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蕭皇后——因寫露骨詩詞而被皇帝下令處死!

蕭觀音,出生於貴族家庭,父母視之如掌上明珠,對其疼愛有加。為了吉利,特為其取小字叫觀音,希望她萬事能逢凶化吉,禍去而福存。蕭觀音生性聰慧,好讀書,受父親的影響,她從小就喜歡音樂和漢詩。

蕭皇后——因寫露骨詩詞而被皇帝下令處死!

16歲時,她成為梁王的王妃,次年,梁王登基為遼道宗。她性情溫順,飽讀詩書,而且她琴瑟、琵琶都堪稱國手,與遼國其他女子相比顯得格外特別,很快就被冊封為皇后。遼道宗繼位後,兩人伉儷情深,年輕的遼道宗對蕭觀音恩寵有加。

遼道宗統治後期,道宗越來越耽於玩樂,終日以畋獵、飲酒為樂,對朝政不聞不問,朝政漸漸被耶律乙辛把持。蕭觀音時時勸誡道宗不要耽於射獵,不要疏於政務。起初道宗還有所收斂,後來漸漸受不了穩重的皇后的束縛,對蕭觀音一些忠言逆耳的勸誡異常反感,以後便很少在蕭觀音處過夜了。

蕭皇后——因寫露骨詩詞而被皇帝下令處死!

大凡女人,都會為挽留自己的愛情而鬥爭。失寵後的蕭皇后又寂寞又悲哀,開始作曲以自娛,也想挽回道宗對自己的寵愛。而耶律乙辛卻趁機將自己的弟媳進獻給皇上,並深得聖寵。

蕭觀音為了喚起夫君舊情,獨創曲牌《迴心院詞》,又親自將《迴心院詞》十首自譜成曲,以打動遼道宗。由於曲調演奏難度很大,宮中伶人皆知難而退,惟獨孤身塞外的漢族伶人趙惟一能把此首幽怨之詞演繹得絲絲入扣,蕩氣迴腸。蕭觀音希望皇帝能聽見,就經常召趙惟一入宮彈奏。時日久了,後宮盛傳她兩人情投意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又惡意中傷,有意陷害蕭觀音。

蕭觀音身邊有個宮女叫單登,同樣精通音律,看見趙惟一如此受寵,心裡很不平衡。一日,單登大膽進言希望能和趙惟一比試,結果單登雖敗,名聲卻大了,連皇帝也經常召她演奏樂曲。蕭觀音卻勸告皇帝遠離她,於是將單登貶斥到別處,不再讓她演奏,單登因此懷恨在心。

蕭皇后——因寫露骨詩詞而被皇帝下令處死!

道宗整天沉迷於飲酒作樂,耶律乙辛漸漸地大權獨攬。蕭觀音的兒子即太子耶律浚頗為英明,耶律乙辛對他有些忌憚,但苦於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除掉他。

單登遭貶斥後,經常對妹妹傾訴自己的冤屈。她的妹妹清子是教坊朱頂鶴的妻子,雖為人妻,卻暗地裡與耶律乙辛相好。單登對妹妹說,皇后與趙惟一肯定有私情,清子彙報到了耶律乙辛那裡。一聽到彙報,耶律乙辛覺得抓到機會了,他盤算著想利用蕭觀音與趙惟一之間出現的謠傳予以打擊,從而達到扳倒太子的目的。

他的謀士即當時的宰相張孝傑利用蕭觀音善詩詞這一點,寫了一支豔曲名為《十香詞》,用詞比《迴心院》更加露骨。耶律乙辛讓清子把它拿給單登,單登以舊婢的身份匍匐在蕭觀音面前,呈上《十香詞》,並聲稱這是宋國皇后的作品。

單登乞求蕭觀音為她抄寫一遍,雖說《十香詞》遣詞用語都十分曖昧,多少有些難登大雅之堂,但這正合孤寂中蕭皇后的心態。蕭觀音讀後,覺得它雅麗有致,對《十香詞》愛不釋手。經不住單登的再三乞求,蕭觀音當場揮毫幫她抄了一遍。

蕭皇后——因寫露骨詩詞而被皇帝下令處死!

得到蕭觀音親手謄寫的《十香詞》後,耶律乙辛如獲至寶。他立即拿著它到遼道宗那裡,大放厥詞說是皇后與趙惟一私通,並拿出《十香詞》這個證據。道宗對皇后與趙惟一的謠傳早有耳聞,如今一見這白紙黑字的物證,不覺怒火中燒,一怒之下命人把皇后打昏之後扔進死牢。道宗認定蕭觀音與伶官趙惟一私通,敕令蕭觀音自盡,趙惟一凌遲處死。蕭觀音再三請求再見道宗一面竟不獲準,自盡以前,還作了一首絕命詞,時年36歲。

後來,年剛十八歲的太子耶律浚也在耶律乙辛的構陷下廢為庶人,不久之後也被害死。

蕭觀音被賜死後,遼道宗還不解恨,依舊非常惱怒自己戴了綠帽子,便讓人把蕭觀音屍體扒個精光,隨便裹個葦蓆草草埋葬。蕭觀音的孫子天祚帝繼位後,他為祖母的含冤不白和父親的慘遭殺害鳴不平,一面將張孝傑剖棺戮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孫及親舊,盡行誅戮;一面又把蕭觀音的屍體刨出,重新洗沐裝裹,以“宣德皇后”的名號把蕭觀音與遼道宗合葬一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