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現實卻截然相反,30年後的我們毫無價值可言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現實卻截然相反,30年後的我們毫無價值可言

無緣社會封面圖

本書系NHK電視臺資深採訪記者作品合集。採訪主題是“現代人的孤獨老死”。高齡、少子、失業、不婚、城市化,造就了這樣一批人,他們活著,沒有人和他們聯繫,他們沒有工作,沒有配偶,沒有兒女,也不回家鄉;他們死了,沒有人知道,即使被發現,也沒有人認領他們的屍體,甚至無法知道他們 姓甚名誰,他們的人生被總結為寥寥幾個字的遺骨認領佈告,他們被稱為“無緣死者”,他們所在的社會也會漸漸從“有緣社會”變成“無緣社會”。日本每年3萬2千人走上“無緣死”的道路。他們中間,有在公司20年沒有遲到請假,可是一夜之間變成街頭流浪漢的工薪階層,有一個人旅行的旅者,有一生未婚的女性,有兒女遠離自己的空巢老人,有從來只在網絡上交友的年輕人,社會聯繫日益脆弱,連一般家庭的30-40歲的人也感受到了孤獨死去的陰雲籠罩。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現實卻截然相反,30年後的我們毫無價值可言

看了三分之一之後,覺得這就是我的國人的未來。日本NHK目下記錄的不過三萬多無名死者,對中國來說,這個數字將翻十倍或者百倍,因為人口眾多。。。逃離家鄉來到北上廣的人們,這也許真的就是3-40年後我們的歸宿。

北上廣的足跡

很多人來到北京之後都會感覺到一種在其他城市沒有的孤獨感,因為這座城市太大,自己太小。

現代社會在給人以無限自由的同時,也將人推入茫茫人海中,這是很多人從來自家庭的束縛和保護中掙脫出來後不得不重新面對的另一個極端挑戰。從逃離北上廣到重回北上廣,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再怎麼厭惡這座城市,到後來還是會帶著離開時的行裝悄悄歸來。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現實卻截然相反,30年後的我們毫無價值可言

有人說,日本現在種種社會問題,將是20年的中國也將遭遇的。老齡化、不結婚、少子化、失業、城市化等...

世界上仍有大量的人靜悄悄地死去,不被任何人知曉,直到他的細胞和體液開始經化學變化引來了鄰人的關注,從而被發現。根據本書所說,每年“身份不明的自殺者”、“路斃”、“餓死”、“凍死”之類的“無緣死”,一年高達3.2萬。

城鎮化

在城市化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高度原子化的個人很容易喪失社會紐帶而變得離群索居。這並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迫在眉睫的現實。日本的調查顯示,相比起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常找同事或朋友溝通,三四十歲的青壯年常傾向於不找任何人溝通。這部分人群承受著職場和家庭的雙重壓力,看起來忙忙碌碌,但有的人其實除了在工作場合的偶爾接觸外,並無機會與人深入接觸,許多人一旦退休後,失去了與公司和同事的聯繫,便暴露出與世隔絕的真相。換言之,在現代社會中,公司集體認同與情感化的群眾運動,都可能是極具欺騙性的“我們感”(we-feeling)。很少有同事能在你離開公司後轉變為終生的朋友,並最終出現在你的葬禮上。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現實卻截然相反,30年後的我們毫無價值可言

日本這些年來,年輕人不斷湧入大城市,中小城市不斷衰退,越來越多的村莊因為人去樓空而從地圖上消失,許多人再未重返家園。但也並非只有大城市才“人情冷漠”,其實中小城市也已遠不如以前那樣重視鄉情紐帶,如果一個人家中無人,又不斷更換工作,在陌生的城市中不能建立長期穩固的關係,那麼他的人際紐帶就將漸漸萎縮,那些斷絕了與故鄉關聯的無依無靠者,被看作是某種意義上的“無緣死預備隊”。

死亡哲學

死亡是最恐怖的事嗎?

“生”的對立面最為可怕的恐怕還不是死亡,而是疾病的痛苦以及與此相關的尊嚴的喪失吧。

對於死亡,我想應該去觀望,但是,既然我們不知所謂地來到了這個世界上,又何必在意離開它的時候的樣子?我相信,肉身的離去時短暫的,靈魂並沒有離場。

“我很久沒有工作,又沒有朋友,親屬也都先走了一步,所以跟任何人都沒有聯繫。一想到這些,我就希望去死,因為誰也不需要我這麼活著呀……” 磁帶裡錄下了大量的留言。留言表明,這些人在失去關聯以後,下一步便會“變得找不出自己在社會中的生存價值了”。 該如何理解這種聲音呢?

由爪讀閱讀器摘取,轉發請保留創作人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