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對於北洋水師的記憶應該就是《甲午風雲》中扮演鄧世昌的著名錶演藝術家李默然前輩的一句“開足馬力,撞沉吉野!”而正是因為鄧世昌在甲午戰爭中英勇無畏的表現,所以鄧世昌管帶也就留下了碧海忠魂的美名,而作為鄧世昌座艦的致遠艦也就留在了那篇碧海之中,伴隨著近幾年的考古深入,潛水員們已經在黃海的水下發現了沉沒的致遠艦殘骸,處於保護文物的原因並沒有被打撈出水。那麼就讓我們走進這艘美名遠揚的戰艦,看看它在甲午戰爭背後的故事。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致遠艦的側視圖和俯視圖,和許多資料中誤把致遠艦畫成兩根菸囪的戰艦不同,致遠艦隻有一根菸囪。

致遠級穹甲巡洋艦的訂購是在清政府訂購濟遠級裝甲巡洋艦之後,因為英國人對德國人獲得了清政府的訂單(濟遠艦)而大為眼紅,被稱為穹甲巡洋艦之父的懷特直截了當的指出了濟遠艦的八處缺點。因為懷特提出的缺點都不是空穴來風的,所以懷特也就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視,從而成功影響了清政府“巡海快船”的訂購計劃,最終清政府決定訂購“西國通行有效船式”。也是趁這個機會懷特向主持訂購的曾記澤遞交了一份全新設計的巡洋艦設計圖,這種巡洋艦不止克服了濟遠艦上面的八處缺點,還擁有了濟遠艦不具備的十處優點,經過曾記澤的考證認為這種新型巡洋艦的確勝過從德國購進的濟遠艦很多。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人們製作的致遠艦模型(圖片來源:網絡)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衝出本陣的致遠艦,最終沉沒在追擊途中,但復原之後的致遠艦隻需要安心的躺在港灣之中就可以了(圖片來源:網絡)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致遠艦裝備的210毫米火炮,這門炮只有炮管是德國製造的,座圈和炮塔以及後坐裝置都是從英國訂購的

清政府駐英公使、李鴻章著名幕僚薛福成在自己的日記中明確記述了,這種被稱為“英廠傑構”的穹甲巡洋艦的詳細數據。戰艦排水量為2300噸,首尾兩顆立柱之間的距離為250英尺,全場267英尺。和橢圓狀的艦尾相比艦艏更加尖削,和國內許多圖片中比艦艏還要尖削的艦尾不盡相同。戰艦最寬處38英尺,吃水深度在14-21英尺之間,甲板高度6.3英尺。因為使用了首尾樓船型所以首尾樓離海平面的距離為19英尺。致遠艦擁有四臺可以提供總計5500馬力的三脹式往復蒸汽機,由雙軸推進,因為強壓通風的使用使得致遠級可以跑出19節的高航速,根據設計在強壓通風時致遠級的馬力可以達到7500匹,致遠艦也由此被稱為北洋水師中跑的最快的戰艦。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原本佈置在致遠艦前側的47炮,但是因為不適應中國的縱隊戰術而拆除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後世復原的致遠艦安靜的躺在海邊充當著博物館(圖片來源:網絡)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復原後威武霸氣的火炮(圖片來源:網絡)

因為致遠艦是從英國製造的,所以從設計上可以明確看出英國人的一向設計思路。為了“雖遇隔礁及水底攻擊,不至沉下”,致遠級使用了英國人長期使用的雙層船底設計,在兩層船底中間佈置有大量的水密隔艙,大大增加了戰艦的生存能力,在戰艦中部保護彈藥庫和蒸汽機艙的高出水線的穹甲厚度為四英寸,為了節省重量,戰艦首尾的穹甲厚度為兩英寸,但是無論是首尾的穹甲還是艦體中部的穹甲都在左右延伸至水線以下18英寸,目的是增加戰艦側面的防護能力,畢竟作為穹甲巡洋艦,是沒有側舷裝甲帶的,只有堆積成山的燃煤增加側舷防護能力。致遠艦從血統上看,可以近乎看成日本的吉野號的父親,也只有致遠艦能夠和吉野號一較高下,這也是《甲午風雲》中鄧世昌想要撞沉吉野的原因之一吧。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撞沉吉野”的致遠艦竟是北洋水師中最快戰艦,為何仍難敵日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