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脾氣的好與壞,做人的水平不一樣


脾氣的好與壞,做人的水平不一樣


一:不要亂髮脾氣

人為何要發脾氣?多是因為自尊受到傷害,地位沒有得到尊重,能力遭到輕視,或者我們的意志受阻,他人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卻揹負巨大的責任等等。

越是感到憤怒,就越是手段欠缺,無力迴護的時候。當發脾氣成為最後的手段,凡事訴諸情緒暴力,人們就可以清楚的判斷此人要麼缺乏修養,要麼就是黔驢技窮。

經常亂髮脾氣的人,會被人看穿。成天裝腔作勢,久了也會失去人心。尤其大家習慣了人的脾氣,脾氣就失去了威懾力,被人摸透後,還會成為笑柄。

嚴重時,會受他人有意的刺激,洋相百出,從而失去眾人的擁護和好感,更有人落井下石,趁著渾水摸魚。脾氣是一種劇烈的心理活動,在關鍵時刻發脾氣還有新鮮感,但發脾氣成為常態,不顧他人感受,就會失道寡助。

脾氣的好與壞,做人的水平不一樣

二:脾氣差的壞處

1:亂髮脾氣被人利用

愛發脾氣會被人利用,這不是危言聳聽,確有其事。比如有的人的脾氣被摸透,於是談判桌上就會被人故意激怒,使得局面朝著不利方向發展。有些人一時情緒激動,把策略和底牌翻開,成為他人的突破口。

還有一種情況,有人專門等你地位岌岌可危的時候,與你過不去,積累他的晉升資本。在古代有一位下屬,知道頂頭上司就要東窗事發了,於是他處心積慮,激怒頂頭上司,吵得很兇,大有不共戴天之勢。

後來這位上司果然被嚴重處罰,結果這個人被看好,人們覺得他沒有站錯隊,敢於與不良上司抗爭,是個人才,所以被重用。這就是亂髮脾氣被人利用的案例。

2:失去理智,做出錯誤決定

亂髮脾氣容易失去理智。失去理智的決定往往不夠英明。除了滿腔的怒火,兩眼一抹黑,決策錯誤百出。尤其打仗,作為指揮者,尤其不能怒火沖天,要足夠冷靜,否則就會誤事。

孫子兵法說,主不可因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德國威廉二世皇帝在一次大戰失敗後,讀了孫子兵法,他對孫子的這句話,感慨萬千,悔恨20年前沒有看到這本書。

劉備何嘗不是如此,他一心想報張飛關羽之仇。結果舉國之兵力對付本是同盟的東吳。結果遭到夷陵兵敗,死在了白帝城。這些都是輕易發怒引起錯誤決定的經典案例。

3:脾氣不好,成為孤家寡人

脾氣差,亂髮脾氣,會嚴重損害他人自尊。如果長期傷人而不自知,就會成為孤家寡人。古代的皇帝自稱寡人,因為他們必須恩威難測,不能有好脾氣。所以皇帝知道自己的窘境,戲稱自己是寡人。

但現代社會,管理者對下屬要求嚴厲,這是行得通的。只是嚴厲不代表亂髮脾氣。用制度管理,用耐心去說服教育,用言行去感染人,都是更人性化,更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次索尼責罵了下屬。沒等下班,索尼就給這個下屬的老婆打電話,說今天你老公被我批評了,請你一定要好言安撫,給他做好吃的。結果下屬很感動。這件事說明,管理者不要輕易動怒,如果動怒了就要挽回和補救。哪怕是再有權位的人,也要剋制。

脾氣的好與壞,做人的水平不一樣


三:脾氣好的益處

1:好脾氣成就大業

脾氣好除了修養好,有耐心,而且也能不懈的完善實力。只有脾氣好,才能冷靜的謀求成功,不會被各種局面所幹擾。

有一次,張良遇到一個老人,老人故意刺激張良,把鞋子丟到橋下讓他去撿,張良出於耐心和尊重,照做了。後來老人又三番兩次的考驗張良,張良始終沒有發脾氣,老人看好張良的心性,於是把一部兵書傳給了張良,自此他刻苦鑽研,輔助劉邦成就大業。

張良脾氣好,遇事之冷靜,堪稱智者的典範。有一次韓信的使者,來到劉邦軍中,傳達韓信的要求。韓信要做假齊王,才願意發兵助劉邦。劉邦一聽怒火熏天,準備破口大罵。

就在這個時候,張良暗裡踩了劉邦一腳,劉邦恍然大悟,於是改口說,當什麼假齊王,要做就做真正的齊王。於是韓信大喜,助了劉備奪取江山。由此可見,張良是一個有本事,又善於駕馭脾氣的智者,他的智謀來自於冷靜,甚至來自堪稱陰柔的脾氣,值得學習。

2:林則徐擇女婿,看中好脾氣

沈葆楨是林則徐的女婿。當初他之所以被林則徐一眼看中,也和沈葆楨的脾氣好有關係。有一次除夕衙門裡所有人都回家過年了,只有沈葆楨一人在抄寫公文。

林則徐看了他很久,於是對他說,我有一份奏章,今晚幫我抄寫,這本奏章幾萬字,沈葆楨二話不說,忙到三更幫林則徐抄完,林則徐一看,發現沒有一個錯誤和遺漏。

於是林則徐說,字跡太潦草重抄。結果沈葆楨毫無怨言,忙到天亮,終於把奏章奉上。林則徐很滿意。有一次林則徐大宴賓客,他突然對人說,我找到了一個好女婿,他就是沈葆楨。

原來沈葆楨脾氣好,任勞任怨,打動了林則徐。林則徐自己是一個愛動怒的人,他曾寫了制怒兩個字掛在家中,隨時觀摩。他看中沈葆楨也是有道理的。所以說,人要有好脾氣,不急躁,不發怒。老老實實的把事情做好,自然會有賞識我們的人。

脾氣的好與壞,做人的水平不一樣

四:結語

人不要以為亂髮脾氣有魄力,有個性,有本事。其實人沒有脾氣,而擁有實力,才是最好的一種品質。不發脾氣不代表不嚴格要求。孔子的溫而厲,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孔子就主張溫和,但是他為人處世卻是十分嚴厲的。

當怒火成為維護尊嚴的最後手段。人真就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人要不斷的增加實力,脾氣還是約束一些為好。這個世界總是情商高的人玩轉智商高的人。哪怕是為了自己不被玩弄,為了活出自己的尊嚴,受人愛戴,我們都要少發脾氣。何況大多數人還沒有到一怒而天下安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