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電影《老炮兒》在賀歲檔上映後,就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影片中隱含的社會變遷、階層衝突與代際矛盾都被放大,也被更深層次的解讀。影片彰顯了現實意義與時代意義,以

“六爺救子”為線索,勾勒出北京“老炮兒”的生活境遇和人物群像,另一方面還凸顯了北京土著和新興力量的衝突較量。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地道兒

說起來《老炮兒》的導演管虎就是地道兒的北京人,他12歲以前都生活在北京胡同中,可以說北京的衚衕承載了他童年時期的歡樂時光,因此從他早期的作品《頭髮亂了》到現在的《老炮兒》,衚衕都是最常出現的景緻,也成為管虎的一個影像地標。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由於地域文化影像集發展環境的差異,很多城市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個性,北京就是以傳統文化政治為中心,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憑藉自己近千年沉澱下來的“京味”與代表現代外來文化的上海形成了鮮明對比。

電影中六爺生活在老北京的衚衕裡,那裡有看著他長大的二爺,還有從小在一起的發小和那他蔥送他餃子的鄰居大嫂,在衚衕裡凡事都要講個規矩,講個禮數。也正是因為他們都堅持祖輩傳下來的禮和理,在那裡他被人們尊稱為“六爺”,而不僅是因為他的性別和年齡。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影片通過六爺和“官二代”小飛等人的衝突,展現出“老炮兒”江湖的沒落,當他掏出兩千塊想要彌補劃傷法拉利的損失時,對方不屑的鬨笑令六爺下不來臺,誰能想到他曾是那個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如今卻顯得不知所措。

其實六爺曾經的哥們兒,大部分都是在社會底層摸爬滾打的小人物,曾經的叱吒風雲已經成為過去,如今擺攤、獨居、低保才是這些人的現實生活,他們就像是水滴一樣混入國際化大都市北京這片汪洋大海里,只能一味的順從……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電影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細節,就是幫六爺送信的小孩子說“玄武區不在了”,已經改為西城區了,六爺面對北京的新變化只能被動著接受,六爺生活在北京的核心地帶,但是後海變成了酒吧街,充滿歡笑聲的冰場上六爺滑冰的身影,顯得更加落寞了。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電影中不經意間出現了很多北京經典的地理座標:

景山公園、鼓樓、頤和園野湖……這些都是六爺眼中熟悉的北京,另一邊他不太熟悉的北京也在電影中呈現出來:北醫三院、三里屯、小飛等人的地盤……其實一個改變太快的城市就像是六爺坐著的車,他想要加快自己的速度跟上,沒想到結果只能是扶著圍欄嘔吐。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如今的北京是國際化大都市,原本的城市文化格局也面臨新的轉型,傳統的京味文化正在像更加現代的模式前進,身為北京胡同里長大的地道兒北京人,管虎在拍攝

《老炮兒》的時候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套創新理念,那就是對北京傳統衚衕文化進行一次全面審視。

他說:“拍《老炮兒》,就是希望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對這批人的記憶能夠留下來一點,這個社會跑的太快了。”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京味兒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京味”這個詞是伴隨老舍等人的文學創作而逐漸被世人熟知的,儘管在此之前北京就以其獨特的京都文化聞名於世,但卻沒有引起大家足夠的關注,每個人在心裡都覺得京城本該如此,然而,隨著現代化進程的開始,在於西方文化對比的同時,傳統京味文化才開始彰顯出它與眾不同的個性。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除了衚衕文化是京味的特點,六爺的規矩才是京味的核心文化。

在六爺的江湖中充斥著暴力,無論是年輕時還是年老時都是如此,然而不論是暴力、女人、權利等東西,在六爺的規矩中都被規範在某種範圍之內,它們都被遵循“度”的原則,小偷可以偷東西,但不能做的太絕;六爺可以與情人狂歡,但不會拿對方的錢;對外來勢力可以讓步,但不能違背正義原則……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所以摧毀並取代“老炮兒”世界的不是一個全新世界的到來,那個充滿陌生人群的地鐵和被分成獨立單元的高樓只是它的表象,因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看上去很愜意,但互相都不瞭解、甚至還會互相防範,一方面“見事兒就躲”,一方面“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更多人是在惡意的圍觀著別人的痛苦,在這裡,除了金錢和女人,大家可能想象不出任何其他的價值。

與六爺的世界相比,這個世界奉行的原則太簡單明瞭,六爺的衚衕世界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民間社會的理想化形式,前現代國家的能力不足以完全斷絕暴力,於是在由熟人組成的基層社區裡更多依靠禮俗力量自己維持秩序,把持自己的那個“度”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區別於一般中國傳統社區,北京幾百年來一直作為帝國政治文化中心,並被儒家文化馴化後的滿洲貴族文化傳統下滲透於北京的民間,所以一般市民也喜歡“提籠遛鳥”、鬥蟈蟈、躬迎揖讓,即使是平輩人,也喜歡以“您”相稱。

六爺所堅持的規矩是北京這座城市上千年文化傳承的結果,也是這座城市曾經的文化底蘊,這種規矩已經根深蒂固到他們的血液裡,一道道四通八達的衚衕與一座座方方正正的四合院使他們可以在各自的範圍之內守著自己的規矩過日子而並行不悖。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儘管北京在外觀上越來越新興,越來越宏大,但是對於那些地道兒的北京土著來說,這些繁榮並不屬於他們,他們的生活反而在被這些劇烈的現代化轉變顛覆著,城市的格局在變化,改變的只是城市的容貌,而外來力量的強勢則在文化層面上壓倒了傳統“京味兒”

六爺的失敗並不是偶然,而是一種隱藏在階層更替與社會變遷背後的必然,新北京 的現代化建設與資本化進程把“老炮兒”們遠遠的甩在身後,他們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他們的江湖也只能存在與想象和影像。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寄出的“舉報信”雖然是一個伏筆,但卻不違法抵抗更多外來權利的再次出現……

結語

我知道現在還存在很多“老炮兒”們,但是他們想回到老地方已經不太可能了,還是那句話“這個社會跑的太快了。”我們走的太慢了,《老炮兒》所展現的是北京已經基本完成都市化轉變時代的故事,然而現代很多年輕人也正在努力的去保護“傳統文化”

《老炮兒》:“京城”本該如此

我們有多年輕?上下五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