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這裡是吳江

一腳跨三省:吳江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是長三角的核心地帶。吳江東臨上海市青浦區,兩地邊界線長13.8公里;南與浙江嘉興、湖州接壤,蘇浙邊界線吳江與浙江段全長132.8公里。吳江與周邊的上海、浙江地區地緣相近、人文相親、語言相通、習俗相同。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百湖之城:吳江是水的國度,湖的世界。1260.88平方公里的區域面積,水面佔了總面積的近28%。江蘇省將面積750畝以上的湖泊列入保護名錄,全省共137個,吳江就有56個(含太湖等與周邊區域共有的湖泊),佔了40%。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水鄉澤國吳江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東太湖

千年建置:公元909年,吳越王錢鏐奏割吳縣南地、嘉興北境,設立吳江縣,隸屬蘇州。吳江天生就是吳越文化融合的產物。千百年來,吳江大地人文薈萃,英才輩出。明代戲曲家沈璟開創崑曲吳江派,園林建築師計成寫就中國第一部園林藝術理論專著《園冶》,清代天文學家王錫闡吸納中西曆法之長,成為當時傑出的天文大家之一,成立於清末的革命文化團體南社,三位發起人中有兩位是吳江人:陳去病、柳亞子。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陳去病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柳亞子

1992年吳江撤縣設市,2012年吳江撤市設區,成為蘇州市所轄區。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吳江撤縣設市

吳江70年

新中國成立的70年,是吳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改革開放成效顯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70年, 吳江實現了從農業大縣到經濟強市的飛躍,從魚米之鄉、絲綢之府到創新湖區、樂居之城的華麗轉身。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1

吳江經濟高質量運行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吳江是個農業大縣,194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155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佔比為76.64%。197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41000萬元,農業總產值26328萬元,工業總產值的佔比超過60%。1984年,全縣財政收入超億元,成為全省首批8個財政收入超億元的縣之一。2010年,吳江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國第五個GDP超過千億元的縣級市。2018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25.03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吳江連續多年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位列前茅,撤市設區後一直在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中排名靠前。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吳江重點產業分佈圖

1家世界500強企業見證吳江民營經濟的活力。2017年7月,吳江民營企業恆力集團異軍突起,首次出現在《財富》世界500強的榜單上,實現了吳江企業零的突破,標誌著吳江民營企業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2019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恆力集團由兩年前的排名268位上升到181位。恆力集團與盛虹控股集團、亨通集團和通鼎集團這3家民營企業一起,已多次入圍中國企業500強,顯示出吳江民營企業強勁的發展活力和地位。吳江民營經濟佔全區總量65%以上,吳江成為江蘇民營經濟的領頭羊。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恆力集團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盛虹控股集團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亨通集團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通鼎集團

3大優勢產業顯示吳江產品較高的市場份額。絲綢紡織是吳江傳統優勢產業,歷史上盛澤鎮躋身於“四大綢都”之列。近年來,吳江絲綢產業不斷改革創新,盛澤紡織產業集群已經成為我國絲綢紡織的主要生產基地、出口基地和產品集散地,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如今吳江絲織品的產量佔全國的20%以上。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盛澤風光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盛澤先蠶祠

光電纜產業是吳江的高新技術產業,形成了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光器件、通信電纜、數據電纜、電力電纜、線纜配套產品等高新技術為主導產品的密集區,成為中國的光電纜之都。吳江的通信電纜和光纜產量已分別佔到全國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待出廠的光纜

吳江的電梯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全區電梯整機企業20多家,配套企業100多家,年銷售超300億元。形成了以生產曳引電梯、液壓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為主的產品,年產量佔全國電梯總量的10%以上,國內電梯品牌企業20%以上集中在吳江。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康力電梯

4大片區成為吳江經濟主戰場。1992年7月,吳江撤縣設市不久,就規劃成立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招商引資的主陣地和經濟建設的主戰場。2010年11月,吳江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此外,吳江相繼設立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吳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省級高新區,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東太湖生態旅遊度假區。這四大片區的經濟總量佔吳江全區總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吳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東太湖生態旅遊度假區

