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兩個詹姆斯的40+,騎士與火箭的不同命運

勒布朗·詹姆斯,45分。

詹姆斯·哈登,41分。

十年前在波士頓花園,第七場,勒布朗跟皮爾斯對砍,得了45分。十年後,又一遭。

卻也不出意料:這個系列賽第二場就劈出46分了,第五場就祭出44分與the shot III了:兩場各只贏了3分。第七戰,可不得打出類似表現才能晉級?

上一次勒布朗單系列賽砍三個40+,還是2009年對奧蘭多天神下凡。但那個系列賽,真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縱橫無敵卻遭十面埋伏,就指望身後來個誰幫忙——沒有。

最後輸了,真正是非戰之罪。

今天稍微不同點。

騎士vs步行者第七場開始的劇本,一點都不意外。特里斯坦首發,半節6分7籃板,攻防兩端飛揚跳脫;勒布朗開啟第二場模式:襲籃、中投、內切造罰球。

以及,騎士的防守變了一點。

前幾天提過這件事:

類似於,奧拉迪普在屠宰騎士,但真看球的都知道,戰術上真正讓騎士梗住的,其實是特納和小薩博尼斯。他倆的掩護和走位變化,讓騎士沒法靠夾擊奧拉迪普取勝。

系列賽前六場,奧拉迪普用53%的真實命中率場均22分;步行者鋒線特納+小薩博尼斯+楊每場加起來37分,真實命中率是恐怖的65%。騎士第一場被奧拉迪普屠宰後,便上了夾擊,此後便暴露出輪轉的大問題。

本場:特納3投2中8分,整體很是猶豫;薩博尼斯10投3中,空位中投射丟大半;步行者上半場8次失誤,內外線傳球被切斷。說來也不奇:騎士本場用了不少換防,特里斯坦多次對位科裡森;上夾擊時,注意讓持球者朝邊線走,拒絕弱側轉移;科裡森或奧拉迪普如果轉過彎要襲籃,也可以:但空位三分是不給的。

步行者全場三分球31投10中,除了博格達諾維奇那個右翼追身三分、楊左翼故意放空的之外,都是強投:奧拉迪普和史蒂文森的血氣,卻不是什麼好機會。騎士是鼓勵步行者持球單挑的,要傳切?沒門。

代價也是有的,這個之後說。

第二節步行者追到33比37落後4分,騎士暫停,之後勒布朗連續四個背身單打:送了兩個助攻,兩個翻身上籃,再一個突破打三分,騎士一口氣領先11分。場邊解說的范甘迪,第一節在絮叨判罰,第二節至此,開始轉嘮這個話題:

勒布朗的確不喜歡背身,然而這真是他最有效的進攻了!——到這種時候了嘛,無論勒布朗不喜歡幹啥,都得幹了!

勒布朗半場26分,騎士半場領先11分,11個前場籃板,造了步行者8個失誤(騎士自己1個失誤);然而騎士值領先11分。為什麼呢?因為鎖鋒線放外圍,步行者31投17中;而騎士除了勒布朗,32投10中。這其實也是必然的結果:上特里斯坦做首發,就意味著空間會被壓縮了,意味著騎士要開始拼防守。但勒布朗一直在嘗試:自己得一波分,休息一下,看騎士其他人是不是進狀態了;不行,再出來救個場。

第三節,步行者一口氣追到只差7分時,范甘迪舊話重提:不知道要多久,勒布朗才肯回到低位模式?——話音剛落,勒布朗中投失手,奧拉迪普追身三分,步行者只落後4分了;暫停之後,勒布朗立刻去右腰站了背身,找特里斯坦助攻。

但步行者氣勢已經起來,楊底角遠射、奧拉迪普抄球反擊、博格達諾維奇右翼三分球,步行者一波16比4反超。

於是勒布朗連得10分,但對面奧拉迪普聲勢大作,打得旗鼓相當。兩隊膠著,第三節最後一分鐘,勒布朗下去了——還是去更衣室了。

那是騎士本場最微妙的時刻。

步行者追上來了,勒布朗右腿抽筋了,球隊是潰掉還是站住,在此一舉。之前三節,勒布朗都是一口氣連得十來分穩住分差的,這時看騎士其他人自己了。

喬治·希爾帶著勒夫與格林,連打了幾個擋拆外切,勒夫手感忽然回來了,左一個右一個,三分球忽然找了;防守端,格林的干擾也到位了,南斯的夾擊也不漏人了。

雖然只有那麼一會兒,但騎士整個,好像找到自己了。勒夫的右翼空位三分領先12分,勒布朗回來坐鎮,其實也就可以了。

剩下的比賽,就是奧拉迪普與科裡森的頑強突襲。騎士有兩個關鍵時刻,一是特里斯坦送出封蓋後與勒布朗擊掌——那是這個系列賽勒布朗笑得最開心的瞬間——二是勒布朗三分線干擾完科裡森後,轉身到底線回收了一個籃板:那時大局已定,差不多了。

所以比勒布朗的45分更重要的是什麼呢?

