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真正的5G手机长什么样?一起来看看

在日前召开的“2018年IMT-2020(5G)峰会”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肖善鹏透露,中国移动5G终端的整体推进计划的关键点,一是在

2018年11月的中国移动合作伙伴大会上,推出首批5G通用模组。这意味着2018年年底行业客户可以采用5G产品做测试,做实验;二是,在2019年MWC发布首批5G行业终端,最终目标是在2019年10月份能够实现友好用户测试。

真正的5G手机长什么样?一起来看看

这一终端战略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也充满着挑战。肖善鹏表示,中国移动用了5年时间做出了TDS终端,用了三年时间做出了TD-LTE终端。而现在5G标准刚刚冻结,离着2020年商用只有两年时间。在这两年的时间里,需要完成终端的研发、生产、调试,及最终投入使用。这个时间压力不允许中国移动在中间犯错。

为此,中国移动在推进5G终端发展时分成两大路线,一是智能手机,二是行业终端。在智能手机上,它还是目前业界最看好的终端发展方向,不过5G将给手机带来新的研发需求,如高功率、多模多频、多种模式(SA、NSA)、多天线、高级调制等。在行业终端上,中国移动正在推进5G通用模组的应用研发,制定相应的标准,实现接口、尺寸等的统一,让模组既可以应用在笔记本上,又可以应用在AR/VR上,也可以应用在车联网上。这将促进垂直行业对5G技术的采用。

在中国,5G手机上市时间约为2019年-2020年,你准备好了没有?

5G手机长什么样?

其实,5G手机早已有雏形,早在2017年底,高通便成功基于一款面向移动终端的5G调制解调器芯片组——骁龙X50实现了5G数据连接。

就外形来说,这款手机的厚度为9mm、配备了一块全面屏、以及后置双摄等当前旗舰机上比较常见的配置。

尽管外观平平,但是这款手机却大有“内涵”。上文提到,这款手机搭载了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其是全球首款发布的商用5G调制解调器。

真正的5G手机长什么样?一起来看看

Qualcomm宣布,在测试中,骁龙X50取得了千兆级的网速,并在28MHz毫米波频段上实现了5G数据连接。Qualcomm称,通过支持800MHz带宽,骁龙X50可以达到最高5Gbps的峰值下载速率。同时,Qualcomm还展示了其首款5G智能手机参考设计。

在全球范围内,5G的大规模商用最早将于2019年开始,中国的5G商用则有望在2020年成为现实。而要实现5G智能手机的商用,需要两个基础条件:一是运营商建立5G商用网络,二是设备商制造出支持5G的手机。两者缺一不可。

对于5G网络,全球运营商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部署当中。在国外,美国、欧洲、日韩等取得了不俗的进展,而国内5G的研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有的运营商已经提前将5G技术运用在运营商的4G网络上,实现部分的5G网络能力,在5G商用开启时,确保网络更加平滑地进行演进。但5G终端的开发则复杂得多,它需要芯片厂商先根据5G空口标准开发出5G芯片,设备商才能进一步设计生产出支持5G的手机和各种智能设备。

为了让 X50 调制解调器在智能手机上使用,Qualcomm开发了大约只有一角硬币大小的全新毫米波天线,其中可以容纳两组天线。尽管它已经是当前最小的毫米波天线设计,Qualcomm仍计划在未来12个月里将其体型缩小50% 。

我们可以不考虑全球5G商用的时间表,5G终端产品很快就会在2018年推出,2019年全面商用。”Qualcomm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的一番话给终端厂商以及消费者打了一针“兴奋剂”,5G手机指日可待。

真正的5G手机长什么样?一起来看看

骁龙X50 5G调制解调器所支持的毫米波,工作在6GHz-28GHz之间的高频段,可以提供5~10Gbit/s的极高速率。对于毫米波覆盖范围较短的难题,Qualcomm则提供了波束形成、波束追踪技术,它可以随着终端的移动,而进行自动的追踪,确保基站与终端之间始终保持着稳定状态,最终可以提供稳定的低延迟高带宽网络环境。

运营商正在逐步完善5G网络建设,目前的下载速度在1Gbps到4.5Gbps之间,预计5G手机初期的速度为2Gbps或4Gbps,达到现有4G/LTE网络的2倍或4倍。

6月13日上午,在美国圣地亚哥3GPP 5G NR标准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这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5G手机有了真正可以接入的网络标准。

5G手机售价将达三四万?

在 “5G和未来网络国际研讨会” 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专项总师魏少军表示,5G手机的售价将可能达到三四万。

真正的5G手机长什么样?一起来看看

他表示,功耗的问题恐怕在5G上会碰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虽然,现在随着芯片不断缩小让芯片成本变低,但28纳米是单位成本最低的级别,到10纳米的时候,7纳米的时候芯片成本将快速上升。

魏少军举例称,14纳米的开发成本最终折到芯片上,同样功能的情况下比28纳米贵4倍,10纳米比14纳米再贵2倍。

过去的20年,30年当中习惯于集成电路降价的我们,在未来十年要习惯于集成电路在涨价,随之手机也将不断的涨价,甚至可能涨回上世纪90年代买第一部手机三万块钱,四万块钱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