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為什麼一定要將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配合服用?

綜合內科張醫生


首先要明白這二類完全不同的藥物究竟各有什麼作用,然後再分析為什麼常把二種藥一起處方。

近卅年來由於改革開放的政策導致了經濟增長速度明顯加快,老百姓口袋錢越來越多,民以食為天,有錢了天天像過年,病從口入: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加上三億多菸民,。此外個人發展機會的出現帶來了工作中的高度壓力、學習、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競爭厲害,這些心血管的危險因素明顯增高了,血管內的粥樣斑塊多了,老年病年輕化了。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越高、炎症反應越重斑塊內的核心脂質就迅速膨脹形成軟斑塊。那麼控制好三高、抽菸等危險因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是防止斑塊瘋長,破裂而發生心血管事件最有效的辦法。卅年前他汀類藥物誕生了,它除了明顯降低LDL穩定、縮小甚至逆轉斑塊外還能有效地保護動脈血管內皮防止損傷。所以對於那些以前末控制好心血管危險因素導致斑塊過多引起動脈明顯狄窄而產生缺血,不穩軟斑塊多易破裂而發生血栓事件或已經發生過心梗、腦梗、大動脈事件,植入過支架的人就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來穩定斑塊。

誰都不知道斑塊什麼時候會破裂,血小板流過斑塊破裂口就會被激活並暴露出纖維蛋白受體,後者把激活的血小板連接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心肌梗塞或腦梗塞。阿斯匹林是抗血小板激活的良藥,吃阿斯匹林是在預防那天斑塊破裂時阻止血栓形成。斑塊不破吃了也白吃,那怕幾年、幾十年。

理論上來說吃他汀類藥物能穩定斑塊的人斑塊不易破裂了,阿斯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英雄無用武之地。誰又能保證吃了他汀類藥物是否將LDL降到達標值,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情緒不會緊張、激動、抑悶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分泌過多腎上腺素引起冠狀動脈或腦動脈痙攣促使斑塊破裂。所以這二種藥往往會同時處方給你。

是否真有必要同時吃留下大家思考。

2019.2.28


我想說點真話


嚴格的來講,應該是患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把阿司匹林和他汀的藥物配著使用。

因為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樣的,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發生破裂的時候,會引起血小板的爆發式聚集,導致血栓的形成,從而出現急性心梗、急性腦梗死等危急的疾病。因此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就是預防血栓的形成,預防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我們再來看一看他汀藥物的作用。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膽固醇血癥,而且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裡面也含有豐富的脂質,所以我們需要積極進行降脂治療,那麼他汀是非常有效的降膽固醇藥物。即使血膽固醇正常的患者,如果發生了心腦血管疾病,也要把膽固醇這個指標在現有基礎上降低30~50%,預防疾病進展。除了降脂以外,他汀還有降脂以外的作用,如穩定斑塊、抗炎等,均有助於抗動脈粥樣硬化。

因此,對於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阿司匹林+他汀是標配,大家明白了嗎?

關注健康,關注心血管徐醫生!


心血管徐醫生


如果說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吃阿司匹林和他汀,這麼說就太絕對。比如說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如果也服用阿司匹林,那麼出血風險會進一步加大,就得不償失了。對於大多數的血栓性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都是需要阿司匹林和他汀兩種藥一起服用的。

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需要再根據血壓、血脂、血糖指標以及年齡、家族病史等方面的綜合判斷,來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了,可以直接被定義為心血管疾病的“極高危”風險患者。對於這種情況,服用藥物的目的,一方面是控制好各種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二次復發的危險因素,如有高血壓問題的,需要合理選擇藥物,把血壓控制平穩,如有糖尿病的問題的,也要控制好血糖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要做好心血管疾病二次復發的預防,阿司匹林、他汀都算是這樣的藥物。

如果有血栓性的問題,本身又有動脈硬化、斑塊等問題,血小板形成進一步聚集,形成血栓的風險就會很大,這種情況下,選擇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用於抵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就非常有必要。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從而起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其藥效可以持續整個血小板的生命週期,是目前臨床上最基礎的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在心血管疾病的二級預防上應用非常廣泛。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控制好血脂,是減少血脂沉積,血脂對血管壁造成炎性反應,減少高血脂造成心血管疾病二次復發風險的根本辦法。對於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要重點注意兩個血脂指標,一個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應當將其控制在1.8mmol/L以下,才算達標,而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差值(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也要控制在2.6mmol/L以下,這兩個值都達標,可以大大減少血脂問題帶來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來控制血脂,他汀類藥物通過抑制肝臟對於膽固醇的合成,能夠有效的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中等強度的他汀,就可以使血脂降低30%~50%左右,是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血脂調節藥。

