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8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上周,我的高中群炸了!

某位男同学得了罕见恶性肿瘤,已经到了晚期,家里人为了帮他看病债台高筑,实在没有办法了找到他几个好朋友,在微信上帮他募捐,消息传到了高中群里。

看到他因为化疗而掉光头发的照片,整个人都浮肿变形,妻子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病房前泪流满面,心里无比难过。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大家当然是积极踊跃的为他捐款,事情过去一段时间后,几个要好的同学纷纷给自己买了重疾险。

可能是因为做了妈妈,危机感前所未有的强烈,从前排斥保险,现在却主动去了解。

毕竟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让我们的家庭在每个阶段都能实现四平八稳,在关键时刻守护我们的尊严。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这些年给家里人林林总总的保险买了不少

掉的坑说起来全是泪!

可这笔投资也不是小数目,为了能买到真正靠谱的,适合自己的,没少做功课。

比如你花了别人一倍的钱却只得到了三分之一的保障,再比如因为条款审核不够清晰到了需要赔付的时候对方拒绝,这些简直是遭遇困难时的雪上加霜

而且,市面上那么多险种到底买什么?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样的保险才是最合理的?能不能能花最少的钱获得最高的保障?

这种经济学问题真的是难哭了对数字不敏感的阿姨本姨!

但没关系,经验不够人品来凑,托了好几层关系,找到信任的朋友推荐了一位超级大咖!在加拿大读金融的精英学霸,用专业和学识点亮了我们知识的盲区,并且为郭小蟹推荐了非常划算且保障高的保险!(好气,我为什么买那么早!)

每次有收获,就总忍不住分享给你们,所以以下是满满的干货!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先保谁?给谁买?

买保险之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敢深究。我们每个人的家庭结构、成员年龄、职业、家族病史或收入与负债情况都千差万别,

所以千万不要别人买什么自己就跟风效仿。

吴老师严肃批评了郭小蟹企图懒省事儿跟我买一模一样保险的想法,毕竟我是一个要成为海贼王的女人,而她不是。

没有啦,其实只是因为她房贷比我多个十几倍而已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好了严肃点,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两个有着许多细微的差异。比如:虽然我们两个的父母都有过住院史,但由于病例和病因不同,就直接影响到是否能为父母购买保险,以及购买何种险种。

另外,糖妹和米姐虽然都已经交过了统一的社会医保,但是两个人的年龄不同,情况不同,再次购买商业保险的时候就可能会不太一样。比如我为米姐买了重疾和成长险,但是后期发现两个不同公司的险种上存在重合,并且在住院医疗方面也真的没有很划算。

而邦主就逃离了这种苦恼,因为她一直犹豫没有购买,所以可以重新规划更合理的组合。(冲动消费是魔鬼啊朋友们!)

好啦,课代表奉上知识点:在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有一个评估。把收入、负债、结构、病史等等全部列一个表格,再去匹配适合自己的保险和保额。

吴老师建议:

基础风险的保障不超过年收入的10%-15%,中端风险和高端风险建议按需规划。

最后,需要如实告知身体状况,寻求专业人士核保建议。

8张保单,按顺序来

市面上那么多保险,我们究竟该选哪一种?

说实话,每次光是分辨五花八门的险种名称都用尽了本阿姨的洪荒之力,什么重疾险、医疗险、消费险、教育险、分红险、寿险balahbalah,听到这些就只想对保险顾回说一句:大兄弟,你憋说了。

这个时候吴老师的学霸属性就暴露的一览无余,他用了8张保单的形式为我们这些一脸懵逼.jpg的老阿姨做了一节科普,浅显易懂,爱学习的请仔细看,不爱学习的可以直接按照这个顺序。

NO.1 社保医保:

属于国家福利,作为基础保障,非常全面建议每个人都参加医保,千万要重视!

推荐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NO.2 重疾险:

重疾险的主要作用是在罹患重病的时候,拿来做恢复和维持日常生活的。(注意,是恢复和维持生活,不是用来看病的不要搞错!)

针对病程长、费用高、收入中断的大病进行理赔,主要提供给患病期间的收入损失、护工费用、生活费用、营业补充等,解决的是医疗险无法覆盖的的收入损失部分。

建议重疾险保额为年收入的3-5倍。

推荐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避坑指南: 一款好的重疾险,不单纯要看价格,还需要研读条款差异,按需选择,关注几点:单次赔付or 多次赔付?轻症or中症or重疾?单豁免or双豁免?返还保费or不返还保费?

NO.3 医疗险:

和重疾险不同,医疗险是真的帮你看病用的,cover掉在医院看病,社保不能报销的那部分花费(比如一些进口药和进口材料),这样双重保险下来,看病需要自己支付的费用就会非常少,但是提醒大家,大部分医疗险都需要个人先垫付医疗费用,出院时再报销结算。

推荐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避坑指南给大家一个实例,你们心里就会有数。 30岁男,280元/年,保300万一般医疗(1万免赔),600万100种重疾医疗(零免赔)。

NO.4 意外险:

这款保险就是针对生活中的风险——一些小的意外,比如磕磕碰碰;大意外,比如因意外导致的身故、全残等情况进行费用补偿和给付。

小提示:意外险需要根据家庭责任来配置,家庭经济支柱需要重点配置(也就是你家谁赚钱最多先保谁)建议保额为年收入的10-20倍。

推荐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避坑指南:一款好的意外险,杠杆可达2500倍,400元即可获得100万一般意外身故/伤残保障,所以可以多多对比,选择杠杆率最高的。

这里要引用鸡汤名句了——人生无常,我们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对不?

