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江苏盐城: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高地

12月6日,大丰阿特斯3吉瓦太阳能光伏组件项目生产车间内,数十台划焊一体机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2019年1至11月,企业实现开票销售超17亿元,其中出口超2亿美元。

阿特斯是盐城市重点培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代表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盐城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充分发挥空间大优势,大力推进产业强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打造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高地。

作为纳入长三角中心区唯一苏北城市,盐城市主动融入,将产业发展放到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去定位,依托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巩固传统市场优势,扩大新兴市场份额,奋力迈上中高端。目前,汽车、机械装备、纺织等传统产业快速转型,新能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汽车产业是盐城市产业的亮点。目前,东风悦达起亚等4家整车生产企业和137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累计产销突破550万辆汽车,是江苏全省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

紧紧瞄准新能源汽车重点方向,盐城市主攻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燃料电池汽车,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目前有6家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与韩国SKI、华人运通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

大力招引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陆续落户,全市已形成整车、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汽车服务业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正积极顺应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动力电池、使用环境、智能网联三大关键领域集中发力,抢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地。

“近几年,海上风电发展势头迅猛,我们的产品订单也纷至沓来。未来两年的生产任务已经排满。”12月7日,射阳远景能源工厂负责人梅彪表示,企业正规划新上二期、三期项目。

盐城东临黄海,陆地面积1.7万平方公里,接近3个上海的面积,是苏锡常土地面积总和,拥有长三角地区最大、最具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盐城海域面积1.8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582公里,有发展新能源的得天独厚条件。

全市沿海可开发“风电光伏”资源超过1万兆瓦,是国家海上风电重点布局区域、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目前,华能、国家电投、三峡等众多国内风电巨头“抢滩”布局,风电装机容量598万千瓦,光伏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94万千瓦,全市每用100度电,就有43度来自新能源发电。

来到盐城东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爱立信滤波器原料预制车间数十名工人身着防护服,聚精会神加工配件。生产厂长张杨介绍,滤波器项目是东山精密二期建设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主要为华为、安德鲁等世界一流通讯设备制造商配套,投产达效后年销售超30亿元,将有力助推盐城市智能终端产业发展。

专门在国家级高新区布局智能终端产业园,努力打造华东地区最具规模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目前,不仅东山精密把总部迁到智能终端产业园,深圳一大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也相继落户,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310家,初步建成从核心部件到品牌整机、从硬件生产到软件研发的全产业链条。2018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开票销售突破500亿元,并以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发展。

重大项目的建设,有助于产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盐城市以省重大项目和市“两重一实”项目为抓手,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要素,合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主动承接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宝武集团2000万吨级绿色精品钢生产基地成功落户,积极推动建设世界级“未来钢厂”,打造全球钢铁产业绿色发展标杆。

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盐城市聚焦主导产业,加强与上海、浙江、苏南等长三角城市群其他城市的联系沟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接踵而至的大项目、好项目,成为我市形成优势竞争产业的龙头。

近日,盐城市里出台《盐城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规划》,从六个方面作出部署,全面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现在制度标准、理念方法等与上海接轨更加深入。

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盐城市把“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作为提升盐城开放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努力把盐城建设成为北上海“飞地经济”示范区和上海科创成果转化基地、上海生态旅游康养基地、上海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作为沪苏两地首个省级政府层面合作共建园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确立高端装备制造、新兴特色和安全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目前集聚区正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12月2日,大丰区召开会议,明确将集聚区加强规划对接,争取将更多事项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

加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走“科创+产业”道路,以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产业体系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内容。盐城市下好先手棋,在上海设立盐城(上海)国际科创中心,依托上海龙头地位,把盐城企业的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研发成果用在盐城,共享长三角乃至全球的科技、人才、技术、信息等创新资源,努力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12月9日报道,记者:陈和洲,来源:盐阜大众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