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有沒有必要組建家庭影院 先理清這些認識誤區再決定

如果不把家庭影院的認識誤區理清楚,很多人都將會錯過享受家庭影院的大好時代。

第一種觀念是家庭影院過時了。

持這種想法的人大多年齡偏大,還停留在添置家產的傳統觀念裡。在物質缺乏的年代,家用電器先從錄音機、電視機開始買起,省吃儉用也要先滿足精神上的需求;然後才是添置洗衣機、電冰箱、空調這些物質上的需求。

而一旦這些東西很容易實現的時候,最先被拋棄的是精神需求,比如書籍、音響之類。物質上的東西卻非用不可,洗衣機、空調等升級換新,而音響類的東西則因為手機和電腦的出現被替代了。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家庭影院的確是過時了。

這裡的錯誤就在“添置物品”的觀念上,現代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組建家庭影院不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或品位。

既然能把老電視換成液晶大屏,追求“看”的效果,為什麼不能讓“聽”的感受也更好一些呢?

類似的觀念還有“沒時間”的說法,這應該是沒弄明白家庭影院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是當成了個人愛好去理解的。

家庭影院是屬於家庭全體成員的,看電影、電視劇也行,看動畫片也行,並不是個人的獨享。“沒時間”只是個人的問題,不代表家庭成員也沒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講,組建家庭影院更是大有必要,尤其針對小孩。家庭影院對小孩同樣具有吸引力,可以轉移注意力,能少一些時間接觸手機。

第二種觀念是看電影去電影院,聲畫效果更好,家裡沒有必要再組建。

組建家庭影院的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在家裡看,意思是“家裡的電影院”,不用趕路,不用找停車位,少花錢等。

如果只是瞭解電影內容,那麼電視、電腦上就能實現,而組建家庭影院的另一個目的是要讓家裡的體驗儘可能接近電影院一樣的聲畫效果,這樣才能更好地欣賞到電影的魅力。

另外,電影院看的是新片,而家庭影院則是用來看老片的。

有人會說,誰還會看老片呀?說這種話的人一定是不懂電影。

沒錯,每年都會有很多新片出現,但真正優秀或值得一看的僅僅只有幾部,而且排期並不一定碰得上,錯過就沒有了。就算時間充足,每逢新片都去趕場,估計也會看得發吐,爛片實在太多。

新片下線進入家庭的時間至少是幾個月以上,因此能在家裡看的已經是老片了。

但經典的電影就像名著書籍一樣,是值得幾年以後再翻出來看一看的,這也是家庭影院的獨特魅力。

第三是“音響發燒”的觀念。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把“家庭影院音響”直接叫作“家庭影院”,省略了“音響”二字。

這樣一來,很多人對家庭影院的理解就是音響,因此就容易陷入“發燒”的誤區,認為這是發燒友的事情,哪有閒錢和閒功夫去折騰。

“音響發燒”是過去時代的一種正常現象。當時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玩,很多人不滿足於磁帶機的效果,開始擺弄起了音響,並逐步形成了一大群特殊愛好者,被叫做“發燒友”。

事實上,“發燒”現象是被誇大了的,網上的一些言論或故事實際上是商家借發燒之名炒作而已,並沒有那麼玄。

互聯網時代,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網絡流傳的發燒言論很多都已不合時宜,根本沒有必要再去糾結幾十年前的東西。而當年的發燒友大多是知天命的年紀,或者到了耳順的境界,大多趨於平靜,不再折騰了。

第四種觀念是認為家庭影院很昂貴。

這還是受到了發燒音響的影響,或者是被別墅定製的形式所迷惑了。

發燒友購買音響和普通人不同,他們關注的重點是器材,一點點的變化都能帶來快樂和成就,屬於特殊愛好,並捨得花錢。就像有人喜歡吃、有人喜歡喝、有人特別好穿一樣,在這些方面的要求和花費遠遠超出平常人。

正是有了這個群體的存在,而且還會影響到其他的消費者,廠家才投其所好開發出專門的產品來滿足此類需求;但這只是音響產品線的一小部分,最多的還是大眾化產品。

別墅影院又不同,購買邏輯大致是這樣:

能擁有別墅的人經濟條件自然不差,單一個房間的裝修費也要幾萬元,而作為主角的影音器材不應該比裝修費還便宜,還要考慮身份地位的問題。因此影院加KTV、智能、聲學,設計、人工等,十幾萬、幾十萬是很正常的,屬於花錢買服務、買時間、買面子。

