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恶,不就是被自身饥饿折磨得精疲力尽的善吗?

确确实实,善临饥饿之时,会到黑暗山洞里去觅食;善到干渴之时,会去饮死水。

——《先知.论善与恶》纪伯伦(节选)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1

《三块广告牌》这部电影的情节,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展开。这里青山掩映,绿草绵延,一条公路蜿蜒曲折,天边漂浮着彩霞,空气中都弥漫着野菊花的香味,温馨浪漫。而也正是这样一个小镇上,却充斥着凶杀、强奸、暴力、同性恋和有色皮肤歧视,所有人都在善与恶的边锋挣扎。

故事从一个凶案开始,米尔德拉德的女儿米切尔被歹徒残忍奸杀,尸体被焚烧,血腥十足,但影片并未以此开始来博大众眼球。相反,以一曲爱尔兰风情的《夏日的最后玫瑰》,把镜头拉倒了7个月后,淳朴的小镇风平浪静,仿佛罪恶从没有发生过。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但作为母亲,米尔德拉德的心却一刻也没有安宁过。她陷入深深地自责当中,因为在女儿遇害前的那一晚,她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情急之下,她竟脱口而出的说道"希望你在外面被人强奸,死在外面",一语成谶,竟成了她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

情绪失控之下说出的话是最伤人的,而悲伤过后的行为是最令人费解的。失去女儿的米尔德拉德内心烦躁,她迁怒于小镇警局的不作为。因为7个月过去了,警局依然没有任何关于凶案的消息,这一点足够点燃她的怒火。

某天,她经过小镇入口的公路,发现三块闲置的广告牌,于是她租下了这三个广告牌,并以红底黑字写上了三句话。

"强奸至死"

"依然没有逮捕到凶手"

"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长"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她将矛头直指威洛比警长,一位德高望重、但罹患癌症不久于世的警局局长。

悲伤的心没有痛哭流涕,没有哀怨悱恻,她很坚强。三块广告牌,是她对小镇发出的挑战书,她试图将小镇上的人从舒适区拉出来,让他们能正视这里曾发生的悲剧。

然而,令她所料不及的是并没有人认可她,不仅是小镇的神父、牙医,甚至连她的前夫和儿子,都反对她这么做。

当整个世界都恶狠狠的背离她时,她只能像孤胆英雄一样,一个人继续前行,很多观众在豆瓣留言中说,看到这位母亲的孤独的背影,感觉像看武侠片。

一个母亲,为了还女儿一个公道,与世界为敌,这又何尝不是在诠释一种武侠精神呢?

但是尴尬的是,米尔德拉德并不是什么女侠,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庸俗的妇女,她刚和家暴的丈夫离了婚,带着个有点呆萌的儿子一起生活,在朋友的超市里打着散工,时而不时地冒出几句粗鄙不堪的话来,完全一副没有教养的样子。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这样的一个人,即便女儿惨遭杀害,也不可能激起人们心中太多的怜悯。因此,当她在三块广告牌上发出挑战书时,小镇的人感到厌恶。

这,大概就是世俗。

对抗世俗,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

好莱坞影片中的英雄主义早已脱离超人拯救世界的剧情了,更多的是通过脉脉含情的生活,去凸显人性,这也是好莱坞影片与时俱进的表现吧。

因为人心的较量,有时候比肉体的搏斗更扣人心弦。

2

影片随着威洛比警长的自杀而进入了高潮,善良的威洛比留下了遗书强调自己的死与三块广告牌毫无关联,但是小镇的人依然放过米尔德拉德。他们以种种方式展开了报复,包括痛扁广告老板、抓捕米尔德拉德的好友入狱、甚至火烧广告牌。

米尔德拉德不为所动,依然倔强的顶住压力,火爆脾气再次充分展现,她与众人为敌,动手教训往她车上扔臭鸡蛋的学生,火烧警局。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灵魂因为愤怒而出离了躯体,她仿佛一个从耳鼻地狱逃离的撒旦。剧情看起来很火爆,但暴力之下观众并没有看到戾气,所有人的心却被这位母亲的坚韧紧紧攥着,恻隐之心油然而生,仿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顺应人性。

的确,一个经历了丧子之痛的母亲做什么都不为过,就因为愤怒的皮囊下裹着一颗柔软的心。

影片中通过帮甲虫翻身、用拖鞋说双簧、和麋鹿对话三个情节来展现了这位母亲内心的柔软,特别是和麋鹿对话那段击中泪点。

"你从哪里冒出来的,长得这么漂亮,你不是想说服我相信有转世这回事吧?你很漂亮,但是你不是她,她被伤害了,她永远消失了,但还是要感谢你能来。"

这段仿佛善于出自某部韩剧中的独白,有些煽情,但也同时传递出了米尔德拉德的内心。她的天使已经离她而去,她的悲伤却无人能解,让人觉得她的愤怒有多么的无可奈何。

三块广告牌,与其说是米尔德拉德的挑战,不如说是一种救赎。在激烈的冲突下镇民们开始反省内心,重新认识自己的善良,包括同样火爆脾气的警员迪克逊,心理黑暗猥琐的侏儒和家暴的前夫都在人性上有巨大的转变。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最后影片借一个19岁的女孩的话再次深化了主题,那就是"愤怒得不到缓解,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人之所以会在愤怒的深渊里不断下坠,是因为找不到出口。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愤怒中迷失自我,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前不久在重庆出现了一出悲剧,一对小夫妻闹矛盾,妻子摔门而出,准备开车离开。丈夫拦在车前,相互争执,可突然间车子加速,只听见"哐当"一声,车前的丈夫狠狠的甩了出去,后脑勺着地,120到的时候,丈夫已没有了生命体征。

事后,妻子被带到了警局,据说她整个人都是懵的,嘴里念叨着一句话:如果当初,不那么生气就好了。

悲剧发生时,我们很多人都会像这位妻子一样,宁愿当时不生气。人们总会习惯性地把悲剧归咎于情绪失控。

我怎么能轻易倒下?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拿破仑也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已做城池的人更伟大",可普通人有几个可以拿下一座城池,控住不了的愤怒强忍住,日子久了,善良就会被湮没。

镇民们愤怒之后,彼此伤害,最终又和解,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解,怨恨烟消云散,甚至携起手来,共同追查凶手。这样的大团圆结局是不是很有中国特色,我想这也许是这部片子能过审与中国观众见面的原因吧。

愤怒的你选择了忍让,那么罪恶的人就永远得不到惩罚的,与其如此,不如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爆发,千万不要被愤怒裹挟了你内心的善良,而让自己堕入罪之深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