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長大後,孩子不孝順,誰應該承擔這個責任?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我們記事開始,家人就在教導我們“尊老愛幼”。上學之後學校老師也在傳授我們“尊老愛幼”“尊敬師長”。就是在這樣耳提面命的教導中,長大後的孩子怎麼變得那麼不近人情,甚至對自己的父母不聞不問。

我們生活中不乏這樣的例子。鄰村的陶某就是典型例子。每每陶某的母親提到他都痛哭流涕,小時候好好的孩子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了?陶某上面有兩個姐姐,母親高齡才生的他,不免嬌生慣養了些。自小什麼事都依著他。每次,母親出門回來,買了些好吃的,都是他先吃了飽,才能留給兩個姐姐一些,有時甚至他一個人全部都吃掉了。

在這個重男輕女的現實社會,這樣的家庭也不少見。成年後的陶某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三十好幾的人也沒有成家。年邁的父母很是著急,可又無可奈何,附近村裡的都瞭解他的情況,誰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這樣的人受罪。無奈之下,父母只好託人說了一門遠方的媳婦。

因為離家遠,女方的父母放心不下女兒,所以定親傳禮的時候,要了不少彩禮錢。陶某他哪裡有那麼多積蓄呢。不過因為實在找不到願意嫁給他的姑娘,陶某的父母就硬著頭皮答應了。回家後,就找陶某的兩個姐姐商量,讓她們出面拿錢湊起來。出嫁的姑娘也有自己的一大家子要養活,都是種地農民,哪來那麼多錢呢。兩位姐姐並沒有同意一下子拿出那麼多。

這時陶某不願意了,到姐姐家鬧了一通,兩個姐姐實在沒辦法,把禮錢東拼西湊給準備了。娶了媳婦的陶某,並沒有像家人希望的那樣安分守己,反而變本加厲。喝酒賭博,沒過兩年,媳婦受不了,跟他離了婚。現在的陶某把怨恨都撒在了年邁的父母身上。

在農村以上的情況並不少見,父母過於溺愛,本來天性純良的孩子,被父母的溺愛的變成了“惡魔”。本來尊老愛幼的好孩子變得自私自利。這些結果都是誰的錯呢?父母的愛本身沒有錯,錯就錯在教育的方法。凡事物極必反,過多的愛就變成了債。

愛孩子就要教會他如何去分享,而不是事事都佔為己有。遇到事情不能凡事只想到自己,要讓他知道沒有人會像父母一樣對你事事包容,沒有誰應該對你好。所有的好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所謂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就是這個道理,你只有先付出了,才有可能會有回報。

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不當的教育方式,帶來一個又一個的慘痛教訓。可有的父母還不覺醒,導致一幕又一幕的慘劇發生。都說“養兒防老”,可真想能照顧老人,孝順老人的能有幾個?有的是外地工作,長年回不了家;有的是給點錢,請個保姆;有的直接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我們不能說他們不孝順,但這樣的方式已經傷了父母的心。

所以說,長大後的孩子不孝順,誰該承擔這個責任呢,我認為作為父母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不當的教育方法,過分的溺愛,“成就”了你的老年生活。為了孩子的善良不被泯滅,為了避免你的老年生活不在那麼淒涼,請適當釋放你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