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有一段時間,國民黨內部普遍認為,蔣介石想投靠共產黨

解放前,國民黨總是攻擊中共拿了多少蘇聯援助,所以中共是蘇聯的附庸云云。連親國和親共的文人們之間打筆仗,亦拿“金盧布”說事。直到如今,國民黨及其在大陸的遺老遺少們仍是這個腔調。

可是,國民黨方面似乎忘了,自己全靠蘇聯的金錢和軍火援助,才從一個惶惶如喪家之犬、無地盤、無根基、無武裝被各路丘八玩弄於股掌之上的文人幫派,一躍成為舊中國的主宰。

有一段時間,國民黨內部普遍認為,蔣介石想投靠共產黨

脫胎於同盟會的國民黨,從成立之初到當下,鬆散利益聯盟的本色一直未曾變過。尤其是1925年之前,國民黨有嘴炮、有名流,但是沒實力、沒地盤,沒武裝。各地方軍閥需要裝飾品和遮羞布時,就把孫中山貢起來。當孫中山想有所作為,觸動了這些地方軍閥利益時,他便立即會被人家當成抹布般丟棄。痛定思痛的孫中山與蘇俄接觸後,制訂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國民黨才由此獲得了短暫的新生,才開始在蘇聯援助的扶持下,創建軍隊,有了自己的基本盤,並將勢力範圍迅速擴張到大半個中國。

對於這段歷史,果粉和國民黨遺老遺少們是羞於提及的。實在繞不過去,要麼輕描淡寫,要麼大行汙衊之能事。凱申物流的董事長蔣介石,後半輩子反蘇反共調門一直很高,很早就四處叨叨“蘇援有毒”。可別忘了,當初他從黃埔軍校校長的位置上開始起家的時候,左派口號喊得震天響,以至於國民黨內部普遍認為蔣介石想投靠共產黨了。

有一段時間,國民黨內部普遍認為,蔣介石想投靠共產黨

讓我們梳理一下歷史記錄,幫國民黨算算,當初他們到底拿過多少蘇聯給予的無償援助。

當年黃埔軍校剛開張時,孫先生四處求爹爹,拜奶奶,好不容易才從地方軍閥手裡討來了30支粵造步槍,只夠黃埔一期學生站崗之用。就這30條槍,還因陳賡和王之宇拆解時弄丟了擊針簧而廢了1支。至於辦學經費,那就更別提了。黃埔一期甚至還差點斷過炊,全靠廖仲愷腆著臉跑到大煙館裡陪地方軍閥說笑話,哄得人家開心了,才討來一點買米錢應急。

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是蘇聯及時伸出援手,向國民黨提供200萬盧布的辦學經費和8000支步槍、15挺重機槍、4門火炮、2輛裝甲車的援助,並派遣軍事顧問幫助國民黨建設黃埔軍校。

這些顧問中,除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顧問的鮑羅廷和軍事顧問的布柳赫爾將軍外,專門派到黃埔軍校的有總顧問切列潘諾夫、步兵顧問白裡別列夫、炮兵顧問嘉列裡,工兵顧問瓦林,政治顧問卡夫喬夫等。他們指導黃埔軍校的軍事、政治訓練工作,編訂了各種操典、教範、條令和戰術、兵器、築城、地形與交通通信五大教程,成為黃埔軍校未來戰鬥力的基礎。

