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連兄弟拉麵還是原來的味道嗎?

貓哥愛下廚


個人覺得兄弟拉麵的味道還是以前的味道,只不過現在人們的口味越來越挑剔了,覺感覺拉麵沒有以前的好吃了,最近流傳的大連4大拉麵倒是挺有意思的。

1.兄弟拉麵,在大連可以說是成名最早的也是名氣最響的拉麵店了,店面環境一般,特點是湯太鹹,每一家店都有一個相同特點,在你點餐完畢之前,服務員都會問你一句“要小菜茶蛋飲料嗎?”逢人必問,有沒有發現。

2.水仙拉麵,成名較早,分店沒有兄弟拉麵多,店面環境一般,特點是骨棒和肉的調料味道太太重了,像是在吃調料一樣。

3.清香拉麵,後起之秀,拉麵和肉是分開的,開始覺得挺新穎的,湯比兄弟清淡了點,不過現在好像拉麵店裡什麼都賣,拌飯、炒菜什麼都有。

4.李老湯拉麵,老闆會做買賣,經常搞獻愛心活動,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免費,在周圍建花園,過年過節看望困難老人,自助困難學生等等,口碑非常不錯。面也確實不錯。


慢跑月亮


一碗麵,一份情

對於我來說,兄弟拉麵的味道一直沒變,最喜歡也是從小吃的,還是興工街口腔醫院旁的兄弟拉麵。

為什麼味道不一樣

一、正宗與品牌

每家都不一樣,有的加盟的,有的自開的,同店名而已,味道不盡相同。像大連米線“靈芝妹子”,那麼多家都正宗?還有大連正宗炒燜子,或者其他地域的,像某某特色純正燒烤… 說實話,只有真正的兄弟拉麵,才被稱作兄弟拉麵。講的是正宗、年份、老店的品牌與品質。💎

二、生活質量提高與飲食水平改善

隨著生活質量的改善,改革開放40年,越來越好,飲食方面有了很大變化。以前吃一次餃子、白麵是很難得的一件事,很滿足,現在隨便就可以吃上餃子。拉麵或許還是那個拉麵,只是人的口味變了,心境變了,不再是之前的那個味道。🍜

三、情懷與感情

人愛家鄉,因為在那生,在那長,有愛的家人,有美好回憶。一碗麵,也一樣,它不僅是一碗麵,是心境、是感情。就像你記住一天,因為結婚或孩子出生等,被賦予特殊意義,對你而言,便變成一個特殊的日子。

總結

尋找以前的味道,要找對地方,找對店。一碗樸素的面,吃的是一份情懷。

(原創 | 灼灼老黃——感謝您關注💡)


小禹說教育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8b8700024572e4c34b7a\

鑫跟路虎一樣


大連最好吃的麵館,前兩名,第一是西北風味拉麵館,地址在友好廣場,現在的報業大廈旁邊,一般70後80後的純大連人,中山、西崗這片的人應該都知道,牛肉麵、雞肉面、辣椒油、辣椒醬,拉麵我上小學的時候隔三差五去吃,一塊錢一碗,排隊是必須必的事。另一家絕對牛逼點是老新華書店旁邊的上海大排面,站著吃在他家隨處可見,大排面、雲吞、雪菜面。但現在這兩家店早已消失在我們的舌尖上,只能靠回憶了。


日日野968


當年校門口開的兄弟拉麵,1.5一碗小拉麵,2.5蒜腸拉麵,是當年的回憶,吃完很有滿足感,每次去都得排隊,拼桌,不過給我們當時匱乏的食堂菜增添了很多口味呀,我們有同學假期還在那做過服務員,現在不知道門口還有沒有了,可能已經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了


網小丫


五羊照福才是經典老湯 清香兄拉都是些什麼biang拉拉嘴額 現在這拉麵都不如以前天津街夜市衚衕裡的好吃 金三角後門拉麵也不錯 老味道 其它都是河南味精拉麵


小花捲35029816


最難吃的李老湯。因為很多都是掛李老湯的名頭。第二難吃的是兄弟。找不到興工街和三八當年的味道了。清香很多。假的也很多。劉家橋和沙河口的好吃。水仙骨頭是好。但拉麵湯。太髒。連血沫都不清理。就進面裡。並且很鹹。以上四家麵館除了兄弟是山東人老闆。其他都是河南人乾的。並且3家老闆都認識。大連麵館讓河南人給壟斷了


麥道田902


就憑現在還有4塊錢一碗的拉麵,兄拉就比較講究


李紹華6


拉麵,不吃了,只吃真正手擀麵,大連街,現在挺多的啊。


強178309080


第一次吃兄弟拉麵,是大學畢業後的一個晚上,兜裡沒有多少錢,窘迫的不敢去那些燈火通明的飯館,路過興工街的時候看到了兄弟拉麵,環境是真破呀,勝在面多湯濃,對於那時候的我來說,真的是人間美味。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生活條件提高了許多,美味佳餚吃過不少,兄拉依然是心中的那盞明燈,只要路過興工街,還是忍不住走進去吃上一碗,味道還是那麼香,只是環境與衛生已經被李老湯,李先生等後起之秀超越了,現在的人們,追求的不止是吃飽,還要吃的舒心、放心。也希望兄弟的管理者可以多花些心思做做裝修,店雖老,思維不能老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