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毛主席曾經評價劉秀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會打仗的皇帝。其實戰神級的皇帝很多,比如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如果把五代十國這些小王朝都算進去,手指頭肯定不夠用,為何毛主席獨獨最推崇光武帝劉秀呢?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劉秀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和實例:

1. 劉秀從地皇三年起兵開始,一直到建武十三年天下統一,整整15年時間,他一直衝鋒陷陣在一線;

2. 劉秀一生消滅的對手數量相當龐大,包括赤眉軍、劉永、張步、李憲、董憲、秦豐、隗囂、公孫述、王郎、盧芳等割據勢力,以及以銅馬軍為首的十幾支河北農民武裝,和以延岑為首的十幾支關中格局武裝。可以說,劉秀打遍了中國的各個角落;

3. 劉秀消滅的對手,武裝數量驚人,光河北農民武裝總數不下百萬,其它幾支武裝勢力都是幾十萬級別,也就是說,劉秀累計消滅了至少200萬敵人;

4. 劉秀一生經歷了數次硬仗,比如昆陽大戰、平王郎、三徵隗囂、伐劉永等,都是在極其不利的困境下,實現了經典的大逆轉之戰。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劉秀

5. 當部將們搞不定的時候,劉秀就會親自出馬,他一到,戰局馬上就會出現逆轉。比如平鄧奉叛亂,九員大將,十幾萬人馬被鄧奉打殘後,劉秀親征,一個月就逼得鄧奉投降。二徵隗囂時,七員大將被阻在隴山寸步難行,劉秀一到馬上突破防線,大局已定後,劉秀剛一離開,吳漢又葬送了好局。

6. 有些戰鬥,劉秀雖沒有親臨,他往往能一針見血地告知將領們,此戰的關鍵處在哪裡。比如,彭寵反叛,他派劉隆救援,劉隆不按規定駐紮,劉秀接到軍報就大怒:這麼遠距離,兩軍不能相救,必敗無疑。果然不久敗訊傳來。同樣,蓋延、吳漢也因不聽劉秀的佈置,吃過敗仗。

總之,劉秀不光能預判戰局、遠程指揮戰鬥,他還身體力行,常常替部下擦屁股,也擅長打大仗,打硬仗。

明末思想家王夫之如此評價劉秀:

“光武之得天下,較高帝而尤難矣!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獨焉,而宋太祖其次也。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光武之神武不可測也。”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劉秀

那麼,劉秀的這個本領,從哪兒學來的呢?

行軍打仗不是劉秀的專業,他本就是一名讀書人,起義前根本沒有任何軍事履歷,那麼劉秀究竟從哪裡學來的軍事知識?難道他真的是軍事天才?

我們無法判斷劉秀的先天稟賦,是否屬於軍事天才,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很多軍事才能絕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從實踐中學習得來的,甚至是用血的代價換來的。

早年的經歷,培養了劉秀寶貴的基本軍事素質

劉秀早年的經歷很坎坷,他出生在濟陽,後又跟隨父親到了南頓,七歲喪父,又雖叔叔到譙縣生活了幾年。童年的經歷讓他看多了民間的疾苦,經歷了人生的諸多不如意。仁愛大概就是那時候紮根於他的心底。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劉秀

劉秀的戰爭思想中,始終有一個“仁”字,這是仁愛,讓劉秀的軍隊打到哪裡就能在哪裡紮根,廣受愛戴。仁愛,應該就跟他童年時代的經歷有關。

少年時代,大哥劉縯結交江湖遊俠,養士聚義,讓劉秀有機會深受薰陶,廣泛的交遊又培養了他出色的情商,並形成了出眾的人格魅力。劉秀出巡河北時,隨員一百多人,都是他的親信,很多人是辭了官職追隨劉秀。比如鄧禹,更始帝劉玄徵召他不去,一路追尋找到劉秀。

到劉秀登基前,他的雲臺二十八將就已經全部到位,也就是說,功臣們都是在劉秀最艱難的歲月裡,主動投靠在他身邊的。這種人格魅力,世間罕見。劉秀能在兩年內從一無所有到登基稱帝,靠的就是功臣派們士族集團的支撐。

成年後,他又就讀於長安太學,成了一名儒生。期間,他專注於時政,培養了敏銳的政治洞察力。

史書說,劉秀的學業是“略通大義”,學業雖不算精,但卻是一個志向高遠,實際能力出色的社會活動家。他在學習期間,就曾經經商,對他的實踐能力提升幫助很大。軍事本就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劉秀的軍事才華,很難說跟這段經歷沒有關係。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劉秀

仁愛、人格魅力、洞察力、實踐能力,劉秀早早具備了成功者的必備條件,可以說,真龍未出世,天地開日月!

小長安聚之戰,血的代價讓劉秀領悟了戰爭的精髓

小長安聚之戰,發生在劉秀起兵後一個月,那時候,他們旗開得勝,接連拿下長聚、唐子鄉、湖陽和棘陽後,大軍劍指南陽郡治所宛城。

一切來得那麼順利,在一個大霧瀰漫的夜晚,劉秀的大哥劉縯,帶領幾千人的隊伍,悄悄向宛城進發。也許他們想,等天大亮的時候,宛城應該在自己的手中了,到那時可以站在城頭喝慶功酒了。

災難來得那麼突如其然,大軍在毫無防備之下,與埋伏在小長安聚的新朝大軍,來了個激情大碰撞。這一戰,劉縯領導的舂陵軍輸得很慘,劉秀和妹妹劉伯姬同騎一匹馬,倉皇逃命,沿途碰到二姐及三個外甥女,也無法相救,眼睜睜地看著她們消失在大軍的鐵蹄之下!