因此,很多有心血管疾病問題的朋友,醫生都會開具阿司匹林和他汀這兩種藥物,要求長期服用。但服用藥物,並不單單是堅持吃的問題,服藥的風險評估,服藥期間的相關指標監測,都是非常重要,對於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給大家以下幾點建議:

1. 服用阿司匹林前,應該進行出血風險的評估,特別消化道出血風險。對於幽門螺旋桿菌陽性的患者,應先行根治幽門螺旋桿菌,對於有消化道出血風險的患者,又確需服用阿司匹林的,在給藥的前12個月,一般推薦服用胃黏膜保護劑來保護胃黏膜。

2. 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間,也同樣要注意出血風險,如果出現腹痛、吐血、柏油樣便等內出血症狀,應及時停藥就醫。另外,皮下出現、牙齦出血等,是否由服用阿司匹林引起,還請根據情況就醫判斷。

3. 服用阿司匹林期間,要注意控制好血壓,至少應將血壓控制在150/90以下,如果控制不好血壓,會加大出血性腦卒中風險。

4. 服用他汀藥,要注意他汀類藥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風險,轉氨酶升高,肌肉痛,血糖代謝不良等,都有可能是因為服用他汀而導致,如果出現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如轉氨酶升高3倍以上,肌酸激酶升高10倍以上等問題,應先停藥。

5. 服用他汀類藥物期間,要注意定期測量血脂情況,充分了解血脂達標情況,如果未達標的,可以考慮調整用藥方案,達標甚至已經降的很低的,可以考慮減量服用他汀類藥物,減少藥物不良反應風險。

6. 如何提高他汀類藥物的身體耐受性,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控制血脂達標的前提下,選擇最低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是減少他汀副作用發生率,增加他汀身體耐受性的好辦法,對於低劑量他汀服用不耐受的患者,推薦加服依折麥布、普羅布考等藥物,協同作用降血脂,也能夠加強服藥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李藥師談健康


心腦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近年來,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居高不下,而且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

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為什麼一定要將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配合服用?

在臨床中,阿司匹林和他汀都是很常見的藥物,尤其是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可以說是心腦血管疾病領域的基石藥物。很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都是需要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的。那麼,這兩種藥物為什麼一般都要聯合應用呢?

1、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的聯合用藥方案: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基礎病理因素在於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斑塊形成,進而因為穩定斑塊長大或是不穩定斑塊破裂,導致血栓形成,使得血管狹窄、堵塞,因此而誘發心梗、腦梗等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而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正是在這個病理因素髮展的過程中,各自發揮著自己不同的作用,有效地預防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具體來說,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進而防止斑塊破裂導致的血栓形成,避免血管堵塞而誘發的急性心梗、腦梗等,適用於該類患者病發後的三級預防,同時也適用於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疾病預防,如冠心病患者預防急性心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患者預防腦梗、心梗等。

而他汀的主要作用在於降低膽固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發展,並可穩定斑塊,防止斑塊破裂,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同樣適用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三級預防,以及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一級預防。

由此可見,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對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缺一不可的,當然這並不是說二者必須聯合用藥才可以,吃阿司匹林必須吃他汀,這也不是絕對的。只不過,對於多數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兩種藥物的聯合應用的獲益要更大。因此,我們建議,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無特殊禁忌症時,都應堅持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

2、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的服用注意事項:對於需要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一定要注意用藥安全。首先,用藥方案一定要遵醫囑,包括用藥時間、用藥劑量、藥物間相互作用的瞭解等,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制定最佳的用藥方案。

其次,任何的藥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必然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用藥者應注意提防,一旦發現 異常症狀,及時就醫診治,必要時調整 用藥方案,其中阿司匹林最大的風險是出血,而他汀常見副作用有橫肌紋溶解、肝臟受損等,應注意提防這些不適症狀的發生。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腦血管疾病說通俗點就是你身上血管骯髒了,有斑塊沉積在你的血管裡,時間長了就會給你血管造成嚴重的傷害,再不小心的修復和保養,萬一那天斑塊脫落了,堵住了腦血管,就會發生腦梗塞病了,堵住了心臟裡的血管,那就是心梗,按照民間的說法就是(中風了),非常的嚴重,非死即殘。半點馬虎不得。我的母親在82年的時候得的就是心梗病,入院治療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離世了。非常的遺憾。

造成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最大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不良的日常生活習慣導致的,爆飲爆食,喜歡重口味的東西,高油高鹽高脂高熱量的食物攝入的太多了。時間長了這就造成後面嚴重的後果了。想要改變這種狀況,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首先改變所有的不良生活習慣,飲食方面:一定要做到,戒菸限酒,少油少鹽,多吃新鮮蔬菜,補充少量的優質蛋白質,規範作息時間,不熬夜,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儘量力所能及的去多做一些有氧運動,然後再配合藥物的治療。謹尊醫囑,不能自行停藥。