以上就是常見的家庭影院認識誤區,接著看如何正確理解現代家庭影院。

首先、家庭影院是一套“系統”而不僅僅是音響。

系統指的是設備組成,包括投影或電視機、音響、播放器等,每個部分都很重要。

其次,家庭影院是家裡的一個“功能區”,就像書房、廚房、衛生間一樣,是現代家庭環境裡的一個組成部分。

家庭影院是用於看電影電視、娛樂休閒的地方,利用客廳、書房或者臥室等就可以組建,有獨立房間當然更好。

用“功能區”的概念來理解家庭影院,就可以繞開前面那些認識誤區,豁然開朗了。如果價錢不要太貴,就更容易讓人接受。互聯網時代組建家庭影院的條件是最成熟的,尤其是大屏幕和高清片源的出現,組建家庭影院非常簡單。

第三,組建家庭影院並不需要花費太多錢。

電視機或投影機的價格相對透明合理,家庭影院昂貴的因素還是在音響部分。

一臺家庭影院功放一兩千元就能買到,三千至五千元價位上更是有很多的選擇,這相比一塊地板磚都要成百上千元來講,並不算離譜。

低音炮在客廳環境下並不需要太大的口徑和功率,因此成本並不高,幾百元至幾千元就能做出很好的效果。

這樣算下來,貴就貴在音箱部分了。

由於音箱很容易設計和生產,因此市面上的音箱品牌很多,各種款式和價格,讓人眼花繚亂。

音箱還很容易討好顧客,可以讓顧客直觀的感覺到物有所值。比如箱體和喇叭大一些,就會給人效果更好的印象。而外觀漂亮一點就顯得高檔,不僅看起來值錢,還能給人效果也好的感覺。

但是這些都與效果和功能沒有多大關係,尤其是用於家庭影院系統裡。

實際上,隨著人們對家庭影院認識的提高,目前主流的家庭影院已不再是那種高大上的外形,而是以書架箱、衛星箱、或者嵌入式喇叭為主,並配合裝修將這些產品融入到裝修風格里。

這種小型音箱的成本並不貴,但是把品牌附加值、商業營運和終端的各種服務費用加起來,也是價值不菲,一般也在萬元以上,甚至幾萬、十幾萬,但這並不是產品的價值。

至於家庭影院的“效果”,則要看系統的搭配和整體設計能力了,並不是由單件產品或者某個品牌決定的,而且也並非價格越貴就會效果越好。

從這段的分析可以看出,既然功放和低音炮的成本加起來只需要幾千元錢,那麼只要降低音箱的外型尺寸和外觀標準,就能夠將整套音響的價格降到很低。只要不是為了“發燒”或者當“奢侈品”購買,那麼幾千元一套就能夠滿足要求,同樣可以做出非常震撼逼真的效果。

只是這種低價格的東西很難在實體店買到,因為店鋪費用實在太高。但在電商平臺是可以實現的,而且也有一些世界級品牌可選擇,顧客只需要考慮性價比的問題就行了。

寫文章容易,讓人信服難,家庭影院其實就這麼簡單。

下面是星工場音響試用活動說明,不喜者請提前回避。

星工場從今日起舉辦家庭影院音響試用活動,並全程指導用戶如何花最少的錢來組建家裡的電影院,讓用戶親自體驗幾千元的音響到底能不能滿足家庭影院要求。

一、用戶自行準備電視機,投影機或播放器。

二、願意購買或下載免費片源,(不懂可諮詢工程師);不重視片源者,恕不接受申請。

三、要有足夠的耐心聽從工程師的指導。

四、星工場提供5.1音響一套,交付押金2000-3000元即可申請試用。

五、試用期一個月,試用結束後可選擇留下產品或退回。留下產品則押金變貨款;退回

產品者全額退還押金。

六、無論留下或退回,需將真實的試用心得、照片等反饋回公司,並允許用於本頭條分享。

七、運費:來回運費均由星工場音響承擔。

八、信用:由第三方平臺擔保。

申請試用需先關注本頭條號,點擊星工場音響頭像,從“私信”入口即可聯繫筆者詳談。

非誠勿擾。

有沒有必要組建家庭影院 先理清這些認識誤區再決定

有沒有必要組建家庭影院 先理清這些認識誤區再決定

有沒有必要組建家庭影院 先理清這些認識誤區再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