騎士的防守補位問題還是很大,本場是以少輪轉放後場不放鋒線的原則打的;他們真正有改善的,是開場特里斯坦帶來的血氣,是第四節初勒布朗不在那會兒的堅韌,以及一些細節:第三節JR史密斯拼死回防完成一個封蓋,第四節特里斯坦那個封蓋之後的怒吼,科沃爾和勒夫滿地找球的認真。勒夫全場干擾對方6個三分球投籃:他終於撲出去了。

以及,在步行者反超的時候,在勒布朗右腿抽筋的那會兒,沒有潰掉,甚至還擴大了分差。

即,終於有那麼一會兒,騎士沒靠著勒布朗,自己靠血氣和堅韌,站住了。

輪轉到位這種事很看默契,這點騎士還是老樣子,漏人,所以照例被步行者追分;但態度這種事是肉眼可見的。看著特里斯坦首發,看著特納猶豫起來,看著薩博尼斯在中距離拿球時停頓了一下,看著JR史密斯、勒夫和南斯們警覺地四處掃視預備補位,看著騎士諸將慢慢流露出一種“我們以勤補拙”的架勢,用頑強應對步行者的頑強。

這算是比勒布朗的45分,更有意義的細節——好像經過一整個系列賽的渾渾噩噩,騎士諸位,終於在生死之際的壓力,醒過來了一點。

這麼說有點奇怪,但爵士第一場防火箭,防得並不算很差。

哪位會說了:被火箭甩開27分,整個下半場都在苦追,哈登都41分了,怎麼還不差?

答:說火箭嘛,我們就要帶莫雷思維,從數據著眼。

火箭今天全隊110分,每百回合得分111——常規賽是平均115。

另一個數據:

火箭在限制區內33投15中,禁區內40投18中,三分線內50投20中。換言之,爵士防住了火箭的二分球。正常球隊的二分球被鎖成這樣,也就輸了。

但火箭畢竟是,每場要投四十發三分球的火箭嘛。

火箭的球風是克爵士的:常規賽四場全勝,主場更是有137對100的血洗——那場保羅都沒上,哈登自己56分。今天塔克開場那個三分球就很明顯:戈貝爾離他三米遠,徒勞無功地起跳想補位,當然補不到啦!爵士的防守,著眼於控制禁區和快速輪轉,畢竟只在三分線內有效而已。

爵士也是用了心的,比如費佛斯上場後多用換防——結果費佛斯被保羅修理了半天;比如追著哈登打,第一節爵士就在哈登身上得了10分;實際上,說來荒誕:爵士76投38中,火箭82投36中,爵士命中率還高一點呢!——但架不住火箭全是三分球,保羅和哈登還迎著費佛斯射三分球。

直接說吧:爵士與火箭所打的籃球,簡直不像是一種運動。

盧比奧不在,防守端少了一個能對位保羅的,進攻端少了一個策動者;爵士今天只能指望伯克斯和奧內爾,但終究差了些成色:前者只能突破找籃,後者只能穿針引線,沒法像盧比奧那樣做大幅度橫傳轉移。下半場爵士追分,一是火箭鬆了些,二是爵士找到了突破路線,而且推起了反擊。實際上,下半場對火箭的反擊和突分,爵士也算跟到位了:但哈登回來,招牌的低頭搓招撤步三分,爵士是著實沒法子。爵士追到11分時,哈登回來:罰球、罰球、抄球、撤步三分、點一個前場籃板、吊一個給卡佩拉——只要有空間,他就是無可阻擋的。

所以於爵士而言,本場他們算是守住了禁區,可惜在火箭的體系裡,籃球已經換了另一種遊戲規則。所以爵士能做的很有限:只能繼續守住禁區,然後等類似於火箭vs森林狼第二場,哈登手感忽然消失的時候了——俗稱看天吃飯。

——哪位會說了:火箭vs森林狼第二場,哈登18投2中,火箭還是贏了呀?嗯,因為他身邊有個3號,可以在出意外時救場嘛。

像今天勒布朗右腿抽筋時,騎士就只能指望喬治·希爾+勒夫的擋拆外切了——五年前,他身邊也有個3號可以解決一切,但現在,物是人非了。

兩個詹姆斯,同樣的40+,一個沉肅,一個輕鬆。不同命運,系在另一個3號身上,多微妙。

就像,對今天的米切爾而言,他的3號盧比奧不在,他也約略嚐到了這種滋味:“我一個人可以接管得分,但好像無法控制比賽的進程?”

這是持球型巨星的命數。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類似感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