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詹姆斯·卡梅隆的新作《阿麗塔:戰鬥天使》官方宣佈中國內地定檔於2月22日,對此你有何評價?你會去看嗎?

最愛微視頻007


《阿麗塔:戰鬥天使》號稱是卡梅隆的親閨女,一部真人與CG結合的新電影。雖然卡梅隆近期在忙著《阿凡達》系列後續的開發,但是他對這部改編自日本漫畫《銃夢》的電影非常重視,幾乎是每天都聽取項目進展彙報,提出製作意見,作為監製如此認真,也是難得了:卡梅隆是真愛,且偏愛。

《阿麗塔》這部電影先讓觀眾震驚的還是表演捕捉技術下的阿麗塔這個賽博機器人形象的逼真:臉部雀斑可見的細膩逼真,完全跳脫出真人CG電影因為“恐怖谷”理論無法解決的恐怖與像人的難點問題,尤其是阿麗塔那雙大到驚人的眼睛,給觀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毫無疑問,在技術狂人卡梅隆的加持下,這部電影把真人與CG結合的作品推到了新高度。

但《阿麗塔》吸引人的還有一個反烏托邦的故事架構:阿麗塔代表的火盟外星人,擁有最高科技的改造人技術,他們的團隊目標是推翻地球上撒冷的統治。代表邪惡勢力的既包括有街頭混混性質的機器人 格魯依什卡、天空之城撒冷在鋼城的代言人維克特,以及終極boss但始終未露面的羅莫。這些勢力以極其嚴密的組織形式存在著,與地面廢墟一樣的鋼城有絕對的種族隔離,並且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愚民統治。以阿麗塔小男友雨果為代表的鋼城人,終極夢想就是通過某種渠道去往那個如撒冷一樣的天空之城,實現階層的跨越。

另外,在片中的醫生依德及其前妻綺蓮曾經也是一位撒冷人,只是因為他們的女兒阿麗塔患病以後被放逐到鋼城中,陷入厄運。撒冷城的人不僅俯瞰地下城市,同時用無處不在的“看著你們”的監控來完成統治。正因為這種統治過於邪惡,阿麗塔才會在片中道出自己的動機:看到邪惡,我不能袖手旁觀。

不過,和《黑客帝國》這種大規模群體性反擊暴政的反烏托邦不同,《阿麗塔》的反烏托邦情結是個體式的,它更像是《少數派報告》《雲圖》《v字仇殺隊》這種作品的精神內核:個體的覺醒、自我意識的確認、對暴政的不服從,以及最後呼之欲出的群眾覺醒和反擊。這類反烏托邦情結從文化層面應該脫胎於《一九八四》,“老大哥一直看著你”的經典臺詞在片中得到了化用。

《阿麗塔》在故事層面不夠優秀的原因是,無論是阿麗塔還是雨果,抑或是反派本身,都沒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人物特質,更多是扁平化的展示:戰鬥女神一路開掛,上進青年無腦被騙,反派都是不堪一擊的紙老虎,這些人物形象並沒有太強的特質,無法在反烏托邦英雄領域中留下代表性的畫面。v字仇殺隊的面具、《雲圖》裡的媒體介質傳遞,這些讓影迷津津樂道的經典場景,在《阿麗塔》中都被蜂擁的打鬥給淹沒了。

大概卡梅隆也不太想跟反烏托邦較勁。剛剛結束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主流電影圈和評委們已經把《黑豹》《綠皮書》這些關注少數族群、黑人話題的作品列入年度最佳,政治正確的意味濃厚。美國人對多數欺壓少數的擔心,比國家權力過大侵害個體的擔心要多得多。

這也是《阿麗塔》在中國電影市場的表現比美國好的原因:它更切中我們的觀眾情緒和時代特徵。我們沒有沉默的小部分,卻有沉默的大多數,我們更缺乏孤獨對抗全部的個體與勇氣。因而在電影院裡,當阿麗塔拿著武器一路砍瓜切菜時,那種爽感是非常讓他們受用的。


今天道


我是穿越了嗎?我看過了呀!難道是出第二部啦?


