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中國花大錢買留學生”誤讀該如何消除

“中國花大錢買留學生”誤讀該如何消除

晨霧 / 轉帖

“中國花大錢買留學生”誤讀該如何消除

供圖/視覺中國

熊丙奇

近期有自媒體撰文稱“中國花大錢買留學生”,質疑“教育部給小學撥款4.1億元、高中12.2億元,給亞非留學生33.2億元”,“給1億8千萬的中國學生的錢,竟然是人數只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生的一半兒”,引發輿論關注。5月28日,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就來華留學經費、入學門檻等問題回應稱,近期教育部公開的2018年部門預算中的中小學預算16.42億元,只是納入教育部部門預算管理的直屬高等學校附屬中小學校的經費預算數,與“我國中小學在校生1.38億”之間沒有對應關係。此外,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還透露,下一步擬出臺《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範》,為政府管理、學校辦學、社會評價提供指導和規範。

這次部分自媒體的“誤讀”引起輿論關注,其實與我國留學生教育質量有關,有一些網友質疑我國大學招收海外留學生,門檻太低。有網友說,如果真能吸引一流人才來攻讀留學,提高大學辦學質量,大家也沒有意見;現在吸引來的留學生,優秀的不多,對促進大學多元、開放辦學,效果不明顯。這要求我國在成為第三大留學生輸入國之後,重視留學生質量。

社會公眾對我國留學生質量並不滿意,表面上看,這是留學生教育的問題,但其實是我國大學教育的整體問題。我國大學正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在2018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我國內地有6所高校進入100強。其中,清華穩居全球第25,超過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27名)和東京大學(28名)。北京大學居全球38名,學術聲譽全球第14,僱主聲譽第12,中國第一,在學術聲譽上,北大超過了康奈爾大學(20名),在僱主聲譽上,北大超過了耶魯(13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我國內地高校在各大世界排行榜上都會有更優秀的表現。

但是,為何大學排名的提高,沒有轉化為生源優勢呢?按理,清華大學已經超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大超過康奈爾大學,我國這些大學完全可以吸引來自全世界最好的學生,可為何社會公眾對北大、清華的留學生質量並不滿意呢?

大學排名,這隻能從一個角度反映大學的國際競爭力。所有世界大學排行榜,都存在一個共同特點,即學術研究,尤其是發表論文的權重很大(約佔60%),而我國大學近年來都特別重視學術研究,而且強調對教師發表論文的考核,因此,各高校師生髮表論文數量都大幅增加,進而排名也顯著提高。由於過分在乎教師發表論文,我國高校出現重學術研究,輕人才培養的問題。針對教師考核評價中存在的“唯論文”論問題,我國教育部門已經要求高校改革對教師的評價體系,關注人才培養。但是,為追求短期的辦學政績,大學很難調整對教師的考核評價體系,包括留學生教育,考核指標也主要是留學生規模,而非質量。

也就是說,不僅留學生教育存在質量問題,我國整體大學教育都存在需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問題,提高留學生教育質量,有賴於整體提高大學教育質量。只有培養一流人才,才能建成為一流大學,這就需要大學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去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健全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體制機制,要求高等學校要把人才培養作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要完善依法自主辦學機制,依法落實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以及促進高等學校科學定位、差異化發展,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等等。只有深入進行這些改革,才能滿足我國國內學生接受更高質量高等教育的需要,也才能提高我國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

信息來源:2018-05-30《北京青年報》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8-05/30/content_289428.htm?div=-1

晨霧點評:

本文作者有答非所問之嫌。稍微動點腦子想一想:“中國花大錢買留學生”之誤讀是對來華留學生教學質量不滿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