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皇后——被歷史誤解一千多年的“花瓶”。

蕭皇后生於隋朝初年,13歲時做了晉王楊廣的王妃;後來,楊廣做了皇帝,即為隋煬帝,她也順理成章成為皇后。後來宇文化及反叛朝廷,逼隋煬帝自縊。逼迫她做了自己的小妾。竇建德殺死宇文化及後,將魅力四射的蕭皇后收為自己的王妃。突厥來犯,蕭皇后的又被這兩位突厥可汗先後收為王妃。到唐太宗時期,唐朝大將李靖率兵大破突厥,要回了蕭皇后,後來便把蕭皇后納入了後宮。

蕭皇后——被歷史誤解一千多年的“花瓶”。

這就是蕭皇后侍奉六個君王的歷史,也是事實。但後人們只因為蕭皇后嫁過六位帝王對其下了水性楊花、牆頭草隨風倒、不忠主愛君的負面定論。

蕭皇后——被歷史誤解一千多年的“花瓶”。

其實不然,歷史上對蕭氏的定位是“女性歷史人物”她有些更為鮮為人知的一面。

蕭皇后——被歷史誤解一千多年的“花瓶”。

第一蕭氏不只是貌美如花的花瓶。她是梁武帝蕭衍後代,西梁孝明帝蕭巋之女,母為張皇后。自幼婉順聰慧,知書達禮,精通醫術,頗知佔侯,實為才女一位,併為夫奪嫡立下汗馬功勞。

蕭皇后——被歷史誤解一千多年的“花瓶”。

第二竭盡全力保護楊氏血脈。隋煬帝即位後,荒淫無度。宇文化及發動江都之變,隋煬帝遇弒身亡。蕭後保護幼孫和皇室諸女,輾轉於宇文化及、竇建德之處,後跟隨義成公主前往東突厥,擁立隋煬帝之孫楊政道為主,定居於定襄。

蕭皇后——被歷史誤解一千多年的“花瓶”。

第三死後與楊廣合葬。史書記載貞觀二十一年,蕭皇后去世,以皇后之禮

同隋煬帝合葬揚州,諡號為愍。愍,傷感,憂傷之意。足以看出與結髮丈夫的感情。

再給大家說個小趣聞:蕭氏幼年之時,著名相士袁天罡曾來張珂家做客,看到了還在襁褓之中的蕭氏,驚為天人,向張珂問詢了蕭氏的生辰八字後,震驚的袁天罡留下了八個字:“母儀天下,命犯桃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