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真没想到,我都躲到上海来了,你们镇江的执行法官竟然还能跑到上海找到我!我算是认栽了!”5月28日,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远赴上海,成功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院又一起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到被执行人地址的成功案例。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欠款不还闹失踪

执行案件陷僵局

崔某诉倪某夫妻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镇江开发区法院审理判决生效后,倪某夫妻二人不仅拒不履行还款义务,还东奔西躲玩起了“躲猫猫”。2018年2月,多次讨要欠款无果的崔某无奈之下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拿到案件后,执行员陈伟立即在执行查控系统上查询了被执行人名下银行存款、车辆、房产、股权等情况。经查,倪某夫妻名下有两辆车,但未能实际扣押,无法处置。申请执行人不知倪某夫妻居于何处,倪某夫妻也拒不接听申请人及执行法官电话,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90后”小夫妻爱网购

“大数据”分析获地址

“这两口子是‘90后’啊,年轻人肯定有网络消费,可以用‘大数据’分析找到他们的地址!”5月下旬,苦寻倪某夫妻不得的陈伟在翻阅卷宗时,突然注意到了他们的年龄,顿时眼前一亮,想到了这个好办法。

陈伟立即将被执行人倪某的身份信息反馈给有关电商平台,经过几天的等待,某知名购物网站反馈了查询数据,倪某经常以“上海市宝山区某号”作为网络购物的收货地址。

事不宜迟,拿到倪某地址的陈伟立即组织警力,2018年5月28日清晨,陈伟一行出发前往上海异地执行,中午11点不到,他们已经摸排打听到了倪某夫妻的具体居所。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强制破门抓“老赖”

“地毯搜查”强震慑

倪某夫妻的居所是一处正常经营中的门面房,尽管房门紧闭,但陈伟观察后发现,该房门是从屋内被U型锁反锁的,这说明,屋内有人居住。通过走访周围商户,陈伟了解到,该商户经营的是夜市,一楼用于经营,二楼用来居住。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从屋内被反锁的房门

“小倪,我们是镇江开发区法院的,请你开门配合我们的执行工作!如果你拒不开门,我们就要采取强制措施开锁了。”

❖ 陈伟对被执行人喊话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门内迟迟没有反应,陈伟于是通知锁匠将门打开。执行干警一行上到二楼,找到了早已经穿戴整洁的倪某夫妻。面对破门而入的执行干警,倪某夫妻恼羞成怒,不住地大声呵斥执行干警。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锁匠强制开锁

在向倪某出示了法院公务证及搜查令后,执行干警立即在房内开展“地毯式”的搜查,收银柜台、衣物橱柜、电动车后备箱……搜查完毕,依法扣押苹果电脑一台、GUCCI手表一块、CHANEL手表一块、LV手袋2个、现金900元。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眼看着财物一件件被扣押,倪某夫妻顿时蔫了,再没有了之前的嚣张。陈伟依法对倪某办理了送拘手续,在送拘的路上,倪某父亲电话表示愿意替子还债,崔某同意与倪某夫妻达成执行和解,并申请解除对被执行人的强制措施。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办理相关手续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依法送拘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途中和解

远赴上海躲避执行,却被网购大数据抓住“尾巴”

“镇江到上海来回一趟500多公里,你们为了我这7万多块的案子还特意跑一趟。才3个月,我这案子就能结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回镇江的路上,申请人崔某对陈伟感激地说道。

近年来,随着网络消费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购的行列。镇江开发区法院紧跟时代潮流,深入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入研判网络“大数据”,最大限度地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活空间,持续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打击惩戒力度,已经成为解决执行案件,实现申请人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