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1. 福州林氏

福州林氏家族分為文峰林氏與閩侯林氏兩支。

文峰林氏,是書香門第之家,世代業儒。其中最為聞名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乃文峰林氏第二十二世,榕城六世,參與了虎門銷煙、鴉片戰爭。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文峰林氏家系圖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林則徐

林則徐有四女,分別是林塵譚、林金鸞、林普晴、鄭林氏(史書沒記下名號,因其嫁與鄭葆中,故稱鄭林氏。其中林金鸞夭折。剩餘三女中,林塵譚嫁與劉齊銜(官至河南布政使,署理河南巡撫);林普晴嫁與沈葆楨(官至兩江總督、南洋通商大臣);鄭林氏嫁與鄭葆中(秀才,字月庭其父官至江西九江府知府)。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林普晴與丈夫沈葆楨

閩侯林氏,人才輩出之大家族。近現代代表人物:林長民、林覺民、林森、林徽因等。參與近代歷史事件:辛亥革命-林覺民(黃花崗72烈士);參與草擬《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林長民(林徽因之父);參與組建同盟會,改組國民黨-林森(曾任國民政府主席);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林徽因。

林則徐二兒子林聰彝(1824-1878),歷任內閣中書、六部主事、衢州知府、浙江補用道、署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備道等職。故居現宮巷24號。林聰彝的大姐夫劉齊銜、二姐夫沈葆楨家、妹夫鄭葆中林聰彝之女林步荀,嫁給了之子沈葆楨沈琬慶

林則徐曾孫林炳章(1874~1923),為清光緒二十年(1894)恩科進士,特點翰林。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委為欽差大臣,回福建考察憲政。此後更是在福州興建電力公司、兼做學堂監督,民國五年(1916)還出任福建省財政廳廳長。

林則徐曾孫林恩溥(1893 一 1933),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民國時期任福建省建設廳長,主持拓寬改建了福州鼓樓至萬壽橋主幹道(今福州八一七路)。

提到近代的閩侯林氏,不得不提到林孝恂。其子林長民、林覺民、侄子林尹民、都是知名的革命青年。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閩侯林氏族系圖

林孝恂(?-1914年),字伯穎。前清翰林,福建閩縣人,根系福建閩侯林氏。以光緒年間進士之身列翰林之選,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他還注意讓後代接受新式教育,不分男女,送子侄多人赴日留學。

林長民(1876—1925),字宗孟,是才女林徽因的父親,林覺民烈士的哥哥,福州二中的創辦人,第一任校長。少年時受業於閩中名士林紓。1902年赴日本留學,入早稻田大學學習研究政治、經濟。1912年臨時參議院成立,為秘書長,參與草擬《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林長民(林徽因父親)

林徽因(1904年-1955年),原名林徽音,中國著名建築師、詩人、作家。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建築師梁啟超之子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同梁思成一起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文學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林徽因

林徽因之女梁再冰(1929至今),新華社記者,早年曾就讀於北京大學西語系,曾與丈夫於杭一起先後在英國、澳大利亞和香港作為新華社駐外記者工作多年。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梁再冰(林徽因、梁思成之女)

林徽因之子梁從誡

(1932-2010),畢業於清華歷史系,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中國文化書院·綠色文化分院)創辦人、會長。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梁從誡(林徽因梁思成之子)

林覺民(1887-1911),林長民弟字意洞,號抖飛,又號天外生,留學日本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春回國,4月24日寫下絕筆《與妻書》,後與族親林尹民、林文隨黃興、方聲洞等革命黨人參加廣州起義。後從容就義,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妻子陳意映。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林覺民

林覺民女兒林暖蘇(1908--2001),生前歷任福州畫院畫師,福建省美協會員,福建省文學館館員,省市政協畫室畫師。早年畢業於上海美專,得到劉海粟,謝公展傳授,擅長寫意花卉,尤其擅於畫菊。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林暖蘇(林覺民之女)

林長民堂弟林尹民(1887-1911),字靖庵,福建閩侯人。與林文、林覺民(三人同年生、同年為創建民國而捐軀)並稱黃花崗“三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林尹民(林覺民堂兄弟)