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狀態,就是對付心腦血管病的最佳手段之一,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一定要認真地對待執行。無需太多糾結如何用藥的問題,好的生活習慣比用藥管用多了。


老俞177829369


心腦血管疾病是我國居民因病死亡的主要病因,是對人們健康威脅最大的“炸彈”。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的作用,就是可以把這枚“炸彈”的引信拆除,減少它的危害。

一、動脈粥樣硬化與心腦血管疾病

我們平時所說的心腦血管疾病,其中最多的就是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的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絞痛、腦缺血、腦梗死、外周動脈血栓、主動脈瘤等,極大的影響人們壽命和生存質量。

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有遺傳、高齡、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和吸菸,其中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其中血壓、血脂、血糖與吸菸,是可以治療和控制的因素,對於遺傳、年齡和性別因素,無法治療。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治療“三高”及戒菸,可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但在動脈粥樣硬化發生之後,就需要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了。

二、是否需要服藥需經過評估

10年內發作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風險高低,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預防。這種風險評估需要專業醫生進行,以年齡、性別、遺傳、血壓、血脂、血糖、體重、是否規範用藥等多種指標,可以計算出10年內發作ASCVD的風險。概率大於10%者為高危者,需要改變生活方式,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藥物進行預防。

對於已經患了心腦血管疾病,或是已經發作了血管事件的患者,則無需評估,都需要用藥加以預防。而對概率小於10%的中低風險患者,只用改變健康生活方式即可,無需使用藥物預防。

三、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的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作用,是性價比最高的抗血小板藥物,對動脈血栓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顯著降低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的發生率,對急性血栓發作還有治療作用。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以及已經患了相關疾病的人群,只要沒有禁忌,都建議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表面上是調節血脂的藥物,實際上他汀類藥物是重要的抗動脈粥樣硬化藥物。心肌梗死、腦梗死的發生率,與血管的狹窄程度沒有關係,不穩定的粥樣硬化斑塊的破裂與脫落才是引起這些血管事件的“真兇”。而他汀類藥物可以穩定血管內膜,阻止斑塊形成和發展,增加斑塊密度,縮小斑塊體積。把不穩定的斑塊變成穩定的斑塊。最終防止發生心肌梗死、腦梗死等疾病的發生。

所以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並不能清除粥樣硬化斑塊,卻可以抑制血栓的發生。也就是說,患了動脈粥樣硬化就好比身體中有了一個“炸彈”,但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可以把這個“炸彈”的引信拆除。抑制了血小板,穩定住了斑塊,血栓就不會發生了,就可以避免心肌梗死、腦梗死等嚴重的疾病。

綜上所述,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以及有發作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的人,只要沒有禁忌,都建議在改變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服用阿司匹林與他汀類藥物進行預防。中低風險者採用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即可,不必服藥。服藥之前,應經過醫生的評估。在用藥時發現問題,請及時諮詢醫生或是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藥師華子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心腦血管病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的形成,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性疾病,以高血壓為例,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發生過程是:高血壓損傷血管內皮--脂肪沉積於損傷處--引起炎性反應--形成“粥”狀脂質物--破壞並取代血管正常組織--血管發生病變。

由此可見,血管內皮損傷及脂肪沉積是導致血管病變最主要的兩個環節。由於高血壓一旦發生即不可逆轉,患者需要終生治療控制血壓,而在其過程中血壓的波動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從導致血管病變的另外一個環節入手加以防範,也就是有效控制血脂,相當於上了“雙保險”,這就是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的目的。

他汀類降脂藥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肝臟合成過多的低密度脂蛋白,而低密度脂蛋白是將脂肪運送進血管內中的“運輸工具”,因此降低其水平即可以有效避免脂肪的沉積,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風險。同時,他類降脂藥還能減輕沉積的脂肪發生炎性反應,增強已經形成的斑塊的穩定性,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因為一旦斑塊發生破裂,其中的“粥狀脂質物”就是暴露在血液中,大量的血小板就會聚集在其周圍形成團塊,這就是血栓。血栓的危害比斑塊大的多,它可就地堵塞血管,也可隨血流到處遊走堵塞與其大小相近的血管,引起梗塞性疾病。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就需要服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最常用的就是阿司匹林,相當於為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加了“三重保險”。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目標不僅僅是要把血壓降下來,採取多種措施把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發生發展的風險降到最低也是重要的治療內容。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對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要求比普通人嚴格的多,比如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要求不高於3.37mmol/L,心腦血管病患者則要求控制在1.8mmol/L以下,由於患者往往存在自身脂代謝障礙,往往需要藉助他汀降脂藥的幫助才能達到控制目標,且需要長期服用。

至於患者擔心的,長期服用降壓藥、他汀藥、阿司匹林等多種藥物帶來的副作用,要知道這些副作用比較起血管病變所帶來的後果,好比“小巫見大巫”而忽略不計,何況這些副作用的發生率非常低,沒有必要為此而過於擔憂。


天天聽健康


心腦血管疾病絕對是慢性病中的NO1,無論是從發病數量,還是從對我們生命健康的威脅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第1名。但我們並不希望有這樣的第1名,對於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無論是生活質量還是生命安全,都受到嚴重的威脅。而為了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出現的急性血管併發症,我們需要長期口服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為什麼長期口服的就這兩種藥物呢?