子夜雨6267746


《阿麗塔:戰鬥天使》與哈利波特神相似,卡梅隆創原生3D電影奇蹟。

盼望著,盼望著,《阿麗塔:戰鬥天使》終於在國內上映了。

該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木城雪戶的作品《銃夢》,由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著名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擔任編劇和製片人。電影的主角是一個擁有機械身體的女孩阿麗塔,她因為意外而失去了記憶,於是便在不斷的戰鬥和冒險中尋找過去的自己。重生後的阿麗塔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而一切都需要喚醒她的記憶才能實現。

而重新喚醒觀眾記憶的人,是詹姆斯·卡梅隆。

1.詹姆斯·卡梅隆,一個永遠只會向前看的男人

當我們想起詹姆斯·卡梅隆的名字,一定會記得《泰坦尼克號》這段愛情故事帶來的感動,以及《阿凡達》這部科幻鉅製特效帶來的震撼。如今《阿麗塔:戰鬥天使》的到來,毫無疑問又將在觀眾的記憶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必將成為電影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詹姆斯·卡梅隆,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蹟的人。

當年,他導演的《泰坦尼克號》一舉砍下18.4億美元的票房奇蹟,瞬間打破了全球影史票房的紀錄,在重映後票房又增至21.9億美元。直到2009年,這個記錄才被又一次打破,而超過《泰坦尼克號》的電影依舊還是詹姆斯·卡梅隆的作品,那就是大家熟知的科幻電影《阿凡達》,總票房為27.9億美元。

這若是在過去的恩科考試中,前三甲裡他就包攬了狀元和榜眼兩個最重要的位置,才華斐然,不必贅述。這種感覺很像我們最近談到《流浪地球》和《戰狼2》的票房時,也會開玩笑地說“能超越吳京的,只有吳京自己”。前兩名都是自己的作品,不得不令人心生敬佩。

所以能超越詹姆斯·卡梅隆的人,也只能是他本人。

於是,《阿麗塔:戰鬥天使》來了。

詹姆斯·卡梅隆,是一個永遠只會向前看的男人。他絕不會故步自封,絕不會停滯不前,他一直在創新,一直在改變電影世界。有人曾評價說,他的思維太超前,以至於現有的科技水平無法達到他腦中幻想的模樣,這才讓《阿麗塔:戰鬥天使》遲了近20年才呈現給觀眾。

也有很多人現在並不看好這部電影,覺得不過只有噱頭而已。但對於詹姆斯·卡梅隆來說,批評之聲就從來沒有少過。

當初很多人批評他花大錢去做一個愛情電影《泰坦尼克號》,1997年就是2億美元的成本,放到現在來看都是天文數字。要知道,22年後的《阿麗塔:戰鬥天使》的成本也只有1.7億美元。雖然質疑聲頻發,但最後的結果大家都很清楚。那些批評者被重重打了臉,這部愛情電影以豆瓣9.3的高分證明了自己的口碑,票房也創造了歷史。

當初他又說要做一個面貌沒那麼討人喜歡的“藍精靈”電影叫《阿凡達》,上映前也是各路人馬都在唱衰,結果出來後又一次讓這些噴子們大跌眼鏡。不光是高票房證明了電影的優秀成績,它甚至開創了電影世界的一個新紀元。

如今的《阿麗塔:戰鬥天使》也是如此,詹姆斯·卡梅隆只會引領電影的潮流,絕不會盲目複製已經成功的作品而不求創新。

掛著詹姆斯·卡梅隆名字的作品,註定會是一個奇蹟。

2.原汁原味的原生3D電影,看過“真品”才知道什麼是“贗品”

《阿麗塔:戰鬥天使》是世界上少有的“原生3D”電影,與普通的3D電影截然不同。

此時許多人心中會產生疑惑,難道過去我們買票去影院看的3D大片都是假的?連最近上映的大熱電影《流浪地球》也不算嗎?卡梅隆自己的《阿凡達》也只是徒有其名嗎?看了那這麼多年的3D電影,豈不是白看了?

