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整個宇宙只是一小塊時空碎片?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新解釋

人類對宇宙的看法如同一個開眼看世界的嬰兒,逐漸由懵懂走向成熟。古代的人們認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月亮、行星和一切恆星都圍繞地球旋轉。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進步,我們才發現僅在銀河系中,就有1000億顆以上的恆星,行星的數量可能更多。而在可觀測宇宙中,類似銀河系大小的星系數量就高達3000多億!

整個宇宙只是一小塊時空碎片?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新解釋

整個宇宙到底有多大?

科學研究發現,我們所看到的宇宙空間幾乎是各向同性的,空間曲率也近似於平直。如果將整個宇宙看作超球面,它的半徑至少是可觀測宇宙的幾百倍。要知道,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有920億光年!

整個宇宙只是一小塊時空碎片?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新解釋

宇宙如何誕生?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說,極端緻密熾熱的奇點可以看作一個微觀粒子。微觀粒子的狀態並非確定不變,而是無限或有限多個狀態的集合。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前會長馬丁·里斯博士認為,導致宇宙誕生的大爆炸不止一次發生,由此誕生的宇宙也不止一個。

整個宇宙只是一小塊時空碎片?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新解釋

宇宙的本質如何?

里斯博士在其著作《未來:人類的展望》一書中提出,我們傳統上所認知的宇宙可能只是無數次大爆炸中誕生的一小塊時空“碎片”。多重宇宙的每一塊“碎片”冷卻的方式不同,由此導致每個宇宙都有自己獨特的物理定律。從光速到哈勃常數,絕對零度到普朗克常數,每個宇宙都不盡相同。

里斯博士還認為,地球在無數顆行星中擁有獨一無二的特性,使得人類的誕生成為可能;從更宏觀的視角來看,我們所在宇宙的奇點大爆炸也十分特殊,由此產生的宇宙才具備孕育生命的苛刻條件。否則任何一個物理常數稍有變化,整個宇宙就有可能淪為一片死寂之地!

整個宇宙只是一小塊時空碎片?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新解釋

多重宇宙的證據?

宇宙冷斑被視為多重宇宙存在的第一個證據。範圍達18億光年的廣闊區域中,物質分佈平均密度比周圍低20%,相當於1萬多個星系憑空“消失”。英國杜倫大學的科學家認為,這或許是我們所在的宇宙和另一個平行宇宙碰撞後,物質流失的結果。

整個宇宙只是一小塊時空碎片?科學家提出多重宇宙新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