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世間需要沒有用的東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須有其意義,會讓人喘不過氣來。

——是枝裕和《如果走路有速度》

據說,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在戛納觀影結束後,全場掌聲長達七分多鐘。但是,當中國媒體和中國影人還沉浸在“掌聲”帶來的滿足感中,戛納電影節已經落下帷幕,低調謙和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憑藉《小偷家族》奪得了金棕櫚大獎。

據說,很多中國影人、公號運營者、影評人在是枝裕和得獎後,都曬出了與他的各種合影,中國影人不僅出現在是枝裕和的身邊,也出現在戛納的大街小巷,出現在戛納的紅毯上,參加各種研討、評獎、市場、創投。

正如中國電影裡塑造了各種“江湖”,而忘記了生活一樣;中國電影人只記得掌聲,記得“流量”,而忘記了電影作品本身的質感。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並不是中國電影此次在戛納鎩羽而歸,就看低它,但這些年,中國電影的問題不在於獲不獲獎,而是它始終在追求與藝術精神背道而馳的虛榮。在唯美的武俠風、中國風造成了審美疲勞之後,中國的電影作品卻找不到現實題材的切入點,電影語彙非常浮躁,在本土與國際都難有佳作打開局面,只能沉浸在票房數字帶來的歡愉之中。

而是枝裕和的電影,卻有中國電影需要借鑑的地方。此次,《小偷家族》講述一戶看似平靜過日子的普通家庭依靠盜竊維持生計卻又其樂融融,一次意外事故打破了原有平靜,揭開了每個家庭成員的秘密。影片改編自真實新聞事件,旨在透過家庭探討日本社會問題。本屆電影節評委張震評價道:“它是一個悲情的故事,題材很特別。愛與犯罪是雙重的糾葛,現實卻又那樣殘酷。將悲劇掩埋在溫情之下是殘忍的,但這就是我們社會中的一個面,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

是枝裕和擅長以樸實平淡的影像表達日常情感,“平靜之下,波瀾四起”

,在他的電影中,很少有明顯的戲劇化衝突,而是從日常片段中採擷細膩情感,但這樣的“低”視角卻能深入人性深處。某種童年的氣味、某個平凡的場景、某個溫暖的笑容……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都是他創作的哲思與靈感。

是枝裕和並沒有雄才偉略地試圖去展現宏大的電影美學,也沒有探討神佛玄幻,他只想通過電影停下腳步,挖掘腳下微不足道卻更柔軟的事物,他說:“世間需要沒有用的東西,如果一切事物都必須有其意義,會讓人喘不過氣來。”生活中細小、卑微的東西,也許會在幾年後,成為一個故事的芽和根。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其實,是枝裕和的創作受到的,恰恰是華語電影的啟發是枝裕和大學畢業時,正好是侯孝賢的《童年往事》、《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楊德昌的《恐怖分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出現的時候,在日本看到兩人的電影,是枝裕和大受震動,“亞洲導演竟然能創作出如此優秀的作品,而當時在日本的同時代,並沒有真正讓我感到震撼的導演,我當時受他們的影響很大。”恰逢此時,一位製片人向是枝裕和發出邀請,希望他拍攝一部關於侯孝賢和楊德昌的紀錄片,是枝裕和簡直是欣喜若狂,是枝裕和感嘆道:“如果沒有真的認識侯導的話,我現在可能不會成為一名電影導演。”現在,每次侯孝賢去東京,兩人都會相約一起吃飯,是枝裕和說:“侯孝賢在精神上就像我的父親一樣,是這樣一種存在。

是枝裕和的祖父母當年因為同姓氏而在日本無法結婚,兩人從日本奄美大島來到臺灣高雄,並生下是枝裕和的父親,是枝裕和的父親早逝,雖然以前和父親相處時間也不多,但

摸著父親下巴、父親在喝醉時會提及臺灣這個“故鄉”,這些情節都在是枝裕和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直到他看到侯孝賢的電影,這些腦中的幻想最終轉變成了真實的畫面。

是枝裕和拍攝了很多家庭題材,這些作品的靈感大多是以自己的事情和切身的體驗。《步履不停》是是枝裕和獻給過世的母親的作品,《比海更深》和《如父如子》這兩部作品是自己成為父親之後才想到要拍的。失去母親後,是枝裕和內心失落而又痛苦,他說自己需要透過作品來展現,而如把悲慟、失落直接表現出來,不會有很多觀眾來看,還是要從這種情緒中抽離,以第三方眼光去打量,表現得輕鬆點,讓大家會心一笑。

是枝裕和的電影常常涉及生死,而就算是平淡如水的生活,也總是瀰漫著一種哀傷,至於生死,是枝裕和表示,自己其實更關心“喪”而非“死”,因為人在喪的期間,體會的不單單是悲痛,還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成長。

是枝裕和曾經在長野一所小學採訪了三年,當時一個班從牧場領了一頭母牛飼養,學生們從三年級開始一直照顧這頭牛。在五年級的第三學期,母牛早產生下一隻小牛,老師發現時,小牛已經死了。學生們悲痛地為小牛舉行了喪禮,這時盼望已久的擠牛奶時刻到了,孩子們在“服喪”期間一邊忍著失去小牛的悲痛,一邊又要擠香甜的牛奶喝,有孩子於是寫道,“嘩啦啦,發出悅耳的聲音,今天也來擠牛奶,雖然悲傷,還是要擠牛奶”。是枝裕和說:“雖然開心,卻夾雜著悲傷,雖然悲傷,但牛奶依然美味,體驗到這種複雜的感情,不叫成長叫什麼?我在日後的創作中如此迷戀喪而非死,出發點無疑就在這裡。”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是枝裕和曾經在2017年參加了北京國際電影節,當時,他獨自前來,沒有帶隨行的工作人員,中國電影資料館接待人員讚賞了他的為人:“沒有帶任何助理,和善、安靜,充滿了謙卑的學習精神。”是枝裕和之後還在故宮附近小逛後還發推特稱“步入衚衕後,生活的氣息撲面而來

”,“生活”可以說正是是枝裕和電影成功的秘訣,也是很多中國導演所不屑和欠缺的地方。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中國電影導演中心

我們不止提供場地,我們也提供態度

是枝裕和斬獲戛納金棕櫚,不問江湖,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