我們還隱約記得2009年的時候,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看《阿凡達》的心情。那是一種新奇、崇拜和震撼雜糅在一起的情感,許多中國人是從這部電影開始,才走入了觀看3D電影的世界。

詹姆斯·卡梅隆,開啟了3D電影的新時代。

這一次,他要開啟原生3D電影的新時代。

卡梅隆說,原生3D,就是最好的3D。打個比方,原生3D電影就像古董裡的“真品”,而大多數的3D電影只是仿製的“贗品”,是由2D電影轉化而來的。

《阿麗塔:戰鬥天使》在製作中需要同時由許多3D攝像機進行實時拍攝,再佐以特殊的設備、場地和人員配置才能完成,耗資巨大,費心費力。對比於那些利用後期製作將2D轉換為3D的效果來看,原生3D電影更有質感,更顯細緻和細膩,同時也更具立體感,顯得更為與眾不同。

看過《阿麗塔:戰鬥天使》這種古董中的“真品”,自然就會意識到那些仿製出來的“贗品”存在的差距,因為兩者在視覺效果上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別。原生3D電影這種原汁原味的呈現模式,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期待。

沒看過《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話,就像當初沒看過《阿凡達》一樣。

OUT了。

3.開篇就埋下序曲,宏偉三部曲恢弘壯闊

由於原作《銃夢》的設計格局本就非常宏大,因此根據其改編而成的《阿麗塔》系列也做到了充分吸收原作的精髓,塑造了一個震撼人心的世界。在這一方天地中,我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他們各自懷揣著不同的目的和心思。有戰鬥力爆棚的阿麗塔,有背景神秘的依德醫生,有單純善良的男孩雨果,還有他們身邊那些看不清楚是敵是友的各色人物。

所有的一切,織就了“鋼鐵城”這個完整的世界。

在強調完整性的詹姆斯·卡梅隆身上,永遠沒有半吊子的作品。他會花費氣力去完成一個佳作,哪怕時間陣線拉得長了一些,但也絕不會糊弄了事,就像我們等待《阿凡達》的續集已經等了十年,也依舊保持期待一樣。我們對卡梅隆的信心,一直都在。

在《阿凡達》裡他創造了“潘多拉星球”,在《阿麗塔》裡他創造了“鋼鐵城”。這樣一個恢弘壯闊的設計理念,若只有一部是完全不夠看的。即便導演想偷懶,觀眾都不答應。

而且,在《阿麗塔:戰鬥天使》中塑造的“鋼鐵城”和“機動球”,完全可以像《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霍格華茲和魁地球一樣,做成一種標誌的代表。《哈利波特》中講的是普通人和魔法人的故事,而《阿麗塔》講的則是普通人和機械人的故事。因為設定的矛盾和衝突與生俱來,所以也一定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還在等什麼?我已經買好票了。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葉秋臣


《阿麗塔:戰鬥天使》即將於本週五2月22日上映。在“《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原班團隊”的巨大噱頭下,本片獲得了豆瓣7.5的高分與極高的關注;與之相對應的,在國外知名網站爛番茄上,它卻只收獲了60%的影評人推薦度。巨大落差的背後,這個神秘的天使究竟有著怎樣的面孔?

