由种植大户或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种植经营,为基地长效运营提供政策保障,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多赢的发展格局。

“最近很忙,我们每天都过来。”提起上个月刚拿了3000多元的工资,村民谢小香笑了起来。谢小香告诉记者,由于订单增加,现在每天都在地里面做活路,收入增加,荷包鼓了起来。

“我们这里的蔬菜只能说不够卖,不会有卖不去的说法。”接过谢小香的话,毛成根谈起了基地在加强“产销对接”之后的新变化:不再贪多求全硬上规模,开始实施“精品农业”,开始增加品种,运作方式更加精细化,管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截止目前,外地客商从祥脚村运走的蔬菜已达80吨,预计今年可实现蔬菜销售500吨以上。

“要拿出更多的管用措施,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不容忽视。”逢亭镇人大主席王万勇提到,目前育苗大棚、冷库、专家工作室、交易市场、节水灌溉系统、电商平台等基础配套先后建成,基地一期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实现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四新”技术试验、水肥一体化、质量安全溯源、互联网+蔬菜为一体的现代技术集成展示。

外地菜商罗甸“挖祥脚”——罗甸县祥脚村强化“产销对接”打通致富动脉

外地菜商罗甸“挖祥脚”——罗甸县祥脚村强化“产销对接”打通致富动脉

“‘产销对接’是农村产业扶贫成败的关键一环,这个环节如果没做好,前面的生产就前功尽弃,后面的‘利益联结’也无从谈起。”由于带富有方,毛成根多次接到附近兄弟村打来的“求助电话”。他告诉记者,在带领本村村民致富增收的同时,他决定利用多年在贵阳双龙、石板等批发市场的渠道资源,帮助附近村的蔬菜产业解决销路问题,带动大家一起共同致富。

来 源 | 罗甸县新闻办

作 者 | 韦 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