那一戰,死於非命的還有劉秀的二哥劉伯,以及數十位本家叔伯兄弟。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小長安聚之戰

這就是革命的代價,血淋淋的事實澆醒了劉秀:戰爭是多麼的殘酷,麻痺大意的代價就是生命的喪失!

小長安聚之戰過後,劉秀變成了“膽小鬼”(平生見小敵怯),見到小股的敵人都情不自禁地害怕。而且劉秀的膽小,幾乎成了綠林軍的笑料,人人皆知。

懂得害怕,其實才是成熟的開始,是成為一名合格戰士的必由之路。真正的勇者不是無畏者,而是心存畏懼,又能迎難而上者,小長安之戰,讓劉秀完成了這個昇華。

因為畏懼,他懂得了“慎戰”的意義,因為死亡,他深切理解了生命的可貴和仁愛的價值,也因為克服恐懼,讓他成了智慧的戰士。昆陽大戰期間,戰友們如此評價劉秀:

“劉將軍平生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且復居前。”

可見,劉秀的膽怯只是深入骨髓的謹慎態度,勇才是其本性,慎戰是穿在勇士身上的鎧甲!

昆陽大戰,劉秀完成了軍事家的蛻變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昆陽大戰

昆陽大戰是劉秀的封神之作。新莽大軍到來之前,劉秀領了幾千人試圖在幾十公里外的陽關封堵,但看到滾滾而來的大軍,劉秀和士兵們毫不猶豫地棄關逃跑了!

又是“膽小鬼”的形象?不,那叫智慧,叫知止。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值得讚歎,卻不值得學習,說是魚死網破,通常是魚死了網也不能破,這麼做豈非愚蠢?

知止,不等於消極被動地不作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雞蛋碰石頭不能為,把雞蛋凍成冰溜,跟石頭就有得一拼!劉秀的才華,就是在這個“冷凍術”的探究過程中,得以昇華。

新莽大軍雖然人數佔優,但漢軍也有自己的優勢:一是昆陽城堅固,不容易攻破;二、昆陽周邊有兄弟部隊,可以支援策應;三、假如五十公里外的宛城早一點攻破,圍困宛城的漢軍主力就可以趕過來,對莽軍形成夾擊之勢。

如果以上三點都能實現,兩軍完全可以硬碰硬對抗。如果依然解決不了問題,劉秀還有一個險招:以敢死隊突襲敵人的中軍大營。這個任務,劉秀當然不讓。拋開史書中誇大不實的描寫,我認為昆陽之戰就贏在這四點上。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昆陽大戰

總結起來很簡單,要想在戰前,從雜亂的頭緒中看出關鍵點,要想在惶惶不安的氣氛中安下心來思考,要在死亡的威脅中挺身而出,勇於擔當,這就需要軍事家的才具、氣魄與胸襟了。

經此一戰,劉秀在思想的錘鍊和戰術的應用,兩方面都得到了歷練,從此他從大哥手下的助手,變身運籌帷幄的軍事家。

大哥的慘死,讓劉秀看清了軍事團隊依靠的核心力量

劉縯不幸遇難,是劉秀政治成熟的轉折點。這個轉折點,不光指劉秀具備了應付政治鬥爭的能力,更主要的是,他看清了團隊依靠誰才有出路,這個關鍵性的問題。

綠林軍和後來劉秀建立的漢軍,有個本質的差別,綠林軍是一支以農民軍為骨幹,以豪門士族階級為補充的混合武裝勢力集團,而劉秀的漢軍,它的核心團隊是豪門士族階級,比綠林軍更純粹。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劉縯

本質區別在哪裡呢?別人沒感受,劉秀的感受是痛徹心扉。正是綠林軍中的農民武裝勢力的短視,將默默無聞的劉玄推上了皇帝寶座,而締造新綠林軍的革命元勳劉縯,不光遭到了排擠,還被他們聯合害死!

農民階級與士族階級,在政治問題上的鴻溝是無法跨越的!這就是劉縯之死的慘痛教訓。

所以,當劉秀組建自己的軍事團隊時,有一個最高標準:士族集團是唯一可以依靠的力量,必須打造一個純粹的士族階級武裝力量。

終於理解了劉秀為何要強調隊伍的精幹,為何在收編農民武裝後,又迅速遣散他們,寧可人員短缺也不願意接納的原因。

劉秀的這個選擇是否正確?最直觀的對比,看一下赤眉軍和劉玄的下場就一目瞭然,“混搭”的更始政權入主長安後,迅速腐化變質,“純種”的赤眉軍代替更始政權後,始終過的是“流寇生活”,根本沒有政權的影子。毛主席曾經總結說,農民階級的短視,不能成為政治主導力量,真是一針見血。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劉秀

劉秀是以正確的政治路線,組建了正確的軍事團隊,這個認知不是憑空產生,其代價就是親人的血!

結束語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天神”襄助的記載多附會,“位面之子”的說法不可信。至少我們可以看到,劉秀自童年時代開始,就已經形成了一些可貴的軍事素質,超脫於“術”的素質。

投身軍旅後,劉秀也和常人一樣,經歷了膽怯的痛苦,血與火的錘鍊,甚至失去親人的撕心裂肺。失敗者不斷重複犯錯誤,智慧者善於提煉精華,讓自己不走彎路。正是在這些不尋常的經歷中,劉秀迅速成長併成熟,開啟了他的傳奇人生。

劉秀的軍事才能哪裡來?四段經歷是他的人生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