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犬之島》裡的權力關係和不平等的起源

《犬之島》是一部從畫面到劇情都十分耐人尋味的動畫電影。起初,我看著外表軟萌的狗狗,猜想這又是一部以歌頌小男孩與動物之間的友誼的動畫,看著看著,才知道它要表達的遠沒有那麼簡單。

這部片的隱喻非常多,延伸到歷史的脈絡,很有可能其所指是二戰。當小男孩所架的飛機落在島上放出蘑菇雲的時候,當金髮白皮膚的留學生帶著日本學生像霸道的市長喊出口號的時候……我就覺得這部電影不那麼簡單,讓人忍不住聯想到另一個“小男孩”;“小男孩”指的可能是二戰末期美國所投放的原子彈“little boy”,美國留學生髮起的學生運動對應戰後麥克阿瑟對日本社會的改良,令天皇解除神權;而最終市長雖然下臺,卻被以親情為名義“洗白”,管家背了全部的鍋,想起了二戰結束後,一部分雙手沾滿無辜者鮮血的戰爭發起者逃脫了歷史的審判,這令人想起便憤怒不已。

除了對歷史的深刻隱喻,從個體之間的權力關係的角度,這部片也有很多地方對我有所觸動。當流浪狗Chief說出“我不相信主人這一套”的時候;當表演狗說出“論品種,我是表演狗,論髮型,我也是表演狗,但論我的想法……”,人與狗之間複雜的關係,遠遠超出了“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這限定。

Chief出現的時候,外表和臺詞都是那麼放縱不羈,他對幾個同伴懷念人類給予的地位表示不屑,他對男孩的命令不服從,他散亂蓬鬆的毛髮,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我立刻喜歡上了這隻狗,他的表現令人肅然起敬。

可是後來故事的走向卻是Chief一點點放下自尊,一步步走向臣服,最終成為一隻“忠犬”,這諷刺意味凸顯導演功力深厚。以愛之名,拳拳溫情,細聲軟語,消解掉了一個不羈的靈魂。

最初,當男孩阿塔裡最初登上犬之島,重重跌落在滿是垃圾的地上,幾隻狗感嘆“這是不是虐待兒童”的時候,在狗眼裡,他們和人之間似乎是近乎平等的關係。甚至狗相對於被虐待的兒童,是個強者的角色,強者試圖幫助弱者。可是小男孩脫險後,便向狗們發號施令,讓他們“坐下”,此時的Chief對小男孩的命令不予理睬,卻遭到了同伴們的規訓,同伴們不僅自己服從了小男孩,還對不服從的同伴施以隱形壓力。

我不禁想到手邊的一本書,名為《規訓與懲罰》,該書由法國哲學家米歇爾.福柯所著。書對社會現象中存在的權力關係進行描述和分析,對待監獄中的服刑人員,從酷刑的威懾到制度的訓誡,群體內部無形的壓力部分地替代了有形的懲罰,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規範和限定。哲學與社會學的著作畢竟有些抽象,需要落到具體。在《犬之島》中,除了Chief之外的四隻狗應該是從小被不斷強化訓練,直到形成相應的條件反射,當聽到人類的命令的時候就服從,並不會思考是否妥當,而Chief並沒有,他對這一套不屑。此時,不遵守四隻狗甚至更多狗所接受的社會規範的Chief遭到了同伴的壓力,這便可以看作一種懲罰。對於社會化的人(狗),被大部分同伴所拋棄會帶來一種陷入孤獨的恐懼,比用大棒帶來的懲罰要隱晦,更不容易激起反抗意識,但效果卻未必不如大棒來的猛烈。

為什麼男孩和狗之間會有這樣的權力關係呢?是因為男孩主觀上想要奴役狗,並且懲罰不服從他的Chief嗎?不是的,男孩內心不僅對狗無主觀惡意,還充滿好感,他用日語說出“你們現在就是我的狗了”,這是一種認同,是男孩在他過去所受教育中學會的對狗表達認同的方式。在男孩昏迷的時候,狗和男孩的關係更接近平等,而當男孩甦醒,這個早就樹立好的秩序就突然發揮作用了。就像我們知道“嫁娶”是一種不平等的男女關係,但依然有男性向女性表達愛意的時候說“我娶你”,很可能這位男性主觀上並沒有不尊重女性,這可能只是他從小從大人那裡學到的對女性表達愛的方式;依然有女性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動不已,這也是被社會建構的。但如果反過來,女性對男性說“我娶你”的時候,有平等意識的朋友可能會有這是一種僭越傳統性別秩序的爽感,儘管追求的是性別平等而不是轉換壓迫主體,但這卻是反抗壓迫的一種表達形式。沒有性別平等意識的男女,很可能認為這個女性很“奇葩”,如果這位男性答了一句“Yes I do”,那麼可能引發一種基於地位反差帶來的黑色幽默,或對這位男性的鄙視,例如“吃軟飯”。

試想,如果狗狗對男孩發號施令,令其“坐下”,會引發怎樣的效果?也許只是爆笑吧,畢竟男孩也許只是玩一次體驗狗狗生活的遊戲。但這樣小男孩和狗的權力關係就顛倒了嗎?仔細體會,似乎不是。

社會秩序的不平等並非個體之惡的結果,也非個體之善能全面改善。

但是男孩即便無主觀惡意,他卻沒有尊重狗。例如,Chief明確表達不接受“撿棍子”遊戲,男孩依然扔出了木棍並期待他撿回來。這個時候Chief用了一種令人心酸的姿態妥協了,還強弩之末地維護自己的自尊。他為什麼會妥協?不可否認,Chief與男孩之間是有友情的,Chief看著對方期待的目光,不忍拒絕,怕這份友情會斷裂。但是男孩卻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對於權力的弱勢方,多了一份維繫看似平等的關係的隱性成本。

Chief的原則被打破,卻逐漸的向男孩妥協和服從,整個故事向“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方向發展了。是啊,隨隨便便就聽話服從的狗,男孩並不屑於“馴服”他們,相比起來,馴服一隻更有野心、更強大的狗,使得他“心甘情願”成為他的護衛犬,是不是更有挑戰性和成就感?

Chief為何不能抵擋男孩的馴服,莫非真的因為男孩太強大,而他自己身上隱藏著奴性?不是,男孩只不過是個普通的人類小孩,他並不如狗狗迅猛敏捷,他有的是社會為他這樣一個人類制定的規則,他可以得心應手地使用,而結構的力量,是個人(狗)的力量難以完全抗拒的。

狗狗有選擇的自由嗎?有,只不過看起來是一片天,其實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籠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