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期中成绩出来了,孩子如果考得不好,花2分钟看看这文章!

学期已过了一半,有的学校期中考试已结束,有的正准备开始。

考试,总是带给学生和家长很多压力。且不说中考、高考这些决定性的大考,就单单说月考、期中考等阶段性考试,也是牵动着家长的心。

分数好的家长心情固然舒畅;分数不好的则无精打采,生怕亲戚朋友问起孩子成绩;甚至有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一贯不好,天天失眠、焦虑。

分数固然重要,但也只不过是对孩子这一阶段学习的一个评价,并不能说明未来的一切。除了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帮助孩子对半个学期的学习进行总结与反思!

对期中考试的整体情况进行一个总结,弄清孩子的错误、薄弱点在哪里,哪些知识掌握的还不熟练,然后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的改正。下面,大米妈给各位家长支上几招。

期中成绩出来了,孩子如果考得不好,花2分钟看看这文章!

01

如何谈心?正确看待成绩

每次考试后是和孩子谈心的黄金时段,但家长也要注意方法。不要直奔主题,可以先从日常的生活拉近距离。

外向型的孩子,不妨直接告知他的缺点和不足;对于内向型的孩子则要学会迂回。还有,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更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揭短”。

很多谈心效果差是因为父母的“单向式传递”,孩子都是被动接受的。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放松的环境,充分地说出学习生活中的苦恼与困惑。

02

犯了这5个错误,孩子想要考好不可能!

  • 复习不到位。分析试卷的时候,很多孩子错的都是基础题,有的甚至是课本上的例题。由此可看出,孩子没有复习到重点,一些基础知识点没有熟练掌握。

  • 考场答题不细致,问题百出。有的孩子经常把乘号看成加号,数字抄错,单词拼错。这些分都是白丢的,真是丢得让人可惜又可气。

  • 过度紧张,临场发挥差。孩子考试时容易着急,经常看到问题头脑一片空白,有的甚至手心冒汗,握笔发抖。归根到底是孩子的考试心态没有摆好,把成绩看得太重,这也跟家长的严格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期中成绩出来了,孩子如果考得不好,花2分钟看看这文章!

  • 孩子的生活学习习惯出现问题。孩子在家不主动学习,一直玩手机和电脑,需要爸妈一直提醒才肯开始学习,这样缺乏自律性,也是影响孩子成绩的一个原因;还有的孩子学习效率低,十个单词背一个晚上,解答一道数学题花了一小时,经常性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

  • 孩子用功学习的程度不够。用心去学是学习的必要基础。学习要用心,才能彻底地掌握知识。大多数孩子用功程度不够,其原因有三分之二是不知道怎么用功,不懂得学习方法,有三分之一是自我观念的问题,这是他自己的原因,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用心是学习的基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不断学习,成绩才可以进步。

03

期中考后这么做,孩子成绩蹭蹭上涨

  • 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知识点的总结是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

(1)拿到卷子后,需要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而是包括孩子当时答起来不顺利、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可能凭运气做对的题。

(2)着重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帮助孩子们把相应的知识点梳理一遍。

  • 正确对比,增强学习的信心

最简单的是纵向比较,拿本次考试的成绩与上次考试的成绩对照,看是否比上次有进步。另一种是横向比较,拿孩子的成绩跟班、年级各档次分数线比。通过对比,帮助孩子找到相对处弱势的学科,及时补救,预防偏科。

期中成绩出来了,孩子如果考得不好,花2分钟看看这文章!

  • 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过后,家长们要帮助孩子对整个考试过程进行回顾,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这次考试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因为粗心大意出现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

如果有,要怎样记住这个“血的教训”?具体到每门学科,针对不同的科目具体进行分析,提升得分技巧。思考完上面的问题后,还要让孩子做到:马上写、作对比、经常翻这9个字。

  • 马上写

分析自己在考试过程中出错的原因后,争取能自主做出错题,写出解题的思路或过程。无法自己解决的,拿到学校请教老师或同学,详细写出正确过程和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充齐全。

  • 作对比

拿本次考试的成绩与上次考试的成绩对照,看是否比上次有进步。

  • 经常翻

将错题统计装订成册,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考试后的总结是为了找出新问题、发现新起点、追逐新目标。只有从中找出不足并持续改进,才能让孩子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不留遗憾!

再有2个月就到期末考了,大米妈也祝愿各位家长的孩子到时候都能考出好成绩,过一个快乐的暑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