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扯歷史—多爾袞根本沒有稱帝可能性

多爾袞是大清的功臣,是權傾朝野的權臣,是皇父攝政王,關於多爾袞稱帝的話題一直熱議,很多人講多爾袞之所以沒有稱帝,完全是因為愛情,他與孝莊愛的死去活來,更是拿出《孝莊秘史》為證,那麼歷史真的如此嗎?

扯歷史—多爾袞根本沒有稱帝可能性

多爾袞與孝莊是否真有愛情

在皇太極駕崩後,因為沒有指定接班人,當時兩個接班熱門人物激烈爭奪,內戰一觸即發,多爾袞和皇太極長子豪格之間各不相讓。在關鍵時刻,孝莊拉攏多爾袞,叔嫂結盟,多爾袞以推舉孝莊兒子福臨為帝,換取攝政王地位,權傾朝野。這個方案由於滿足了兩黃旗立皇太極兒子為帝的底線,最終年幼的福臨最終稱帝繼位,多爾袞被任命為攝政王。

扯歷史—多爾袞根本沒有稱帝可能性

所以多爾袞與孝莊是盟友關係,而不是情人,即使滿清是關外遊牧民族,也不可能接受叔嫂戀愛的,更何況孝莊十幾歲就嫁給皇太極,之前根本沒有出過科爾沁草原,不可能見過多爾袞,而兩小無猜,一見鍾情的。對於多爾袞來說,權力與地位是最重要的。

多爾袞沒有實力稱帝

多爾袞身為攝政王,後面更是升級為皇父攝政王,給大家的錯覺是距離皇位僅一步之遙,篡位易如反掌,就看他個人願不願意。其實,篡位難於上青天,皇位不是想篡位就能實現的,就這一步是天壤之別。

扯歷史—多爾袞根本沒有稱帝可能性

多爾袞最大的功績是實現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君王的願望,入主中原,成為大一統的王朝,使多爾袞的個人威望達到巔峰,整個朝野無人敢與其抗衡,連老政敵豪格都被迫害致死。但是忠於皇太極一脈的實力也相當強大,許多人仍手握兵權,多爾袞可以欺負他們,迫害他們,只要不破壞皇太極後代做皇帝這個底線,他們都可以忍受。一旦多爾袞稱帝,所有反對勢力會瞬間團結起來,把多爾袞三兄弟碾成粉末。

扯歷史—多爾袞根本沒有稱帝可能性

另外,清朝入關幾乎百分百繼承了明朝的各項制度,可以說清朝政權制度漢化的很迅速,也比較徹底,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漢人的反抗,使清朝成為一個“漢化”政權。如果多爾袞篡位,這在封建倫理上是不能接受的,除了滿洲貴族會強烈反對,滿洲漢軍旗的漢人也會站在多爾袞的對立面的。

扯歷史—多爾袞根本沒有稱帝可能性

多爾袞不是不想稱帝,是反覆盤算之後,當時的情況還無法稱帝,機會不成熟。如果多爾袞多活20年,活到60歲,徹底清洗政敵,尋找順治帝的過失,培育自己的勢力,效仿武則天,或許在晚年可以實現稱帝的願望。可惜,多爾袞英年早逝,39歲就掛了,給後世留下了太多話題和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