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鹤山区西部山区乡村文化的繁荣支持经济的振兴

乡村文化在传统的土地上已经繁衍生息数千年,不能任由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文化载体的衰败,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还要有文化的回归,保留乡村的独特文化魅力,保护性开发乡村,引领乡村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的全面推进,乡土文化的价值正在逐步开花。春天,油菜花节、草莓节、桃花节等人造节庆活动纷繁众多,各个区域瞄准乡村旅游这块“蛋糕”。城市居民从高楼大厦来到田间,将儿时的经常做的农活劳动变成运动,带着孩子一起体验农耕,以前向往城市的繁荣,现在向往乡村的静谧与习俗。

鹤山区西部山区乡村文化的繁荣支持经济的振兴

乡村富裕了,农民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更高了。鹤山区的施家沟村、黄庙沟村与王家辿等村落,为旅游服务好的村民颁发奖状,同时送来慰问礼品,村中“文化人”将快板书创新,将产业发展与生活富裕撰写成快板书,由乡村导游“小燕飞”讲出来,自编自演的方式满足了乡村的文化发展,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文化形态。

鹤山区西部山区乡村文化的繁荣支持经济的振兴

乡村是许多人心灵的寄托。随着城镇化发展,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消失的村庄,但文化不能消退。有的乡村追求GDP上升,老匠人的手艺无人传承;部分乡村将文化放在“墙上”,文化墙建设的体面,而心里却是空洞的。乡村的美丽在于物质美与精神正。鹤山区黄庙沟村党建、扶贫做的风气正,村民对于党员的发展积极性颇高,在茶余饭后谈论的是谁家今年出了个大学生、谁家今年有了新党员。

精神的富余与产业的兴旺互相支撑。黄庙沟村的扶贫企业缇香谷有机生态风情园,在山区扎根四年有余,园区未发生一起偷盗事件,园区的水果村民都互相称赞好吃,却未发生过倒卖的行为。园区拿出部分时令水果,给在园区工作的村民,午饭后工人也吃上了无公害果蔬。乡村风气的正带动产业发展,在周围稳定和谐的背景下,园区敢于投资,四年累计千万元,完善道路、蓄水池等设施,2018年着重建设旅游厕所、生态温棚。以村里的农耕体验为核心,设计生态温棚,将体验、制作、品尝、科技等元素放入温棚内,让游客打破时间季节的概念,随时体验到鹤山区西部山区的传统农耕文化。

鹤山区西部山区乡村文化的繁荣支持经济的振兴

鹤山区西部山区的扶贫+旅游+农业,此类模式发展势头迅猛,在于文化坚守。农业园区坚守乡村质朴、天然的味道,四年如一日,缇香谷园区化肥、农药零使用,在无公害检测中零检出。保留乡村的味道、保留乡土的风貌,缇香谷园区以“本真味道”为宣传口号,从林果、粮油、酒醋等方面着手,打造食品的全产业链,结合生态温棚引入手工体验,提升游客的参与感。西顶小镇,以民宿开发为主业,将农村风貌最大程度保留,利用政府扶持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西部山区各企业多角度入手实施惠民工程。

鹤山区西部山区乡村文化的繁荣支持经济的振兴

让乡村文化活起来,首先要保证经济的充裕,激发村民的主人翁精神,乡村的美丽在于差异,而不是统一石板路、白墙,缇香谷园区为丰富附近村民娱乐,2018年计划新建清水池舞台,承接每年的清水池庙会演出,免费给村民放电影、做培训,对文明户、好员工进行奖励,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乡村的旧俗在慢慢消退,落后的面貌在发生变化,精神更应与时俱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