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後院失守”的江淮汽車 能否借“新能源”的東風扳回一城?

導讀

新能源風口從2014年一直火到現在,且越燒越旺。“借勢新能源”也成為如今汽車領域的一條鐵律。

質量投訴量居高不下,銷量大幅下滑,飽受這些問題困擾的江淮,也想借“新能源”的東風扳回一城,行得通嗎?


質量投訴 銷量下滑?

不少消費者看來,專利是質量的重要保障之一。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去年公佈的數據顯示: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江淮汽車)以11644件的累計申請量位居中國汽車行業榜首。

江淮汽車在專利方面的優勢卻無法掩蓋其乘用車的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其中不得不談的,就是江淮曾引以為豪的汽車質量。

“後院失守”的江淮汽車 能否借“新能源”的東風扳回一城?

據中國經營報報道,2013年3.15晚會曝出,江淮汽車為節省成本,使用價格相對便宜的普通鋼板代替鍍鋅鋼板,導致同悅轎車出現“車漆鼓包”“鋼板鏽穿”等質量問題。

隨著質量問題被公之於眾,當年作為人氣產品的同悅轎車出現銷量暴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江淮同悅轎車2013年全年銷量僅1萬餘輛,較2012年下滑52.6%,江淮汽車2013年全年銷量為17.3萬輛,同比增長1%。

五年過去了,江淮汽車車主關於其質量問題的投訴數量依然嚴峻。銠君查看了車質網發現,截止2018年4月17日,關於江淮汽車的投訴高達3889件。

具體來說,關於其乘用車的主力產品,瑞風S3的相關投訴就高達1127起,投訴集中的於發動機(218個投訴)、前後橋及懸掛系統(394個投訴),車身附件及電器(350個投訴)、變速器(81個投訴)、離合器(49個投訴)、轉向系統(155個投訴)、制動系統(204個)、輪胎(82個投訴)、服務態度問題(110個投訴)等(以上投訴存在交叉現象)。

對此,銠君向江淮汽車品牌部門進行詢問:江淮汽車出現吃胎偏磨,前後懸掛系統,底盤異響以及發動機質量差等故障並且售後服務不盡人意。對此,貴公司有何回應?

江淮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會盡快回復。截止發稿日,銠君未收到江淮汽車任何方式的回應。

伴隨質量問題的投訴,江淮汽車銷量下跌的現象,有些愈演愈烈的趨勢。

江淮汽車2017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收491.46億元,同比下降6.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32億元,同比下降62.8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虧損9300萬元。

中國經營報指出,這是江淮汽車扣非淨利潤自進入21世紀以來的首次虧損。

對此,江淮汽車在財報中做出解釋,“主要是受SUV產品銷量下滑、新能源補貼退坡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

有數據顯示,瑞風S3作為江淮SUV的頂樑柱,2018年前三月的銷量分別為12305輛、5372輛、4095輛。

有數據顯示,江淮乘用車2017年12月銷量為18,927輛,與去年同期的37,305輛相比,下滑達49.3%;2017年累計銷量為222,174輛,同比下降39.5%,與年初制定的40萬輛銷售目標相去甚遠,僅完成了目標的55%。

“後院失守”的江淮汽車 能否借“新能源”的東風扳回一城?

新能源成救命稻草?

目前來看,江淮現有的產品陣容中尚未出現可以力挽狂瀾的車型,江淮汽車方面曾在多個公開場合表明,新能源汽車是公司搶佔發展先機的重要抓手,更提出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要佔總產銷量的30%以上”的願景。

有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板塊實現收入分別為32.69億元、52.02億元,其中補貼金額分別為35.74億元、21.33億元,分別佔比109.31%、41%。

據瞭解,2017年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2.83萬輛,同比增長53.86%。

凡事都有兩面,想借新能源的東風,就需要承擔政府補貼退坡帶來的風險。有數據顯示,受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大幅下滑影響,江淮純電動乘用車iEV4、iEV5和iEV6S的單車補貼由9.0萬元降至5.4萬元,下滑幅度達40%。

更讓人擔憂的是,由於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未能達到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最低要求,江淮汽車旗下多款車型將從今年6月12日起無法獲得國家補貼。

處處掣肘的困局如何破?江淮汽車方面表示將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應對,一是,增加產品續航里程、降低充電時間等措施,增強產品的競爭力;二是,積極佈局零部件配套、生產製造、銷售服務等產業鏈,通過合資合作,進一步提升新能源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除了自身的問題,江淮汽車過度依賴的合作伙伴大眾和蔚來,也存在不少隱憂。業界對江淮iEV7的“換殼”車思皓的市場前景並不看好,也給江淮大眾的合作蒙上了一層陰影。此外,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合作的首款車蔚來ES8去年年底已經上市,能否得到市場認可,尚需要時間來檢驗。

此外,江淮汽車可觀的新能源積分為其在接下來的競爭中賺得不少贏面。

3月12日,四部委聯合發佈了《2016年度中國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情況》公告,在達標的企業中,可交易新能源積分上萬的企業共有14家,江淮位列其中,其2016年可用於交易的新能源積分數量為54876分。

有業內人士預測,新能源積分的單價會在幾百元至上千元之間,而在“雙積分”政策的正式實施之後,勢必水漲船高,對江淮來說,未來在積分交易上的收入或將上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