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央媽再次放水!樓市機會來了?

央媽再次放水!樓市機會來了?


近日,央行開展265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是一個信號,MLF操作只是“前奏”,後續定向降準可期。

對於國內市場而言,寬貨幣格局明確,市場利率將低位運行。

這一系列動作,都毫無疑問表明,政策開始轉向,放水成為現在進行時。

按照之前的慣性思維,央媽放水,相當於為樓市續命,穩定正在搖擺的市場情緒,但是樓市會重演2009年、2015年的上漲,甚至是暴漲嗎?


化解9月資金面隱憂


9月17日,關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投資者的情緒經歷了由失落到驚喜的巨大起伏。

市場最先傳出的消息是:今日央行不開展逆回購操作。

中國債券信息網掛出的央行公開市場業務交易公告顯示,今日央行雖未開展逆回購操作,但開展了2650億元的1年期MLF操作。

從上週開始,央行重啟並連續三日開展逆回購操作,分別實現資金淨投放600億元、1200億元和1500億元,有力對沖了稅期和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的影響,市場資金面恢復寬鬆。

業內人士表示,月內餘下時間,流動性供求面臨多重因素影響,央行繼續開展資金投放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有的機構認為,央行仍傾向於投放中長期流動性,MLF操作只是前奏,接下來可能實施定向降準操作。

與常規逆回購相比,MLF在穩資金、穩信用、穩市場方面的信號和作用要更強烈一些。

央行此次開展操作可能也是為了促進銀行信貸投放,助力寬信用,從而支持經濟企穩運行。

在穩市場方面,央行再次開展MLF操作,有助於打消市場對貨幣政策被動收緊的擔憂,進一步明確了寬貨幣、寬信用的預期,進一步明確了政策底。


貨幣環境對樓市影響很大


以史為鑑,2008年、2015年兩波樓市上漲均來自寬鬆政策。

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由於房地產和信貸的深度捆綁。急轉彎之下,樓市遭遇暴跌。

美國開啟了超長量化寬鬆。既然美國人都開始印票子了,為了托住下墜的經濟,中國財政也拿出了四萬億,加上銀行系統配套的信貸支持,差不多20萬億。

印鈔機和工程機械轟隆作響,大水漫灌之下,全國變成了大工地,融資平臺開始爆發式的增長。

2010年,受到歐債危機和國內經濟低迷的雙重壓力,央行又一次啟動了貨幣寬鬆。

短短半年的時間,3次降準、2次降息。

印鈔機再次通電,帶來了經濟的企穩回升,GDP增速從12年二季度的7.6%回升至四季度的8.1%。

中國經濟再一次奇蹟般的轉危為安。

2014年的三季度,政策再次上演大逆轉。

伴隨著央媽的放水,寬鬆的貨幣環境的刺激,以及住建部、財政部出臺配套新政,鼓勵異地貸款,央行祭出PSL(棚改貨幣化)等宏觀政策,帶來的是房價2009年、2015年的上漲,全國進入了樓市的狂歡。


未來樓市會上行嗎?


樓市,是中國人的“信仰”。

2018年,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樓市調控超30次,年初至今超220次,調控強度前所未有。

今年以來,大熱必調控成為行政規律,所有還在大漲的城市,都迎來了一波接著一波的調控。

目前,房地產遭遇調控,三四線棚改虛火過後,接下來經濟拿什麼驅動?

經過美國次貸危機的教訓,貨幣政策不能再搞大水漫灌了,必須鬆緊適度,不能只顧追求眼前繁榮。

因此,從17年開始的信貸緊縮、再加上金融去槓桿、強監管,實際上就是對13年、14年的過度金融自由化進行的修正。

這一次樓市凍住了流動性,不讓買不讓賣。

同時,在房住不炒的政策指導下,以及房產稅可能會落地,樓市失去了炒作的空間。

未來一、二線熱門地區有可能還會上漲,但是幅度就會非常受限了。

棚改貨幣化暫停之後,三四線城市估計還有調整的空間。

總體來看,房價上漲的曲線會變得非常平緩,甚至還可能出現幅度不太大的回調。

最後,想說的是,財富配置需要多元化,風險敞口不能集中在某一類資產上面,否則就會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