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国庆长假期间,一条关于“武警人墙红灯”的视频刷屏网络,在繁华的南京路上出现了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线,60名武警官兵组成两道人面墙,用灵活的自控方式引导车辆和人流,保证交通秩序,维护游客安全,颇为壮观。如今长假结束,“人墙”却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有网友这样评论道,人山人海之中,他们的身影,单薄却坚强,别人在观灯,他们却背对繁华,用身体铸就了安全的城墙。那么,面对巨大的人流,这坚强的“人墙”又是如何维护好秩序呢?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在现场,“人墙”一共有两排,每排由26名武警战士组成,他们背对背站立,每排都有指定的战士负责吹哨指挥。每当绿灯亮起的前几秒,负责指挥的战士就会下达口令,吹响哨声,原本面对人群的战士迅速向后转,踏着整齐的步伐,旋转走至马路中间,形成直线,打开“开关”放行游客。当红灯亮起的前几秒,每排战士一分为二,旋转走至路口,用身躯挡住,限制人流通行。“每天12个小时都在执行任务,采取两班倒的形式,一个人平均站6个小时,按照人行道各60秒测算,一个小时内,就要来回走上近30个。这样,一天算下来,开关闸门来回就是近400次。”武警带队干部林培玉介绍道。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担负安保任务的武警上海总队执勤第五支队三期战士陈林建作为“人墙”中的一员,他对自己任务的描述却异常简单,“我们的任务就是控制人流,确保游客安全有序。”他坦言,他们控制人流的主要方式,一是站岗控向,二是呼喊疏导。“向左走、向右走、不要停留,每天都要喊上上千次……”如果仔细了解武警战士的执勤时间表,其实哨位上7-8个小时的站岗,只是全天工作的一小部分。国庆长假以来,他和战友们每天都是早晨5时多就起床训练,直至深夜11时多才能回到营地休息。“虽然一天下来比较累,但是安全有序的人流,是我欣赏到不一样、最美的风景。”陈林建感言。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陈建林在南京路上维护现场秩序

“爸妈,原谅我不能陪你们游玩。”正在执勤的中队长吕震见到自己父母来探望,眼睛红了一圈。原来,吕震的父母趁着国庆长假专门从老家河南赶来上海想看望儿子,恰巧遇上吕震担负执勤任务。于是,父母来到南京路,想偷偷张望一下执勤的儿子,好不容易挤过人群,在湖北路口看到忙碌的吕震正在维持游客秩序。父母一直静静地在一家商店旁守候着,直至吕震稍微空闲,他们才走近。“阿震,阿震。”吕震回过头,父母已经站在眼前。“爸妈,你们怎么来啦?”“你有任务,我们就想来看望你一下。”。

独家:一天开关400次,南京路网红“人墙”幕后故事

记者还了解到,每天下午一时,武警战士们就开始上岗,在外滩区域的南京东路主要路口河南路、中山路,全部采用开关式过马路形式。到了下午3时30分,南京东路禁止机动车通行,武警战士背对背站成两列,建立起隔离人墙,维持双向游客的有序通行。他们还在通往外滩的路上,拉起警戒线,沿着以五米左右的距离一线排开,对客流进行疏导,并不时为游客答疑指路。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执勤,虽然一天下来工作并不轻松,但感觉特别充实。网红人墙的一员,这既是一份骄傲和荣誉,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武警执勤五支队上等兵赵一达自信满满,“作为一名新手,我会继续努力,多向老同志学习,兢兢业业,完成好任务。”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