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年初,无人货架成为各大品牌纷纷抢夺的热点。可是,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仅仅几个月,无人货架便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倒塌了。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业内普遍认为,资本过度追捧、企业烧钱盲目扩点位、没有清晰盈利模式是造成无人货架行业"早衰"的原因。据统计,在无人货架行业,至少有50多家创业公司进入抢占一席之位,阿里、腾讯等巨头也相继入局。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继而,整个行业都处于快速扩张的阶段。可是,疯狂铺点的背后,是大量不合格的点位上线,使运营收益不理想,融资无法持续,资金链条断裂,洗牌潮也随之而来。

无人货架为什么会出现在今天?

近年来,用户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线上以用户增长驱动的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相比前几年,购买流量的成本高了,线下渠道作为流量入口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而同时,线下的日子仍然不好过,成本依然高企,传统线下包括线上的"坐商"模式,越来越不好用了:开一个大商场,固定在某个商圈,亦或是线上办一个网站,吸引流量来到我这里,这种单纯的打法真的已经越来越难。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转过头,阿里与银泰、苏宁、高鑫,京东与永辉、沃尔玛,腾讯与家乐福... ...更多的线上线下融合在不断发生,线上与线下纷纷主动出击,逼着自己更贴近买家,逼着自己主动触达消费者。无人货架的产生,是这种"触达"一个明显的表现,实际上也是在这样背景下一个必然的释放渠道。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怎样拯救目前的无人货架?

1.提升人效。

传统线下零售业被诟病的其中一点就是人工成本高企,人效低,一直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但无人货架似乎并未显著提升人效,虽然与传统零售业对比人数少,但高企的运营成本、众多的运营人数、"千金买马骨"的BD团队扩张,以及BD疯狂拼杀后,留给后续运营的巨大维护压力... ...在这一阶段,丝毫没有让人看出互联网企业天生的效率优势。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2,落实大数据的优势

"实现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应用,并最终实现消费流程的全面数据化以及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提效... ... "这是某无人货架企业对于自身大数据优势的精彩描述,但目前无人货架企业所谓的大数据应用,并没有形成合理的逻辑及美好的现实。大数据的实际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大数据处理后的预先判断及预警,是不是要比单纯的数据分析更能促进"智能化升级提效"呢?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3,认识零售的本质

客观上,无人货架并没有回归零售的本质,没有真正的"运营",没有能够去解决、迎合并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只是简单建立一个场景、一个渠道,那这个货架在办公室也真就"命不久矣"。同时,补货时效也让大部分使用者嗤之以鼻,无人货架的生命力已经遭到了严峻的威胁。

短短数月,各大互联网争抢的无人货架要“凉凉”了?

眼下,无人货架正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有坠落的风险。因此,回归商业本质,调整产品方向和技术结构恐怕才是无人货架未来的出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