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呼和浩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呼和浩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呼和塔拉鲜花盛开

着眼大局、心系民生,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课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问题开展工作,成效显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余年来,呼和浩特市城市整体功能实现了质的飞跃。园林绿化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理念,科学构筑了“一核、二带、五区、多廊道”的总体格局。从构建全市大生态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大城郊、环城、环路、环河绿化力度,显著提升了人居环境品质,有力改善了城市整体环境面貌。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呼和浩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采砂深坑变为哈拉沁生态公园

全面打造城市生态屏障

大青山是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也是控制风沙侵袭京津地区的重要防线。2012年,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加强保护和建设大青山南麓的建设目标,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一期规划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通过几年来的绿化建设,由点及面,逐步建设完善。形成了由生态路和呼和塔拉大街两条道路生态景观廊道作为“绿线”串接,自西向东打造了乌素图召庙文化保护区、乌素图森林公园、哈拉沁生态公园、万亩生态育苗基地、百草园、呼和塔拉草原、雅玛图森林公园等十余处精品景区。实现了大青山前坡总体生态功能的恢复。2016年,继续深入推进规划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的二期提升改造工程。在大青山前坡打造全面统一的生态带、景观带、经济林带,为首府城市构筑起一道靓丽的绿色生态屏障。

2018年,呼和浩特市印发出台《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停止大青山山脉呼和浩特市境内矿山企业勘查、开发建设活动的决定》。呼和浩特市计划2018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2018年12月底前探矿企业退出70%,采矿企业退出50%;2019年底前,探矿企业全部退出,采矿企业退出80%;2020年6月底前,工矿企业全面退出。2020年12月底前,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全面恢复。

加强废弃地改造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绿化集约利用土地成为首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利用好城市废弃地,将之转化为城市绿地,成为开辟城市绿地新的发展方向。建设过程中,注重利用城市生态依托的水域、林地、山体和城市受损弃置地等拓展绿色空间,相继建设了哈拉沁生态公园、8个山体公园等,加强生态保护与恢复型建设,在市民身边实现变废为宝的生态奇迹。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 呼和浩特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环城水系成为首府重要的生态景观带与人文休闲观光区

着重彰显以人为本、生态亲民的理念

以满足市民看到绿、闻到香、触到荫的游览需求,综合运用“改造辟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等方式,增加中心城区的绿色空间,将绿色延伸到百姓身边。

道路绿化按照“随路铺绿、生态丰富、树种多样”的原则,全力打造城市内外高品质绿色景观带,以景观道路为绿线串接整个城市绿地,与城市出入口景观廊道有效衔接完善,构成城郊完整网络体系;城市公园、游园建设不断打造精品景观,突出人文内涵,打造功能丰富、设施完善、服务科学的特色园区。

充分做足城市“水”文章

为充分提升环城水系整体功能,水体养护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应用生物制剂对水域进行水苔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水质治理成效,还给城市一条生态的河流。营造“百亩花田”景观,打造沿河五彩斑斓的景观效果,连通城市整体慢道建设,将城市环城水系打造成首府重要的生态景观带与人文休闲观光区。

截止2017年底,首府建成区绿地面积为9586.77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974.2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36.8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8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9.39平方米/人。目前,呼和浩特市共有公园、游园80处(其中公园37处、游园43处),广场绿地25处,街旁绿地169处。城市整体绿化水平向更加均衡、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呼和浩特新闻网记者 郝少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