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为什么有人说,捡漏是农业文化思维

捡漏是古玩行的一个专用术语,意思是花很少的钱买到了很贵的东西,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更精确的表述是:所花的钱,和它的实际价值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的。而他的反义词,则是“打眼”和“吃药”。

为什么有人说,捡漏是农业文化思维

中国人买货追求的是捡漏,用最少的钱买最好的货。洋人不是,只要东西对,多花点钱是为了及时拿下这件货。

所以,西方人发明了拍卖,价高者得,很短的时间内,你必须作出抉择,否则你喜欢的货就归别人了。

为什么有人说,捡漏是农业文化思维

捡漏一旦发生,即意味着:有人吃大亏,有人沾大便宜。双赢是不可能的,一锤子买卖。

那时国运衰落,许多达官显贵家道中落,不得不偷拿家中的古玩站街变卖。他们考虑到站街卖宝太失身份,就选择在三更天后打着灯笼交易,便于买方和卖方都看不清彼此的脸。

为什么有人说,捡漏是农业文化思维

玩收藏的人总心存侥幸,总想着在潘家园“捡漏”,他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鬼市出好货。”

“好货”?世上哪有那么多“好货”?

为什么有人说,捡漏是农业文化思维

因此,有人说,捡漏更多属于农业文明,实现的基础是信息普遍闭塞,人员很少流动,少数人受教育……

为什么有人说,捡漏是农业文化思维

现在的古玩市场几乎没有便宜漏可捡。这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人告诉你有漏可捡,他自己怎么不去捡,这本身就是一个圈套。

其实,还有一种捡漏,就是看到别人暂时还看不到的价值。比别人早看到它的价值,而入手,买的人多了,它的价值渐渐彰显,价格自然也就高了。

为什么有人说,捡漏是农业文化思维

专家易斌指出,玩收藏,无论是哪一个门类,都必须有相当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鉴别眼力,买东西才能少交学费或者不交学费,捡漏、像买彩票中大奖的心态要不得。此外,古玩艺术品应该是一种长线投资,千万不要想着左手买、右手卖就能吃差价赚大钱,“很多将藏品卖出好价钱的收藏人士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玩收藏是赚时间的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