NO.5 定期寿险:

如果我们身上有高额的房贷,如果一个人倒下,另一个人带着孩子和老人,还贷款会不会有压力?定期寿险需要匹配负债+家庭责任,一般保障到退休,做到年收入的10倍,尽可能选择较长的缴费期,降低缴费压力。

推荐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避坑指南:一款好的定期寿险,30岁男,1500元,20年交保20年,可获得100万身故/全残保障。

NO.6 教育金:

老母亲们最关注的险种,万一她们长大的时候钱被我花完怎么破?所以这是下一步想要为小米配置的险种,绝对安全、强制储蓄、稳定增值、专款专用。

提前为孩子未来的教育做一个理财规划绝对没毛病。

这款保险的好处在于投保人豁免条款,可规避投保人无法继续缴费的风险,确保教育金目标一定可以达成。

推荐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避坑指南:一款好的教育金保险,需要有豁免条款,需要结合需求定制,市场上产品收益相差很大,要多比较和筛选。专业人士还可帮助您彻底隔离教育金与家庭资产,确保孩子的教育品质不受家庭财富波动的影响。

NO.7 养老金:

我们也许一生都不会得大病,但是我们一定会变老,虽然社保已经交了养老金,但退休工资也不是很高。如果不希望自己老年生活的品质要比现在低,可以提前规划。

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避坑指南:一款好的养老金产品,一定是以终为始,量身定制。最好也能通过保单架构的精良设计,该产品的差异很大,预定收益率从2.5%到4.025%不等(预定利率越高,表示收益也越高)。二次增值的账户保底利率也从1.75%到3.0%不等,需要多对比和甄选。

NO.8 财富保全:

这种类型的保单比较适合做企业的大咖们。保障基业长青,确保财富的安全,提前做好财富的隔离与安排(很显然我没有这方面的困惑)。

推荐指数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避坑指南财富保全与传承的保单,需要量身定制,至少需要3-5次的商讨、修订,才能得到最适合家庭的方案。

这种保险非常不适合我们这种被贫穷抑制想象力的人,但是我想也许,maybe,万一,你们当中有人需要呢?

简单来说:这八张保单一共解决了三类的风险,分别是基础风险、中端风险和高端风险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保费预算:基础风险的保障不超过年收入的10%-15%,中端风险和高端风险建议按需规划。

已有保障:每年对家庭全部保单进行检视和梳理,即使发现风险缺口。按基础、中端和高端进行梳理。

给娃买保险深坑多!加拿大经济学硕士权威支招,颠覆你对保险的认知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一次规划。也可以分期分批结合预算来进行规划。

为孩子,怎么买?

哪些保险更适合孩子?

压轴问题来了!x安符、x慧星、市面上那么多险种都是针对孩子的,买哪个才好?

首先提醒大家,不要非理性的消费,尤其在配置宝宝保险的这个事情上!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但其实父母的风险也是孩子的风险。给宝宝们配置保险的前提是,先做好大人的保障,然后才是小孩的。

一个家庭合理的配置保险的顺序应该是首先保障家庭的经济支柱(家里赚钱最多的人),因为一旦家庭经济支柱发生风险,他/她就无法继续工作,风险就会给家庭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有保险的保障,孩子就可以通过保险理赔,得到至少几十万的理赔款而勇敢生活下去。

对于家庭来讲,大人的平安健康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唯一前提。在大人保障没有做好足够配置之前,谨慎为孩子花费太多预算购买保险。

如果说家里的大人做好了保障,要考虑给孩子配置保险的话,推荐以下顺序。

少儿医保>重疾险>意外险> 医疗险>教育金

身边很多妈妈选择到香港给孩子买保险,香港的保险更好吗?

港保险 VS 内地保险,各有各的优势。

如果拿香港保险和内地老几家寿险公司去对比,那么香港保险完胜。

如果拿香港保险和内地新锐寿险公司、中外合资寿险公司去对比,那么产品的差异不大 。

对于一个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内工作和生活的普通家庭,选择和配置国内优质的产品就可以了。

如果是一个中高净值或者高净值客户的家庭,需要做全球的资产配置,有美元资产配置的需求,那么可以考虑配置一部分香港保险。

避坑准则看这里

选择保险如何避坑?怎样规避掉看不见的风险?

其实在国外,保险是一个非常良性的金融产品,但是到了国内,就变成了“推销、暴利、过分营销”等负面词的代表。

国内的普通家庭对理财意识非常单薄,对法律条款更是不够了解,保险顾问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常常说一些不负责任的“空头支票”,结果到了真正需要理赔的时候,发现承诺不易兑现。

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对保险行业工作人员带上有色眼镜,认为他们做的都是“骗人”的事情。

所以,大家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不要去盲目推崇什么大品牌,大公司,而是要仔细看条款。

免责条款、合同生效日期、关于双方权益的说明、是否有二次赔付、是否有不计免赔、以及关于信息的告知细则等。

保险公司受国家保监会监管,是不能倒闭的,所以大公司和小公司的差别可能仅仅在服务和险种上,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核心就是条款。

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以下六个问题:1.买对人员了吗?2.买对功能了吗?3.买对产品了吗?4.买对保额了吗?5.买对架构了吗?6.买对细节了吗?

不要盲目,也不要觉得麻烦,保险一旦购买最好不要停止,把它当成一项长期的理财规划!

最后为了感谢吴老师的免费倾囊相授,我们决定稍微安利一下他,他从加拿大回国后在郑州从事理财规划和保险咨询的服务(不卖保险,只帮你规划和梳理,收咨询费),是个完全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完全没有任何利益驱动下的引导消费。

如果能够帮到你们,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