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清華才女"武亦姝:成績優秀的孩子,只會出自於這3種家庭

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大多數父母的第一想法都是:

讓孩子好好學習,考上重點初中,考上重點高中,考上重點大學,讓孩子從始至終都接受最優質的教育。

這種想法是正確的,但是很多父母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家庭的影響,

對孩子來說,家長的影響甚至比教育的影響更加重要,父母的處事方式、教育方式、對待孩子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考上清華的"詩詞才女"武亦姝,曾經也是"厭學娃"。

2017年在第二屆《詩詞大會》上,一位來自上海的姑娘武亦姝,一戰成名,大放異彩,一舉取得了大會開辦以來的最高分。

2019年6月,武亦姝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這個結果讓很多家長羨慕,既精通詩詞,又高分高能,不愧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其實"武亦姝"也曾經是個"厭學娃",在她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就嚴格培養,

在幼兒園放學後,她要學識字,學繪畫,背古詩,長此下去下去,

小武亦姝就產生了厭學心理,不願意學習,完成作業也是草草應付,成為了老師眼裡的"差生"。

直到有一次,武亦姝的父母到朋友家裡拜訪,看到朋友家的孩子非常愛看書,

跟小武亦姝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她的父母問朋友是怎麼培養孩子的?

結果朋友給的回答出乎了父母的意料,"我根本就沒培養過"。

原來這位朋友是一個學者,他的妻子是一名作家,因為職業的關係,

家裡藏書眾多,閒來無事的時候,全家人就坐在一起看書,

相互討論,孩子也逐漸養成了愛看書的習慣,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沒有刻意地培養。

從此以後,武亦姝的父母也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爸爸就陪小武亦姝一起讀書,

媽媽就陪小武亦姝一起練習繪畫,他們還經常和小武亦姝玩"詩詞接龍"的遊戲,

長此以往,小武亦姝也越來越喜歡古詩詞。

二、武亦姝的故事,給了我們幾點啟發:

1、孩子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以身作則。

可以肯定的說,孩子習慣的培養,都是在模仿大人,武亦姝的成功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

我們空遺憾自己沒有"武亦姝"那樣的孩子,有沒有思考過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

我們有沒有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我們有沒有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們有沒有潛移默化,引導孩子正確地成長?

2、興趣是孩子學習最好的老師。

像武亦姝這樣的孩子,她把閱讀研究古詩詞,僅僅當作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一項任務在完成,她是完全出自於自己內心的想法,出於興趣而學習古詩詞。

沒有一個學霸是靠老師教出來的,他們都是自己學出來的。興趣是孩子學習最好的老師,因為出於興趣的學習,是孩子內心最真實的渴望,孩子想學,願意學,他才有可能會學好。

3、優秀的孩子不能在補課中誕生。

但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沒有這個精力,也沒有一個父母會支持孩子與學習無關的興趣愛好,

他們的時間必須用在做題,做卷子,校外補課,上各種培訓班上面,

他的心思要全部放在學習上,放在跟知識的爭鬥中。

高壓的學習不僅沒有讓孩子提高成績,反而會讓孩子有"厭學心理",

家長逼得越緊,孩子越不願意學習,因為學習是來源於父母老師的壓力,

而不是孩子自己有學習的想法。

總結一下:每一個孩子的成功,都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希望大家能夠從小武亦姝的教育中,吸取一些教訓和經驗,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