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終於回來了!朝天門纜車將“重出江湖”

終於回來了!朝天門纜車將“重出江湖”

山城的獨特地理特徵

擁有不少獨特的交通工具

比如索道和纜車

如今索道已經成了重慶的知名“網紅”

大家是不是有點懷念它的“兄弟夥”

江邊邊的朝天門纜車呢?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朝天門觀光纜車1983年開建

1984年10月1日正式營業

2007年5月停運

運行23年

見證了朝天門片區的城市變遷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今年年底

朝天門纜車就要“重回江湖”啦

(期待地搓手手)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目前,朝天門纜車已經進入鋪軌階段。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朝天門纜車示意圖。

復建的纜車位於朝天門廣場西北側原址,採用50人單道雙車有會車段(Y型)往復式客運纜車系統。目前,整個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修建中,預計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建設,屆時,重慶全域旅遊的交通將實現陸空水全方位銜接。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當年重慶市民乘坐纜車出行時的情景。

朝天門纜車重建以後,乘客通過纜車上下游船更方便。相比纜車停運後只能步行碼頭相比,纜車的復建,會讓朝天門碼頭的旅遊功能更完善。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記憶中的朝天門纜車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朝天門纜車是20年代初,重慶人用來方便上坡的交通工具,記得很小的時候去坐船,就會先坐纜車,這座纜車一度成為山城的標誌性交通工具之一。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1984年開業時,票價是下行5分,上行1角,很多大人帶著孩子上上下下坐起耍,整整折騰了一天才肯離去。因為減輕了大家爬坡上坎的痛苦,纜車一直以來生意都很好。後來票價統一成1元,最火爆的時候,纜車一天要收入1萬多元。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停運後,各種關於朝天門纜車的懷念,在民間不斷地湧現。相信原址復建後,大家一定會去找回兒時的記憶。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除了朝天門纜車

渝中這些纜車

是否還流淌在你的記憶裡?

望龍門纜車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由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和梅暘春合作,按現代主義風格設計。1944年7月動工,1945年4月竣工,1945年5月16日正式通車。客運線全長178米,上下高差46.9米,2輛客車廂初期每天上下運客約0.7萬人次。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兩路口纜車

如今連接菜園壩和兩路口的皇冠大扶梯,大家並不陌生。這裡,就是當年兩路口纜車的原址。坐它是“老重慶”最時髦的事。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建成於1953年的兩路口纜車,也是重慶解放後修建的第一條纜車線路。建成時日客運量為9000多人,上世紀80年代改造後,日輸送旅客高達5.8萬人次,是當時主城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隨著1996年皇冠大扶梯建成營運,兩路口纜車退出歷史舞臺。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兩路口纜車的車廂大小和公交車差不多,靠著纜繩牽引在軌道上運行。值得一提的是,兩路口纜車只有一條紡錘形的運行軌道,運行時兩部纜車交錯上下行,在軌道中間部分會車。

终于回来了!朝天门缆车将“重出江湖”

副總編:丁政義

責 編:田一柯

編 輯:呂松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