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聽到中國進口汽車關稅下調的消息,最高興的莫過於埃隆·馬斯克了,連夜在官網和官方微信上表忠心宣佈降價,並稱已經傳達到全中國所有銷售網點,包括所有未交付車輛,將會按照新關稅下的車價交付。估計這消息讓馬斯克興奮得一夜未眠,但同樣一夜未眠的,可能還有中國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是因為焦慮。

特斯拉一降價,蔚來馬上被傾軋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隨著關稅下調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提高,馬斯克先生旗下的一系列車型價格彷彿被揭開遮羞布一樣,變得面目可憎。掩卷沉思,不覺一驚,連馬斯克這樣濃眉大眼的傢伙,如今也叛變了革命,幹起了原來那些傳統進口汽車商經常乾的、歧視和坑害中國消費者的勾當。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舉個栗子。Model X低配版本——這款馬斯克先生自詡的神車,基礎售價為7.95萬美元,現階段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6.367,因此這款車的到岸價是50.62萬元;加上關稅15%,則是58.213萬元;加上增值稅則是68.11萬元。如果按照關稅是25%算,基礎售價也應該是74.03萬元。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但是,這款車在中國的基礎售價是82.81萬元,沒錯,82.81萬元。所以,每賣一輛Model X基礎版,馬斯克就多坑了中國人8.78萬元。這還沒有算從美國運到中國的運費1000美金。

如果,Model X基礎版的價格可拉到68萬元的時候,國內電動車製造商首先受到傾軋的無疑是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的NIO ES 8。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這款本土的定位為Premium電動車車型,在不考慮補貼因素的情況下,基礎售價達到44.8萬元,高配版本為54.8萬元。

特斯拉Model X在美國的基礎售價約為50萬元人民幣,如果其在中國生產,官方指導價可以毫無壓力地壓到45萬元,與蔚來ES 8持平。

當中國汽車的關稅降到15 %之後,特斯拉Model X的基礎版的價格壓到了68萬元,這讓購買ES 8高配版本的用戶怎麼辦?別說了老鐵,心態崩了。

莫慌!降稅對於新能源車影響十分有限

中國已經開始全面佈局“新能源汽車”試圖實現彎道超車,降低傳統燃油車關稅長期影響有限。如今,中國的汽車行業的轉型升級主要包含兩個層面:傳統的燃油車由“中低端”向“高端”轉型;汽車行業實現產業的迭代,即從主要發展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方向發展。

從經濟體量上來說,後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前者。而在後者方面,中國的步伐已經領先於其他主要國家發達體。中國已經開始全面佈局“新能源汽車”試圖實現彎道超車,且中國該領域發展已經具有較大的國際影響。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新能源電池是新能源汽車中成本最高以及最為核心的零部件。以鋰礦為主的新能源電池現在以及未來很長時間都將主導“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可以說,誰擁有了最先進的技術和相對較高的市場佔有率,誰就更可能擁有“動力電池”領域的話語權,甚至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強勢地位。

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最核心的零部件“鋰電池”板塊已經開始逐步實現彎道超車。2017年,在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排名中,中國“鋰電池”獨角獸寧德時代成為第一,老牌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商比亞迪雄踞第三。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在下游車企領域,中國當局和產業界果斷從中間突破,力推新能源汽車的純電動路線。據數據統計,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佔到全球市場份額的50 %,這種趨勢在5年內難以逆轉。從產業的規模、市場化的進程來講,中國確實是引領者。

所以,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規模、市場化的進程都處在國際領先水平,在技術方面雖然整體上還落後半拍,但是也是在迎頭趕上。

穩住!降稅對於國產汽車並不可怕

進口關稅下調的公告一出,不少人會說,這對於國產自主品牌汽車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挑戰。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挑戰,是個值得迎難而上的好挑戰,但不是最危險的挑戰。為什麼?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首先,進口整車佔國內汽車總銷量的比重很小。在剛剛結束的2018年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就表示,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汽車整車累計進口124.68萬輛,同比增長15.77 %,進口金額510.30億美元。近年來,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進步速度很快,我國汽車產業不斷髮展壯大,形成了種類齊全、配套完整、相對穩定的市場格局,進口汽車、合資車企和自主品牌三分天下,各有自己的消費群體。

這是一個有序競爭的市場,自主品牌汽車目前正處於關鍵的上升期,在品控、服務、研發等方面有了相當的實力,也有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也已經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實力,可以抵禦進口車衝擊的能力。

特斯拉一降價,中國造車新勢力急了|評論

其次,車價由市場價格決定,而不是成本。關稅“降價”≠市場“降價”。關稅下降之後,只有處於供求關係相對平衡的車型的實際成交價(非指導價)才會下降。而對於那些供求關係失衡的車來說,並不會有多大變化。

此次關稅調整,獲益最大的將會是普通的進口家用轎車,比如馬自達CX-3、MINI、大眾甲殼蟲等等車型。降價幅度普遍為1.5萬元~3萬元之間,對於心理價位在20多萬元的消費者來說,3萬元的降價已經足以讓人心動。

如果是價格在50萬元~90萬元之間的進口豪華SUV車型,最高降價可以在8萬元左右。如果下降比例在10 %,在價格成本上影響就會很大。由此來看,此次調整影響最大的是豪華車市場,因為豪華車本身價值很高,對中端車和經濟型轎車影響相對較小。但市場上,購買豪華車的消費者遠不如中低端車型多,因為對於大多數消費者而言,差的不是那8萬元,而是那50萬元~90萬元。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此次調整進口車關稅對於國內自主自主品牌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嚴重,大可不必將之妖魔化。

院長評

此次關稅下調,雖說對於國產汽車品牌影響不大,但自主品牌車企也不能掉以輕心,在未來,汽車高端品質路線是大勢所趨,國產車還要跟合資車和進口車進行同臺競爭,提升自身競爭力才是根本解決辦法,不管什麼牛鬼蛇神來,都從容應付。調整進口關稅是中國逐步成為世界級產業基地的一個積極信號,我們應該用更開放、更從容的態度與世界經濟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