《阿麗塔:戰鬥天使》由科幻電影大師詹姆斯·卡梅隆編劇及監製,鬼才導演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執導。講述了遙遠的未來,科技高度發達,長年的戰爭卻使弱肉強食和階級分化成為人類社會的主流。改造人醫生依德在垃圾場發現了一個半機械少女殘軀,將其拯救後取名阿麗塔。阿麗塔雖然重獲生命卻失去了記憶,如一個新生兒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在依德醫生與好友雨果的幫助下,她逐步適應著鋼鐵城的生活。一次生死關頭,阿麗塔意外覺醒了自己的戰鬥天賦,並在一次次獵殺中不斷尋回自我,為正義而戰。

《阿麗塔:戰鬥天使》是好萊塢對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又一次改編。然而,即使有“卡神”詹姆斯·卡梅隆保駕護航,之前所有的嘗試如《龍珠》《拳皇》《街霸》《攻殼機動隊》等皆以失敗告終的事實仍讓人憂慮。高度成熟的工業體系下的美式大片似乎天生與更加獨立、更加自由的日本漫畫天然隔閡,而這次又是改變難度極大,兼具反烏托邦式宏大世界觀和哲學思考性質的《銃夢》。

上世紀末誕生的三大日系賽博朋克漫畫似乎都籠罩著普特南“缸中之腦”思想實驗的陰影,但《阿基拉》側重於文明的異變,《攻殼機動隊》著眼存在主義,《銃夢》則是自我的覺醒與尋回。它們都象徵著那個年代電子科技對人類思想的衝擊,對未來和人生若有若無的悲觀和虛無感。卡梅隆則似與之相悖,深受好萊塢科幻片黃金時代影響的他,之前的作品中無不透露著一種無畏和坦蕩——無論是《終結者》系列中面對來自未來的強大敵人,螻蟻般的正義力量總能獲得勝利,還是他接手《異形》之後直接把太空驚悚片改造成了屠戮外星生物的高燃戰鬥片,《阿凡達》裡侵略者被土著與自然所感化,背叛自己的族群加入到反殖民鬥爭中,他的長處始終在於用完美的視覺器官和激烈的敘事節奏調動觀眾最普世、最正面的情緒,而非沉浸在主角的痛苦和惶惑中,獲得深刻的反思和懷疑。

具體到《阿麗塔》這部電影,卡神對它的“好萊塢化”進行得非常徹底:原作中通篇晦澀至極的哲學氛圍被大幅削弱,階級壓迫和恐怖統治也非刻畫重點,取而代之的是家庭溫情、人與改造人的禁忌之愛等更能引起普通觀眾共情的元素。動作場面上,漫畫中那些爆頭、扯出腸子等過於血腥cult的鏡頭表現得也極為剋制,視覺衝擊力的呈現還是集中在競速運動、機甲戰鬥等層次,熱血而不悲壯,且非常新奇而富有開創性。

因此,從觀感上來講,這是一部毫無疑問的卡梅隆式特效大片——視覺效果超乎想象,尤其推薦IMAX3D效果,女主雖然完全由CGI打造,但其細節之真實、微表情之豐富,使其與真人演員對戲毫無違和感可言。本片的音樂由擅長傳統器樂與電子風結合的Junkie XL操刀,展現未來場景和打鬥場面時未來感十足的激昂電子樂與呈現人物內心柔情世界的管絃樂相襯得當,啪姐Dua Lipa獻唱的片尾曲也十分帶感。美中不足的是,故事層面,受限於格局過於宏大,前期敘事鋪陳太多,敘事節奏稍有紊亂,讓本就脫離現實生活的未來世界觀加深了與觀眾的距離,略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但跟隨著失憶的女主一路尋回自己的往事和能力,探尋這個世界的歷史,也不失為一種趣味。而主旨和立意層面相較於原作的上矮化,邪典氣質盡失,則可能會讓原著黨們大為失望。

總而言之,《阿麗塔:戰鬥天使》是一部適合放鬆的優秀特效大片,被閹割掉的嚴肅主題似乎是種遺憾,但也是資本社會對一個成本如此巨大的商品不得已的把控。因此,放輕鬆,買盒爆米花,讓阿麗塔的卡姿蘭大眼睛陪你度過兩小時。


影視口碑榜


穿越了嗎?現在2018嗎?我好像記得我看過了這個電影。因為是動畫片我老婆還把我罵了一頓[流淚][流淚]


否極泰來109365581


在很多影迷心中,詹姆斯·卡梅隆的確是神一般的存在。

全世界幾百萬部電影,

卡梅隆的《阿凡達》和《泰坦尼克號》獨佔鰲頭,佔據全球影史票房前2。

正是卡梅隆神作《終結者2》,

在中國80後導演郭帆心中,植入了此生要拍科幻片夢想的種子。

24年後,郭帆用《流浪地球》成就了中國科幻片的里程碑。

命運就是這麼地巧合,

郭帆的《流浪地球》和卡神的《阿麗塔》在檔期上,正好撞上!