2. 嚴氏家族

嚴復(1854-1921),中國近代傑出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譯家,被胡適稱為“介紹近世思想第一人”。在李鴻章創辦的北洋水師學堂任教期間,培養了中國近代第一批海軍人才,並翻譯了《天演論》,創辦了《國聞報》。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嚴復

嚴復堂弟嚴傳經(1895-1938),他早年畢業於煙臺水師學堂航海系,後來一直在海軍任高級軍官。“七七事變”後,嚴傳經被緊急調往長江防線,任上尉艇長,負責在鄱陽湖一帶佈雷。1938年6月25日,嚴傳經在敵機轟炸中犧牲,年僅43歲。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嚴傳經

嚴復族侄嚴伯勳(1880-1933),嚴復族兄嚴傳慎的第三子,譜名家鵠,畢業於福建船政學堂,在校期間就參加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開始從事地下革命活動。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復出擔任內閣總理大臣的袁世凱開始鎮壓革命黨人,同盟會決定進行暗殺行動,嚴伯勳是骨幹成員,人稱“暗殺大王”。

嚴復長子嚴璩(1874-1942),宣統元年(1909年)就是二品卿銜大員了。曾三度出任北洋政府財政部次長。抗戰時期,滯留上海的嚴璩年近七旬,有嚴重的哮喘,經濟陷入困窘。漢奸與日本人輪番勸說他出任偽財政部長,還設下圈套逼其就範,嚴璩誓死不從。1942年冬,嚴璩在飢寒交迫中辭世。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嚴璩

嚴復長孫女嚴倚雲(1912—1991)嚴璩長女,1912年生於北京。考入北京大學教育系。畢業後曾在西南聯大、北京大學任教。1947年赴美,1956年獲康奈爾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先後任南加州大學、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曾被列入《美國學者名人錄》、《美國教育家名人錄》、《美國婦女名人錄》,並被選為全美外國語學會第二副主席。經胡適先生介紹與天體物理學教授高叔哿博士結婚。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嚴倚雲

嚴復三子嚴琥(1897-1962),字叔夏,1897年生於天津,曾先後入北京清華大學和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學習。1937年起在福建協和大學等學校歷任教授、系主任、教務主任和文學院院長等職。解放後歷任協和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福州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兼教務長、福州市副市長,同時他還是省、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後在福建省教育學院任職。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嚴琥

嚴復的長孫嚴以僑(1920-1974),嚴琥之子,解放前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初,嚴以僑受組織派遣偷渡到臺灣。1953年被國民黨逮捕,關到“火燒島”,或許由於是嚴復之孫等原因,未被殺害。1961年獲釋後從事教育工作,1974年病逝於臺北。2003年,大陸民政部追認嚴以僑為革命烈士。嚴以僑其子嚴正是臺灣著名企業家。


3. 沈氏家族

聲滿榕城的望族,沈葆楨其子孫至八世,均大多在馬尾船政擔任要職,是名副其實的船政世家。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沈氏家族家系圖

沈葆楨(1820-1879),林則徐之婿,晚清時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近代史上鄧世昌(北洋水師、甲午戰爭)、劉步蟾(北洋水師、甲午戰爭)、薩鎮冰、嚴復等著名人物都他的學生。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沈葆楨

沈葆楨娶了林則徐次女林普晴,沈葆楨有七子七女,其中林普晴生五子(沈瑋慶、沈瑩慶、沈瑜慶、沈璿慶、沈瑤慶)五女。

沈葆楨之子沈瑜慶(1858-1918),字志雨,號愛蒼、濤園,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清光緒十一年舉人,貴州最後一位巡撫。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沈瑜慶

4. 螺江陳氏

明清進士大家,從明嘉靖朝至清末光緒朝,家族共有21人高中進士。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陳氏家族家系圖

陳寶琛曾祖父陳若霖(1759-1832)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進士,當年的林則徐特別崇敬陳若霖, 自稱是陳若霖的“門下士”。陳寶琛祖父陳景亮

