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9 阿祖说苗族:寻找苗药故事(一)苗父

你一定听过她的名字,但你一定不知道她的故事!

你一定听过她的“美好”,但你一定不知道她的“黑暗”!

她离你很远,也离你很近!

从无人问津到身价倍涨,从默默无闻到名扬八方,是什么让她从时光深处走来,又在历史中从容蜕变?

让我们从心出发,一起去探寻「苗药」世界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

千年苗医 万年苗药

苗族民间素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苗医苗药在书籍中的记载可追溯到西汉时期。

阿祖说苗族:寻找苗药故事(一)苗父

西汉时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距今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发现我国最早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共收载药物247种。书中有用苗语记载的药名,如“答”是苗语中豆科植物等。

从文物考古中,有力地证明了苗医药的源远流长。

西汉刘向在《说菀·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 以菅为席, 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苗父”是谁?

一说是上古有人名苗父,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 ,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 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刘向《说菀》)

但更普遍的说法是,汉族文献所记载的苗父,是苗族传说中的“药王爷”。

阿祖说苗族:寻找苗药故事(一)苗父

在苗族同胞的认知中,药王爷是一个周身透明、状如玻璃、有翼能飞的神人!他不畏艰难险阻, 披星戴月为人民寻找药方。这个传说很广,今贵州多地苗医,均承认苗族远祖存在“药王”, 而且对“药王”非常崇敬。

由此可见,苗族医药是起源于远古神话时代的。

苗族对药的研究是一个长期而深入的过程,经历了“一个药王,身在四方,行走如常,餐风露宿寻找药方”,到形成“三千苗药,八百单方”,“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族医药的发展过程惊艳又奇葩。

这个过程,作为很重要的判别依据,可以看出:一是苗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廉效简便的医方,苗族用方简单但疗效显著;二是苗族药物学的产生,要比中药或其他传统药物学的历史长得多。

阿祖说苗族:寻找苗药故事(一)苗父

苗族是以农业为主体的民族,长期生活在长江以南温带、亚热带气候湿润的山区。这些地方自然植被繁茂,资源丰富,尤其是药物种类繁多,但因交通闭塞、蚊蝇群舞、虫媒猖獗、瘴疠流行,加之早先苗族曾经频繁地颠沛流离, 为了生存与繁衍,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练就了识别药物和治疗疾病的独特本领。

至今在贵州苗族地区,草药的应用和研发仍极为普遍, 这是苗药发展的必然轨迹,也从侧面应证了,作为苗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保障,苗医和苗药必定有着较早的起源。

百草皆药 人人会医

苗药的传承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苗医——苗药主要的开发应用者。

苗族知医行医者甚多,较早地形成了一支苗医队伍。如今贵州关岭、镇宁、紫云—带的苗医, 每年远出行医者极多, 足迹遍于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广州等地。据统计,贵州苗医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保守推算, 贵州苗医至少有六、七千人,或接近一万人左右。

阿祖说苗族:寻找苗药故事(一)苗父

他们土生土长,耳濡目染,又有长期的实践经验,人人都有一技之长,在长期的行医经历中,以苗族草药应用为主,使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病患解决疾病问题。他们心口相传,极大程度上是苗药的传播普及者。

阿祖说苗族:寻找苗药故事(一)苗父

“人人会医”并不是夸大的话,在苗族地区,上至老人下至孩童,或多或少对草药的使用和特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些地方家家户户门庭院落房前房后皆种植一些常用药物,各家均有所谓的“看家药”(即疗效独特的秘验方)。苗族人对苗药应用的普遍性由此便可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