誰也沒有料到:

在業界高高在上的卡梅隆

居然來蹭#劉慈欣#和#流浪地球#的熱度

從這張握手照片的背景就能讀出:

這是一場經過精心設計的「商業互吹」

繼之前的微博親密互動之後,

郭帆親眼見到了自己的偶像詹姆斯·卡梅隆

儘管明知卡神就是在蹭自己作品的熱度

但從郭帆如孩子般天真爛漫的笑容,就能看出:

見到人生偶像的他,實在忒高興了!

事實證明:在票房壓力面前,神也得低頭!

由於北美首週末票房僅為2852萬美元,

投資額高達1.75億美元的《阿麗塔:戰鬥天使》面對巨大的回本壓力,

項目靈魂人物卡神親自來內地跑宣傳!

畢竟,當初投資人就是衝著「卡神執導」這樣的名號,才給了那麼多真金白銀的投資款。

弄到還差臨門一腳時,卡梅隆將導演位置讓賢。

人情世故上,實在說不過去。

果然,他的功夫沒有白費!

《阿麗塔:戰鬥天使》內地首日斬獲1.29億元(1970萬美元),

遠超北美同期752萬美元,鐵定將成為此片的全球第一大票倉。

併成功壓制住瞭如日中天的《流浪地球》(口袋君被打臉了)

內地最終票房落地點有望衝擊10億!

豆瓣評分7.6,與小破球的7.9分相差不大!

面對製作費幾乎夠拍4部《流浪地球》的好萊塢超級大片,

口袋君毫無抵抗力,

實在太好奇能拍成什麼樣了,直接午夜場伺候!

阿麗塔:戰鬥天使

Alita: Battle Angel

儘管看的時候已經過了24點,

但由於電影本身全程高能,口袋君絲毫沒有倦意!

不得不承認:這碗超級盛宴真香!

口袋君評分:4.5星/85分

01

真·燒錢·視效大片

長期以來,好萊塢日漫改編電影是一個天坑。

從2009年的《七龍珠》

(投資3000萬美元、全球票房5749萬美元)

到2017年斯嘉麗·約翰遜的《攻殼機動隊》

(投資1.1億美元、全球票房1.69億美元)

以及Netflix網大《死亡筆記》(豆瓣評分4.1)

無論是口碑和票房,都遭遇撲街。

核心原因:

東西文化的巨大隔閡,

導致美國好萊塢工業體系,很難打破極為獨特的日本漫畫次元壁。

光是選角就有很大問題:

《攻殼機動隊》和《龍珠》都是日本人

最終為了照顧全球票房市場,變成白人來演,文化背景感立馬消失。

特別是日漫角色中,誇張可愛的二次元審美,

讓真人來演真心不適合,只剩下一個字:尬。

顯然,這次《阿麗塔:戰鬥天使》找到了一種完美的解決方案:

將Alita打造成一個純CG數字角色。

女主角的片場畫風如下:

原理:通過捕捉運動軌跡生成CG角色。

當然,這也意味著兩個字:燒錢。

的確,誕生於1990年的《銃夢》,

其爆棚的想象力和宏大的格局

只有2019年的好萊塢頂尖電影工業才能還原。

口袋君邊看邊在內心驚歎:

OMG!上億的美金在燃燒!

燒到最後,20世紀福克斯連花式片尾都做不起了。

只得黑底白字,也沒有彩蛋。

從視覺上而言,

《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確是一部滿分的CG大作!

