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2017年1月1日,我國新修訂後實施的《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禁止為出售、購買、利用野生動物或者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發佈廣告”“禁止網絡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市場等交易場所,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或者禁止使用的捕獵工具提供交易服務”

野味,一個“野”字,註定了不是普通尋常人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這次如果不是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這還只是部分人小眾、隱晦又忍不住嘚瑟的癖好。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發朋友圈低調的炫耀

​ 曾經有人私信問過我,最近早洩,託人弄了虎鞭,問我怎麼烹飪“藥性”最佳。我這暴脾氣本想懟他,但最終還是忍住了,懟人不解決問題反而顯得自己很跌份,我就回了他一句“老虎為了繁衍也得為愛鼓掌,只是,它的時間通常連1分鐘都不到,你看你還吃嗎?”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販賣、交易、食用野生動物是違法的,所以這個產業當然是地下產業,裡面的所謂“行話”理解起來著實需要費點腦子。譬如“活球”指代活的穿山甲,死的叫“凍球”;“活鳥”指代活的貓頭鷹,相應的死的就叫“凍鳥”,還有“凍爪”,指的就是熊掌。

這次華南海鮮市場被曝出存在非法經營販賣烹飪野生動物。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被查封的華南海鮮市場


雖然現在華南海鮮市場被查封了,但照片記錄下了曾經的“繁榮”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這些凍得硬邦邦的“野味”來自各種捕獵工具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這是豪豬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這是土撥鼠吧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這是一種野鴨嗎?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這是蟒蛇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這是猴子吧


闢謠:吃野味進補?保小命要緊

這是寵物狗


......

野味的烹飪當然和一般的食材不一樣,在一篇文章裡對貓頭鷹的“特殊”烹飪讓人頭皮發麻: “ 殺貓頭鷹不能放血,要抓出來直接放在裝滿開水的塑料桶裡燙死,再進行拔毛處理,最後清理乾淨後煲湯,這樣的才最好吃”



美劇《血疫》中就這樣說過:“大自然派出病毒這個惡魔,就是讓人類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但部分人總是不長記性。

SARS病毒

科學家們目前認為,SARS病毒起源於蝙蝠,只是經由果子狸傳播到了人類身上。科學家在菊頭蝠體內所含的病毒毒株中找到了傳播至人類的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組組分。蝙蝠體內有著一個“病毒庫”,其尿液、糞便中都攜帶不少高度多樣化的烈性病毒,接觸蝙蝠的研究人員都要“全副武裝”。但如此危險的蝙蝠在部分地區卻是一道餐桌上的美味,蜜月勝地帕勞便有一種當地特色大餐,叫“水果蝙蝠”。

流感病毒H5N1

科學家對H5N1病毒的研究發現,從綠翅水鴨分離出的H6N1病毒株的7個基因與H5N1的關係十分密切。鵪鶉也可能是導致1997年H5N1重組起源和暴發的宿主。其傳播途徑包括呼吸道飛沫與空氣傳播、消化道感染(即進食病禽的肉及其製品等)及經損傷的皮膚和眼結膜感染。


鼠疫

2019年4月27日,在蒙古位於蒙俄交界地帶的省份巴彥烏爾吉,一名38歲的俄羅斯男性遊客在生吃土撥鼠後因感染腺鼠疫死亡,三天後,他的妻子也同樣因腺鼠疫發病而宣告不治。鼠疫作為一種烈性傳染病,曾對人類曾造成巨大死亡。有報道稱,人類經歷的數次大型瘟疫,均被認為是鼠疫。第一次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於公元6世紀中期爆發於拜占庭和地中海,奪走了1億多人的生命。另一場被稱為“黑死病”,14世紀中期爆發,造成大約三分之一的歐洲居民死亡。5月3日,蒙古衛生部宣佈對曾與這對夫婦發生過接觸的158人實施隔離觀察,其中的17名俄羅斯遊客也被暫時限制離境,萬幸的是,這些接受隔離的人群中沒有再發現感染病例。

......


悲劇的重演總是如此單調乏味,但付出的代價卻五光十色。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慾壑難填,今天吃了穿山甲,明天就想試試猴腦。能夠理性控制慾望,是人和動物的區別之一,不是嗎?!




參考文章

野味老店交易潛規則.《方圓》 2016年第14期 頁

莫為野味惹禍端.《檢察風雲》 2018年第22期 P44-45頁

埃博拉、H5N1、SARS……野味帶給人類的是珍饈佳餚還是致命病毒? .《前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