2

改革開放創新成為發展引擎

1982年,吳江縣實現外貿收購額1.1481億元,首次位列全省縣(市)級外貿第一。至1994年,吳江取得江蘇省縣級市外貿收購額“13連冠”的好成績。起初,當時吳江的出口產品主要有絲綢、兔毛、太湖活蜆,後來又增加藺草、蔬菜加工食品和醫療保健用品等。這些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亮出了旗幟、打出了聲譽,也讓吳江人民的思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絲綢產品走出國門,原來封閉的產業結構走向開放,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負責人開闊了視野,大批引進國際先進設備和優秀人才,也為後來的大規模引進外資打下了堅實基礎。

1986年10月11日,東方絲綢市場在盛澤鎮開業,兩個多月內營業總額2063萬元,被列為全國十大專業批發市場之一,居江蘇十大工業品批發市場之首。2005年東方絲綢市場成為“中國第一布市”,列全國綜合市場第三名。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被譽為世界流行面料的集散地和風向標,促進吳江絲綢紡織業集聚發展。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1986年初創時期的東方絲綢市場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20世紀初的東方絲綢市場

1999年1月,吳江頂著壓力大張旗鼓實施“三資(制)”,即大力引進外資,積極啟動民資,堅定不移實施原有企業改制。“三資(制)”在全省領先近兩年時間,低門檻低成本吸引外資佔了先機。2000年10月,吳江出現中達、瑞儀、大同、華映視訊、華宇、亞旭、億光等48家企業在吳江經濟開發區同時開工建設的盛況。同時,企業改制催生大批民營企業。吳江經濟形成外資、民資兩輪驅動的先發優勢。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外資企業車間

吳江大力傳承創新基因,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縣級第一,連續兩年居《福布斯》中文版中國大陸創新城市排行榜縣級城市首位。

2010年,吳江市開全省先河成立吳江市行政服務局。2018年5月15日,吳江區被確定為全省“不見面審批”標準化試點區縣。吳江和浙江嘉興市南湖區在全國率先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率先構建G60科創走廊一網通辦窗口併發出全省首張證照。

3

城鄉融合發展不斷加快

70年來,吳江城鄉生態環境日益改善。公共服務延伸推進,均等發展格局逐步形成。

1982年1月6日,全國第一套農村電話WTX1.5—02型60路微波通訊機,在吳江至盛澤間開通。

1993年2月18日 吳江市23個鄉鎮全部實現萬冊圖書館的目標,總藏書量28萬冊,成為全國第一個實現鄉鎮萬冊圖書館的縣(市)。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吳江圖書館

2013年實現國家衛生鎮全覆蓋。

農村“三大合作”改革深入推進,走在全省前列。2018年底,全區有社區股份合作社257家,實現股權固化全覆蓋。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63家,全區入股土地面積22740公頃,佔農戶承包耕地總面積71.40%。農民專業合作社313家,入社農戶1.5萬戶。以推動農民進城為導向的城鄉住宅置換政策體系基本構建。

美麗鎮村建設步伐加快,全面啟動“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同裡鎮北聯村入選全國“美麗鄉村”創建試點鄉村名單,震澤鎮眾安橋村謝家路自然村、同裡鎮北聯村洋溢港兩個自然村被列入省級特色田園鄉村試點村莊,建設太湖大堤“百里風光帶”。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同裡北聯村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震澤眾安橋村

吳江城鎮居民收入連續9年保持全省第一,農村居民收入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實施醫療惠民工程,城鄉低保和醫保都已並軌,加快了城鄉養老保險並軌。2018年,吳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969.3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4倍。2018年人均期望壽命83.38歲,高於省人均水平5歲。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太湖新城農創村小橋流水