一上來,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阿麗塔那雙跨越恐怖谷的撲閃大眼睛

既有人性的溫暖,又有機器的冰冷。

在PC和手機上看,阿麗塔的眼睛的確是大到詭異

但在電影院看,大得恰到好處

的確有一種介乎人與機器之間的神秘觀感。

曬完大眼睛,接著就跟上:

2563年的世界觀細節構建。

26世紀的地球,已經沒有國家,也沒有政府。

所有幸存下來的人類,隔離成兩個世界。

天空之城,撒冷。

權勢之人的天堂。

從地面獲取資源,再將產生的垃圾倒回地面。

地上,鋼鐵城。

擁擠不堪,治安堪憂,垃圾成堆,民不聊生。

鋼鐵城中所有人的一舉一動,都被撒冷統治者監視著。

撒冷和鋼鐵城之間

依靠著巨大的鐵管連接著,用來將地上生產的物資上傳到天上去。

並嚴禁鋼鐵城居民攀爬!一旦發現,格殺勿論。

富人永遠是富人,窮人永遠是窮人。

但還是有例外:

鋼鐵城賤民,有且只有一種上升渠道:

那就是贏得兇險無比的機動球大賽冠軍,才能獲得撒冷城永久居民的資格。

和《哈利波特》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魁地奇大賽類似,

無比火爆的機動球競技賽,

來自《銃夢》原著作者木城雪戶巨大腦洞。

看完後不得不感嘆:現實世界中的那些比賽弱爆了!

所謂機動球大賽,

是一種融合

旱冰、納斯卡賽車式封閉賽道、橄欖球、機器人格鬥的火爆競速賽。

100英里/小時的高速奔馳、各種髮卡彎、無規則,危險&強悍!

在看片前,口袋君一直不理解:

為什麼卡神要將導筒讓賢給B級大導羅伯特·羅德里格茲。

看完正片後,總算明白了。

因為原著《銃夢》有兩大重要元素:

02

滿屏的重口惡趣味

燃燒不盡的熱血

熟悉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導演風格的影迷都知道:

他是昆汀的好基友,墨西哥裔,草根出生。

1992年,用自籌的7000美元

拍了部《殺手悲歌》,結果拿下200萬美元,一戰成名。

酷愛B級Cult惡趣味。

卡司方面,

喜歡用“刀疤臉”丹尼·特喬,再輔之以各種悍妞為佐料。

口袋君給大家展示下他導演作品的幾張著名劇照。

顯然,

這部《阿麗塔:戰鬥天使》主打機械改造人/義體人的設定

既能極度滿足這位B級片大導的惡趣味,

又由於沒有血肉模糊,能完美繞過剪刀手的魔爪

全片 各種殘肢斷臂的重口鏡頭不斷

令口袋君回想起:

當年看《北斗神拳》中,

說出那句著名裝逼臺詞“你已經死了”之後,大喊臥槽的激動!

而在故事方面,也是燃燒不完的荷爾蒙!

原來,阿麗塔不是“魔法騷年”哈利波特,也不是迎合男性趣味的機械姬,更不是萌蠢暖心的大白

她,是一位塞入少女身體的戰鬥機器!

嗜血張狂,藐視對手,不計後果的火聯狂戰士!

阿麗塔的存在價值與健次郎一樣:註定一生不停地戰鬥!

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故意為之:

女主角低音炮式的性感沙啞聲線,怎麼越聽越像斯嘉麗·約翰遜。

最過癮的當屬全片各種高速移動的打鬥!

卡神不愧是卡神!

完美解決了當年《諜影重重5》特供3D中飽受爭議的

“鏡頭速度一快,畫面馬上就糊,容易視覺疲勞”的技術痛點。

不像很多“3D電影”通過頻繁剪輯,來矇混過關!

《阿麗塔:戰鬥天使》所有高速鏡頭的各種細節,非常清晰豐富!

各種慢鏡非常出彩!又是赤裸裸地燒錢給你看!