為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舉人,陳寶琛父親陳承裘為清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陳若霖

陳寶琛,字伯潛,號弢庵,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顧大臣,併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溥儀)授讀。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陳寶琛

陳寶琛之後的“螺江陳氏”族人,有的參加革命,成為革命的先驅;有的研究學問,成為專家學者。其中有陸軍中將陳長捷、海軍中將陳慶甲、交通建設學家陳體誠、福建師大教授陳矩孫、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陳岱孫、科學院院士陳彪、物理專家陳萀等等。

5. 吳氏家族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吳氏家族家系圖

吳清源曾祖父吳渶,字青溪, 於清道光初年從浙江石門遷居到福州,是道光癸酉科(1825年)舉人,歷任松溪、漳浦教諭,漳州府學教授。

吳清源祖父吳維貞(1831-1903),字叔章,清咸豐九年(1859年)舉人,1866年在馬尾福建船政局任支應處委員,後任仙遊、鳳山教諭,福寧府學教授,著有《韻學備參》一書。晚年負責辦理閩北五縣的鹽務,政績卓著。

圍棋大師吳清源(1914-2014),1914年6月12日出生於福州市的名門望族,吳清源大師對圍棋的貢獻主要有三:一是提出新佈局理論,使圍棋佈局理論煥然一新;二是革新舊下法,提出了以大雪崩內拐為代表的許多吳清源定式;三是提出“二十一世紀圍棋”概念,提倡二間掛等餘地更大的序盤下法。拓寬了棋手的思路。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吳清源

6. 龍山劉氏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劉氏家族家系圖

福州近代民族工商業的先驅。鼎盛時期擁有電氣公司、電話公司、鐵工廠、製冰廠等20多家企業,幾乎控制著當時福州城民族工商業的命脈,被福州百姓譽為“電光劉”。

劉齊衢(1813-1860),字本樞,號綺田,閩縣(今福州市區)人父親早亡,由其伯父劉家鎮教養。劉家鎮是劉家十四代,林則徐的摯友,曾創辦聖功書院和鳳池書院。歷知四川興文、榮縣、江津等縣。

劉崇佑,(1877—1942),字崧生,舉人出生,早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法律。曾任福建省諮議局副議長。是一個極具愛國情懷和正義感的大律師。曾被周恩來聘為辯護律師。夫人廖孟同,是廖鴻荃的曾孫女。崇佑有6個兒子,分別叫準業、浚業、汀業、滋業、浩業(出繼劉崇倫)、沁業,崇佑的大兒媳婦鄒恩俊是鄒韜奮的親妹。曾與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共同創辦了私立政法專門學校,就是今天福建師大的前身。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劉崇佑

劉崇傑(1880-1956),字子楷,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精通政治經濟學,先後擔任過商務印書館編輯、福建法政學堂監督及教務長、清廷學部福建督學、日本使館一等參贊、一等秘書、特命全權公使等。是中國早期著名外交官。

7. 雁門薩氏

雁門薩氏是中國的一個以薩為姓氏的家族,為福建福州的名門望族。雁門薩氏發祥於西域色目人“答失蠻氏”,其家族的薩都剌生於山西雁門,受元朝賜薩姓。1333年薩都剌之侄薩仲禮遷基福州,福州薩氏第一支的一部分人住在位於福州市鼓樓區安泰河墘的朱紫坊22號。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朱紫坊22號

薩鎮冰(1859-1952),海軍上將,參加過甲午海戰,曾任清朝南北洋水師兼廣東水師提督、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海軍總長、中華民國福建省省長、中華共和國延建省省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沈葆楨學生,與嚴復、鄧世昌是同學。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薩鎮冰

薩本棟(1902—1949),電機工程專家,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廈門大學校長。

福州七大名門家族史,其實就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

▲ 薩本棟(左)

600年來薩家共產生了9位進士、40多位舉人、10位詩人,在近現代則出現了6位將軍、12位博士、數十位學者、1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和1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圖文 | 福州人家、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