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難堪的歲月


難堪的歲月


那一年,初中畢業,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也隨著青年大軍上山下鄉,在農村這個廣闊天地裡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了。

一天農閒著,便跑到鄰近同學下放的知青點去玩。這些小夥子雖然在農村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見老同學的到來,怎麼也要想辦法熱情招待一番。天黑了,幾個人便偷偷溜到鄰村菜園地裡,掰幾個苞谷,拔幾棵蘿蔔和青菜。這些“劣跡”本村的老鄉並不知道,因而,對於我的到來,老鄉們並不介意。

然而,一次偷雞打狗的事件,卻使我再也不敢到那裡去玩了。事情源於一次晚飯,大個子李龍吃了整整一斤米飯還叫沒吃飽,大夥意識到已好久沒沾葷了,肚子裡缺少油水。這時,不知誰冒出了句,“老同學來了,沒有葷招待不行,去弄條狗吃吃”。開始大夥還覺得這主意有點“那個”,但已長久沒沾過葷了,終於經不住誘惑,還是借招待我為名,做了狗肉的“俘虜”。

經過一番精心準備,很快備齊了打狗用的鐵絲、活套、木棒、誘佴等工具,本著“兔子不吃窩邊草”的古訓,趁著星疏月淡,寂靜之夜,分頭悄悄潛到較遠鄰村的一個村子裡去了。大概是同夥嫌我膽小,不熟悉地形,只讓我站崗放哨,使我失去了直接參加“行動”的機會。那一晚,我一人遠遠站在村頭,望著茫茫的黑夜,幾乎每個毛孔都張著,第一次品嚐到了“做賊心虛”的味道。不一會,從平靜的小村裡傳來了雞飛狗跳,人喊畜叫之聲,只見一組人手抓三隻雞,另一組人抬著毛乎乎的死狗直奔知青點而去。沒能熬過夜,當晚大家便煮了一大鍋狗肉和雞肉,“乾淨、徹底、全部消滅之”。為了不暴露目標,趁黑夜我們把雞毛、狗內臟等埋在屋後的山坡上,滿以為這樣便能神不知,鬼不覺了。

第二天,整個村子裡便傳說著,來了一夥賊在鄰村偷雞摸狗,搞得那個村雞犬不寧,丟雞丟狗的幾戶人家還傷心的哭了一場,真缺德,並告誡村裡的這些知青,晚上要把門關好了。老鄉們說著這件事的時侯,氣憤之情溢於言表,孩子和婦女們個個還面露著一種莫名的恐懼表情。我們聽著這些,表面上一個個都鎮定自若,但內心都虛的很,表情極不自然。

第四天,難堪的事情發生了,本村一位老鄉在知青住的房後山坡上挖樹洞時挖出了“贓物”,很快,偷雞摸狗之事便傳遍了各個村,老鄉們遠遠見到這些知青便指指點點,竊竊私語,見到我更是遠遠躲避。有的為防不測,還把自己家的狗和雞拴了起來。其後的一天,本村張大媽家丟了兩隻老母雞,便毫不懷疑地確認是我們所為,先是在知青的房屋前指桑罵槐大叫“偷雞摸狗”不得好報,繼而乾脆上門找我索要,說就是我這個竊賊所幹的事,村裡人也圍上來看熱鬧。我們在張大媽面前好一陣對天發誓,保證絕不是我們乾的,並讓張大媽和生產隊長到房間查看。經過好半天的折騰,張大媽這才半信半疑離去,弄得我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當天下午我便逃離了那裡。直到幾個月後張大媽抓到了那個偷雞賊,村裡人才消除了對我們的嫌疑,但是,從此我再也不敢到那裡去了。

偷雞摸狗之事不僅使我聲譽掃地,也使這些下放知青的聲譽付出了代價。各個村見到這些知青像防賊一樣提防著他們,我在的那個村更是把我當成了賊,小孩老人見到我就跑的遠遠的,一直到了近五年時間,恢復高考我考上大學後,村裡的人才消除了對我的看法。其後的日子裡,大家革心洗面,痛改前非,那怕再苦,每天吃鹽巴,也不敢動老鄉一點東西,勞動生產中任勞任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逐步挽回了影響,取得了老鄉的信任。

歲月悠悠,近五十年時間了,當年的十四五歲的知青,如今已是兩鬢斑白皺紋滿面了,我們幾個當年偷雞摸狗的哥們不期而遇時,談論最多,感慨最深的便是那段難堪的歲月。它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再苦也不能觸碰那做人的底線,去幹偷的事情,教會了我們,要“老實做人”這一簡單而又深奧的人生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