打戲設計上,也是博採眾長!

將詠春、拳術、跆拳道、腿功、瑜伽中

最精彩的動作全數奉上,實在很有誠意!

照口袋君這麼安利,

這片豆瓣評分理應破8,但為什麼偏偏差了0.4分呢?

03

令人遺憾的兩大瑕疵

回顧《泰坦尼克號》和《阿凡達》的核心劇情,

口袋君發現:

卡神特別鍾愛

在重大危機中,刻畫一段生離死別的史詩級愛情

很契合心理學中的“吊橋效應”。

可是,這樣的操作放到這部《阿麗塔》中真的是一把雙刃劍。

一方面,“義體人”阿麗塔與人類小帥哥的戀情,

對2019年的我們,來說很新鮮!

曖昧期的甜蜜如《戀戀筆記本》。

而另一方面,

在這個連同性愛戀都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時代,

上演一段機器人與人類的愛情,

在倫理道德上,一時半會還是有點接受不能

再加上這段禁忌之戀,總體也比較狗血老套

直接影響最為重要的代入感。

特別是男女主角愛情昇華的親吻、阿麗塔掏出心臟,以及最高潮時刻,

口袋君所在的影院裡,竟然都傳來“出戏的笑聲”。

身為直男,口袋君馬上意識到

這些“邪惡的笑聲”與“性”有關。

的確,這是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

人類帥哥將來怎麼和阿麗塔啪啪啪呢?

在好萊塢劇本領域,非常強調故事的道德前提。

視覺上滿分的《阿麗塔》在故事上還是有點離經叛道,並沒有像《流浪地球》那樣佔據絕對的道德制高點和政治正確,在普世價值觀上,還是有點欠缺。

這個鍋或許應該是作者木城雪戶來背,原著腦洞就是這樣設定的。

但對於大多數非原著黨來說,只看結果!

以電影成片所呈現的觀感為準。

而在極為重要的結尾上,

讓扮相極其類似詹姆斯·卡梅隆的愛德華·諾頓,上演一段單田芳式的“欲知後事如何 且聽下回分解”的橋段,實在有點意猶未盡!

說白了:故事根本還沒講圓就結束了!

“超長預告片”的吐槽不可避免。

這樣的結尾,對於投資額高達1.75億美元,

希望能繼續出續集的《阿麗塔》實在是一種冒險的設定。

或許,

在籌備10幾年,到臨陣開拍的時候,

眼光毒辣的卡神已經意識到原著這兩大不可縫合的瑕疵,

對“卡神執導 必是精品”的執念,讓他最終放棄導筒,實在甚為可惜!

總體而言,

口袋君覺得此片可以總結為這樣的公式

《阿麗塔:戰鬥天使》=木城雪戶的腦洞+卡神的技術攻關+羅導的惡趣味!

摸著良心說,

此片絕對是一部真·良心·視效大作,代表了目前好萊塢CG的最高水準!

與即將榮膺201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蜘蛛俠:平行宇宙》一樣,

《阿麗塔:戰鬥天使》的理念和世界觀之超前,

彷彿也是一部從2050年穿越過來的未來大作!

即使,

20世紀福克斯1.75億美元成本最終虧點也沒事,

平心而論,

光是製作《阿麗塔:戰鬥天使》時,所克服的技術難關就價值上億美金,

因為2020年12月18日,

使用相同製作體系的卡神高期待大作《阿凡達2》即將王者君臨!


口袋電影君


《阿麗塔:戰鬥天使》這部電影會在今年的2月22日在中國上映。講述了身在末世中,幸運重生的機械女孩為了改變世界而勇敢奮鬥,踏上探索真相旅遊的故事。

我在愛奇藝看到過這部電影的預告片。詹姆斯.卡梅隆的動作科幻鉅作。要說詹姆斯.卡梅隆可能你只不過耳熟。要說他的作品。《阿凡達》、《泰坦尼克號》都是他的作品。你就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傢伙啊。

我相信詹姆斯.卡梅隆的團隊一定會給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有時間可以去看看。

看預告片我讓我感動的一段話就是阿麗塔(女主人公)說的:你會介意 我全身都不是人類嗎?為你 我願赴湯滔火;我願傾我所有;我願意給你我的心。最後預告片的背景音樂配的挺好聽的。

這就是愛情,要相信愛情。最後願你會找到阿麗塔這樣對你好的媳婦。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很好的女人!