一、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為什麼要口服這兩種藥物?

事實上,這兩種藥物並不是單純的搭配聯合服用,他們兩者在體內所起的作用並不相同。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進而避免急性的血栓事件。而他汀類藥物是為了降低血脂穩定斑塊,進而減少患者的急性事件。由此可見,兩者的作用機制並不相同,但其目的幾乎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減少事件改善預後。



二、服用這兩種藥物有什麼副作用嗎?

以前我們不止一次的講到過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的相關副作用,今天我們在重複贅述一下。因為阿司匹林的作用主要是一次血小板的聚集,所以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出血的相關併發症,無論是消化道出血、腦出血、皮下出血,還是其他部位的出血,出血都是阿司匹林的常見副作用。而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就稍微多一點,他汀類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肌痛、橫紋肌溶解、肝損傷、增加糖尿病患病率等等。但無論是阿司匹林還是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仔細鑑別,都可以把其副作用避免。



三、心腦血管病患者除了這兩種藥物,還需要口服其他藥物嗎?

當然還需要口服其他藥物,因為心腦血管病的患者大多數還會合並其他方面的異常和相關疾病,比如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率增快、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或者併發症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加用治療其他疾病和併發症的相關藥物,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除了這兩種藥物以外,還需要口服其他的相關藥物。


由此可見,阿司匹林和他汀都是必須服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而且這兩者並不是唯一需要口服的藥物。看懂了嗎?關注我們,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


心健康


任何藥物的使用都沒有絕對一說,我們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和耐藥性綜合考慮!

為什麼我們常說心腦血管疾病?

因為這些患者的病情相似度過高,最為主要的差別在於部位,斑塊、狹窄、缺血都可以在二者當中應用,危險度也不相上下。

血管貫穿我們的全身,一旦發生了狹窄或痙攣現象,就會導致血運循環受到影響,我們的心臟和大腦得不到充足的血液灌注,就會發生缺血現象,導致心梗、腦梗的出現,其形成過程過於相似,易患人群也完全匹配,所以常常統一稱呼。

不是一定要配合服用,而是患者同時需要這兩種藥物!

在臨床用藥上,絕對不存在必須搭配使用的藥物。

阿司匹林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期間,主要是用於抑制血小板凝聚,這樣可以減少血栓的形成。

他汀類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治療期間,主要是用於穩定斑塊,這樣可以減少斑塊破裂的幾率。

所以說,我們常要求患者同時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但由於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或出血反應,所以不能服用,這時候醫生就會建議其服用氯吡格雷進行替代。

服藥期間,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

1,由於二者均存在副作用,所以建議患者在服藥前,瞭解相應的不良反應,一旦出現請立即諮詢專業醫師。

2,任何藥物的服用,都是有固定要求的,嚴格遵守醫師給出的醫囑,不要隨意增減服用量,藥吃多了不是好事。

3,阿司匹林和他汀都是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在沒有異常反應的情況下,絕對不可擅自停藥,這樣會增加不良事件的風險。


所以說,不是阿司匹林和他汀一定要搭配使用,而是患者同時需要它們,但如果患者存在抵抗現象或副作用嚴重,也可以使用其他藥物代替,藥物的服用永遠都不是絕對的!


羅民教授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總稱。包括: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所致的心臟病,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和出血性疾病。臨床指心肌梗死和腦梗死。

阿司匹林的作用,①,鎮痛作用。②,解熱作用。③,抗炎,抗風溼作用。④,用於治療糖尿病。⑤,用於老年痴呆症。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阿司匹林通過抑制血小板的前列腺素環氧酶從而防止血栓的生成,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他丁類藥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藥物,不僅能強有效地降低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所以他丁類藥物可以稱為較全面的降脂藥物。

他丁類藥物包括:①,洛伐他丁。②,普伐他丁。③,辛伐他丁。④,氟伐他丁。⑤,阿託伐他丁。⑥,瑞舒伐他丁。⑦,匹伐他丁。

綜上所述,將阿司匹林和他丁類藥物合用能更好的降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血管動脈粥樣硬化,二藥合用互補缺點,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中更好的發揮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