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收评:我们将迎来第一个真底,仓位已加至45%!

收评:我们将迎来第一个真底,仓位已加至45%!

今天的午评,个人已经正式发布了自己的观点,即认为在明确的利空打击下,此处将会迎来本轮跌势的第一个真底

只要不是一波流的跌势而后V字反转,一般底部有三重,分别为一虚两实,这三个底可以是一个比一个低。所谓虚底,是指“本次市场的反击主要由那些一直就很强势的品种带起来的,而多数品种并未底,仍然在跌。这种反击,品种上没有新东西,所以称之为虚底。就像5月30日开始的反击,主要是大消费带动的,其他品种全部是一日游,而后继续跌”。

第一个真底到来的时候,一般伴随着下面这四种情况:

1)利空密集期;

2)前期强势品种(大消费)在调整,但是市场却不再崩溃。这一点要注意,如果前期强势品种调整了,市场跌速更快,那这跌势要扩大;

3)一批物廉价美的中盘优质股此刻开始反击了,这就是新东西。比如眼前市场的一批周期股——

钢铁煤炭等,和少量的绩优型科技股,比如实质性和业绩都较好的电子元器件或者半导体(芯片)、云计算(包括国产软件)类个股。有了新东西,才能说明这里不是虚底。

4)第一个真底,虽然能称之为底,但是依然是凶险万分,因为这里并不是多数个股见底的地方。那些质地不佳、题材隆重且股价虚高的品种,在第二个真底到来前,该跌的还会跌,该闪崩的还会闪崩。

操作上,我已经行动起来了(今天午评在仙人掌股票APP上已经说明),个人加仓钢铁煤炭的仓位,顺便建立了一些科技股底仓。钢铁煤炭仓位35%,科技股仓位10%,主要是振华科技和光环新网。总体玩法是:先周期后科技,因为周期股的底部结构比科技股早。

收评:我们将迎来第一个真底,仓位已加至45%!

插入一段个人的选股偏好:

1)有人说在货币收缩或者是经济收缩周期中,需要玩公共事业,例如环保、供气洪水、基建和高速公路等。这是西方经济学的范畴。当然,从经济周期的属性,中国也符合。

可是关键问题是,一旦货币不宽松了,这些企业账难收(主要是问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再加中国企业负债率本来就高(甚至企业自身还有些猫腻),然后就不知道闹哪出了,就像这次的环保股(PPP工程)。

2)如果不是大牛市,金融股一般不买,踏空就踏空;

3)消费股,我很喜欢,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追不下去手了;

4、钢铁、煤炭有色、地产等,个人还能玩玩。不过一定要记住,他们是强周期,需要的是时机和节奏。强周期股,并不会因为你业绩好而改变暴涨暴跌的属性;

5)科技股,我喜欢!只是科技股,也需要把握风口。科技股虽然没有强周期的属性,可是A股都是小科技股、多数业绩不佳,那就搞得和周期股一样,暴涨暴跌了!题材来,则跟风炒;风口落,则一地鸡毛。

收评:我们将迎来第一个真底,仓位已加至45%!

下一个话题:我为什么行动起来了呢?

个人不想再当空头了!我入市不入市其实和行情跌不跌没关系。只要不是股灾式的跌势,我都能混,大不了采用跳跳板式。至于如何跳呢?

按照白权重(消费和保险)——黑权重(钢铁煤炭有色、地产、证券等)——科技股这个顺序,挨个遛马。今日个人正是看到消费股明显调整了,看到周期股抗跌,上去就加仓周期了。

大家看看今年的板块轮动,今年1月是黑权重(地产和煤炭),2-3月是科技股,5月到现在是消费股,那么下一步轮到的是周期了。

科技股估计要排在周期股的后面,这一点从科技的形态上也能看出来,很多科技股都是从4月10日一路滑下来的,难道我们要指望他们V字反转吗?只有经历“滑落一波+震荡一段时间+再次挖坑”这个流程后,才会V型反转。有深坑才有V,没有深坑只能先构筑底部,而后才能起。

科技股的行情往后排,估计还有两个重要原因:神兽的角太锋利啦,把大片的科技股给戳死了;500亿美元的税务清单,到底怎么搞?

最后再提醒一下:即使这里是第一个真底,随便买入股票的话,也会有不小损失。抄二底者得天下,而抄一底者只有“程咬金”才会不死,因为程咬金有顺风倒的本事。而过于理想化,过于固执的人,还是等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