2019年我在這裡祝大家:一如既往,二人同心,三口之家,四季歡暢,五福臨門,六六順意,七喜來福,八方鴻運,九九吉祥,十分美滿。



筷子電影世界


我預測中國內地票房最終為8.94億元人民幣,和你們賭1000000000億美元


名字很長不好讀


我就想問問還有沒看過的嗎?


陳二月愛生活


選擇看《阿麗塔:戰鬥天使》的觀眾,絕大多數是奔著久未上新的科幻電影大師詹姆斯·卡梅隆,剩下的恐怕是因為以《銃夢》為代表的日式賽博朋克漫畫情懷。

只可惜,最頂尖的CG和大眼萌蘿莉,也救不了一部劇情短板、套路平庸的畸形大片。

漫畫宅男卡梅隆與夢中情人的銃夢

別總說只有國內電影市場才拿名導演、名演員吆五喝六,高調親任監製、編劇的卡梅隆,在宣發推介上盡心盡力。

一句“卡神出品,必屬精品”被反覆傳唱,一段漫粉卡梅隆的《銃夢》情緣被反覆提及,企圖營造漫改、情懷兩開花的美好局面,把觀眾的期待吊得老高老高。

你看,外國的漫畫眼就是圓,中國的小破球就是不圓。

說起《阿麗塔:戰鬥天使》,繞不開上世紀日本賽博經典之一的《銃夢》。

與探討人機衝突的《攻殼機動隊》、眺望未知文明的《阿拉蕾》相比,《銃夢》的深刻之處在於,在反烏托邦的大背景下,全篇瀰漫著對未來的茫然、驚恐和不確定。

簡單粗暴的超級英雄套路

以《銃夢》為創作背景,確實難為了卡梅隆。

如何把複雜的世界觀、尖銳的二元對立與深刻的哲學思辨,用影視化的方式呈現,《阿麗塔:戰鬥天使》選了最立竿見影的好萊塢超級英雄套路:故事不深人物湊,人物單薄特效湊。

作為整個系列的首部作品,本片被簡單粗暴的歸結為:失憶女英雄的個人覺醒。於是,博士與女主父女親情的閤家歡元素,女主與帥哥男的愛情元素,被手到擒來的拿來,以便適應這老套但純屬的套路,再加上錦上添花的小幽默、小曖昧,正合歐美觀眾的品位。

女神是需要創造的,於是,卡神給了他一雙漫畫眼,給了她一身好功夫。

在最頂尖的視覺特效支撐下,夢中的女神活靈活現,夢中的城池宏偉細膩,夢中的動作戲技驚四座,一切都在嶄新的CG特效中變得真實,這是隻有卡梅隆和好萊塢才能實現的視覺盛宴,卻偏偏配給了這個套娃式的模板電影。

娛樂至死的好萊塢自嗨

接近忠實的視覺還原與娛樂至死的創作思路,最終創造出畸形的《阿麗塔:戰鬥天使》。

或許,這是卡梅隆為了續作的厚積薄發,而耍了一次請君入甕的把戲,但僅憑平庸的動作商業片套路支撐起的首部曲,實在是讓人無法對續作有更多的期待。

最後,越來越封閉、僵化的世界夢工廠好萊塢,似乎習慣了拿往日大IP續命,習慣了“大餅卷萬物”似的,拿超級英雄的成熟商業片模子玩套娃。即便有再多的技術革新,再強的視覺特效,總是沉浸於往日的成功,總有一天會把老本都玩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