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山東這三個縣,均因沂水而得名,一為千年古縣二設立不足百年

山東省,位於我國華東沿海北端,為歷史悠久、人文燦爛之地,自古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等較為發達的地區,是儒家文化的誕生地,為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東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誕生了眾多的名城、古縣。

山東這三個縣,均因沂水而得名,一為千年古縣二設立不足百年

現在,山東共轄83個縣(含縣級市),其中千年古縣數十個,佔一半以上,儘管縣級行政區是我國最穩定的行政區劃,但山東擁有千年以上歷史的古縣數量之多仍讓人吃驚。但是,山東省有共三個縣因沂水而得名,分別為沂源、沂水、沂南,這三個縣中僅沂水縣為千年古縣,而沂源、沂南來兩縣均設於民國,歷史均不足百年。

沂水縣,位於山東省中南部、臨沂市東部部,為地級臨沂市轄縣,總面積2434.8平方公里,是山東第一大市臨沂市第一大縣,也是山東省面積居第二的縣,僅次於平度市。沂水縣地處沂蒙山腹地、沂河上游,為典型的山區縣,環境優美、資源豐富。沂水歷史悠久,秦時設縣,入選了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近代,沂水為沂蒙老區縣之一,是“紅嫂”的故鄉(今屬沂南)。

山東這三個縣,均因沂水而得名,一為千年古縣二設立不足百年

沂水縣境古時分屬青州、徐州,春秋戰國先後屬魯國、齊國,秦至隋今縣境分屬數縣,隋開皇十六年,沂水縣正式出現在歷史舞臺上,因沂河而得名,屬琅琊郡。沂水設縣後,歷代或屬沂州,或屬莒州,其中明時屬青州府莒州,清時屬沂州府。民國抗戰時期為適應抗日形勢,沂水縣分為沂中、沂北、沂南等縣,此外還有一部分別劃入沂源、莒沂等縣,建國前後經過區劃調整行程了沂水、沂南兩縣格局,沂南從沂水析出。建國後曾與沂水縣設沂水專區,後併入臨沂專區,沂水自此屬於臨沂。

山東這三個縣,均因沂水而得名,一為千年古縣二設立不足百年

沂源縣,位於山東省中部、沂河源頭,為地級淄博市轄縣,因沂河發源地而得名。沂源是典型的山區縣,環境悠久、山清水秀,有“中國北方溶洞之鄉”之稱。沂源歷史悠久但歷史上一直沒有形成統一區劃,明清時期分屬沂水、蒙陰、臨朐等縣,1944年析數縣邊地設沂源縣,因是沂河源頭而得名,是沂蒙老區縣之一。建國初,沂源縣屬沂蒙專區,後屬沂水專區、臨沂專區,1990年劃歸淄博市至今。

山東這三個縣,均因沂水而得名,一為千年古縣二設立不足百年

沂南縣,位於山東省中南部,現為地級臨沂市轄縣。沂南地處沂蒙山區中部,沂河、蒙河、汶河三江匯流,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沂南歷史悠久,其古稱陽都,是智聖諸葛亮故里、紅嫂故鄉,近代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的中心,也是沂蒙山精神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山東這三個縣,均因沂水而得名,一為千年古縣二設立不足百年

沂南,古為東夷,屬徐州,先秦時期分屬齊、魯、莒等國,秦時今沂南縣境屬莒縣。兩漢時期,沂南為陽都、東安、莒等縣地,自唐始今縣境大部屬沂水縣,民國抗日戰爭時期以沂水縣南境及周邊數縣邊地設沂南縣,沂南自此建縣。建國後,沂南先後屬沂蒙專區、沂水專區等,1953年改屬臨沂至今。

山東這三個縣,均因沂水而得名,一為千年古縣二設立不足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