有一段時間,國民黨內部普遍認為,蔣介石想投靠共產黨

也就是說,沒有這筆蘇聯援助款和蘇聯教官,黃埔軍校壓根就甭想辦下去。日後蔣介石統治中國的班底,也就不存在了。

除了這批軍火,1925年,蘇聯方面運到廣州的軍火價值56.4萬盧布。1926年,又將各種軍火分4批運到廣州。

第1批有38式步槍4000支,子彈400萬發,軍刀1000把。

第2批有莫辛納幹步槍9000支,子彈300萬發。

第3批有重機槍40挺,子彈帶4000個,大炮12門,炮彈1000發。

第4批有步槍5000支,子彈500萬發,重機槍50挺,大炮12門。

因為1925年運來的軍火沒有詳細品類記錄,僅就1924和1926年兩年間,蘇聯就援助了國民黨26000支步槍,105挺重機槍,28門火炮,2輛裝甲車和至少2000萬發子彈。按當時國民黨軍制,這些武器足可以武裝10個師。有了這麼多武器,凱申物流董事長蔣介石才得以迅速擴充自己的黃埔軍勢力,並利用手中掌握的蘇援武器分配權,分化、拉攏各派軍閥,培植日後被稱為中央旁系、半中央化的武裝力量。

請注意,上述武器裝備僅僅是援助廣東國民黨的。在北方,從1925年3月至1926年7月,馮玉祥的國民軍得到了蘇聯提供莫辛納幹步槍38828支,38式步槍17029支,德制子彈1200萬發,俄製子彈4620萬發,大炮48門,山炮12門,手榴彈1萬多枚,附帶子彈的重機槍230挺,迫擊炮18門,以及大量的藥品。

有一段時間,國民黨內部普遍認為,蔣介石想投靠共產黨

1926年10月底,馮玉祥又從蘇聯得到3500支步槍,1150萬發子彈,3架飛機,4000把馬刀和10支火焰噴射器。蘇聯還派出了大批顧問到馮玉祥部指導訓練,還幫助國民軍新建了一些兵工修理廠,能生產彈藥。這些修理廠甚至還按蘇聯提供的圖紙,製造出一批裝甲車。

1926年3月,馮玉祥下野後訪問蘇聯,又簽訂了約1100萬盧布的軍火貸款協議。蘇聯方面派烏斯曼諾夫當馮玉祥的軍事總顧問,幫助他指揮國民軍作戰。

除了這些武器和軍事顧問,蘇聯還給了國民黨大量現金支持。在1927年之前,蘇聯總計撥付了270萬盧布用於維持黃埔軍校日常開支。撥付了1000萬盧布用於幫助國民黨創建中央銀行。每月給國民黨中央黨部的津貼達3萬墨西哥鷹洋。對國民黨的報、刊及宣傳機構,每月給予數百至數千鷹洋不等。當年在國民政府中的蘇聯政治、經濟顧問,以及軍隊和黃埔軍校中的軍事顧問,每月工資及補貼全是由蘇聯支付的,沒讓國民黨掏一分錢。

有一段時間,國民黨內部普遍認為,蔣介石想投靠共產黨

正是在蘇聯鉅款經濟、軍事援助支持下,本來並無立錐之地的國民黨,才得以在廣東站穩腳跟,才能在短時期內膨脹為國內裝備精良,戰鬥力最強的一方勢力,才能連續擊敗廣州商團和陳炯明勢力,才能組織得起北伐,迅速從一個不那麼起眼,不那麼穩固的地方政權迅速蛻變為一個國內佔據主導地位的政治、軍事集團。而且這些援助,國民黨從來沒還過,而且也從來沒打算還過。

吃別人的,喝別人的,拿別人的,不但不嘴短,而且還翻臉不認賬作白眼狼。這些歷史記錄,不是國民黨遺老遺少及果粉們選擇性遺忘就不存在了的。

至於抗戰時期,在其他列強紛紛對華實施禁運,作中日戰爭作壁上觀的時候,蘇聯以非常優惠的條件向中國提供的大批軍火,支撐著國民黨撐過了一段困難歲月。那事世人皆知,相關著述也多,本文就不再贅述了。

本文作者:忘情,“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這才是戰爭”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讀者歡迎轉發。友情提示:本號已加入版權保護,任何敢於抄襲洗稿者,都將受到“視覺中國”式維權打擊,代價高昂,切勿因小失大,勿謂言之不預也。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