4

歷史底蘊人文內涵彰顯

1項世界非物質遺產:宋錦。2009年9月宋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吳江鼎盛絲綢有限公司傳承創新宋錦技藝,成為中國宋錦產品開發應用基地。2014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APEC晚宴上,出席會議的領導人及配偶一起拍攝"全家福",他們身著"新中裝",核心面料便是吳江鼎盛絲綢提供的宋錦。2016年杭州G20峰會上,鼎盛絲綢又為領導人夫人定製了宋錦國禮產品。2017年廈門金磚五國峰會,鼎盛的宋錦“國賓禮品組合”被選為國禮。宋錦國禮套裝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用傳統文化連接中國與世界,是傳播中國與世界文化、加強友好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橋樑。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APEC領導人及配偶“全家福”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宋錦文化園

2處世界文化遺產:同裡退思園和運河古纖道。退思園的花園以水為中心,建築、假山沿水邊佈置,建築多貼水而築,突出了水面的汪洋之勢,故有"貼水園"的美稱。退思園是迄今為止眾多江南古鎮中,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園林。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退思園

吳江的運河古纖道是江南運河上現存惟一的古纖道遺址,有600多年曆史。運河古纖道是江南運河有史以來最堅固、最完整的一條臨水路道,被喻為江南的“水上長城”。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運河古纖道

3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同裡、黎裡和震澤。吳江擁有數量較多的江南古鎮,同裡、黎裡和震澤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古蹟眾多。目前同裡古鎮景被評為國家AAAAA景區,震澤古鎮和黎裡古鎮先後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景區,三大古鎮開啟了文旅融合、以文興旅的新時代。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同裡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黎裡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震澤

10大院士:程開甲,我國核武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我國核試驗科學技術體系的創建者之一;馮新德,高分子化學家和高分子化學教育家,中國高分子化學的開拓者之一;黃文熙,我國土力學學科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事業的開拓者;劉建康,中國淡水生態學奠基人、魚類實驗生物學主要開創者;沈善炯,微生物生物化學家、遺傳學家;楊嘉墀,航天技術和自動控制專家,儀器儀表與自動化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汪集暘,地熱和水文地質學家;鄭蘭蓀,無機化學家,我國原子團簇科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學術帶頭人之一;施敏,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微電子科學技術與半導體器件專家;張志願,我國口腔醫學領軍人和國際知名口腔醫學家。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十大院士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十大院士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1999年9月18日,江澤民主席向楊嘉墀頒發“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及證書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2014年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程開甲頒發最高科技獎

吳江獲得國家級榮譽

全國土地復墾先進縣

全國水利經濟十強縣

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縣(市)

全國文化先進市

全國體育先進縣

全國鄉鎮企業先進縣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全國科普示範市

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

全國生態示範市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國家園林城市

中國商標發展百強縣

中國最佳規劃城市獎

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範縣(市)

全國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未來的吳江

一項使命擔當

投身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提升吳江未來的核心競爭力。《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示範引領長三角地區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吳江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謀定而動、主動作為,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歷史使命中展現吳江價值和擔當,堅持綠色為底色,生態為底線,全力打造“創新湖區”、建設“樂居之城”,爭當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引領區、一體化發展的標杆區、高質量發展的樣板區。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方向,以空間產業規劃勾勒發展藍圖,以協作協同機制築牢發展支撐,以高顯示度項目打造發展引擎,以系統化思維破解發展瓶頸,將吳江建設成蘇州城市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區。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

五個著力實現再出新

著力在推動轉型升級上邁出新步伐,著力在深化改革創新上實現新突破,著力在提升城鄉品質上追求新高度,著力在增進民生福祉上創造新成果,著力在建設文化強區上打造新亮點。

吳江輝煌70年:從絲綢之府到樂居之城|地方領導談地情

∆ 鳥瞰吳江新貌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櫛風沐雨砥礪前行。吳江將繪好國家戰略“大寫意”,作好吳江特色“工筆畫”,建設“強富美高”新吳江,持續推動吳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